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第7期中國「雙創」金融指數釋出:京滬深繼續領跑 成都排名全國第五、中西部第一

2024-01-13辟謠

每經記者:張祎 每經編輯:張益銘

1月12日,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誕生千年之際,以「交子文化與金融科技,西部金融中心建設的創新探索」為主題的成都交子金融大會在蓉啟幕。

本次大會由新華通訊社指導,成都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新華社四川分社與新華社中國經濟資訊社聯合主辦,成都交子金控集團和新華社中國經濟資訊社四川經濟研究中心聯合承辦。

大會在回溯千年交子文化歷史的同時,也在深度探索金融科技創新機遇。會上,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釋出了第7期中國「雙創」金融指數。【2023·中國「雙創」金融指數】報告(以下簡稱「指數報告」)顯示,中國「雙創」金融發展重回增長正軌,本期337個城市的「雙創」金融發展綜合得分均值較上期增長0.34分。其中,綜合得分實作正增長的城市達到199個,較上期多了99個。

從綜合排名看,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蘇州、廣州、武漢、南京和重慶位居全國前十。其中,北京、上海、深圳繼續領跑;成都、蘇州首次超過廣州。

從指標數據看,成渝城市群綜合得分增長表現相對更優,進步振幅在主要城市群中表現最好。其中,成都排名全國第五、中西部第一,在金融支持「雙創」事業發展方面已處於西部乃至全國領跑地位;重慶與成都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努力開始顯露成效,本期首次躋身綜合榜前十。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劉國宏解讀第7期中國「雙創」金融指數

大會主辦方供圖

華東地區城市整體水平遙遙領先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劉國宏介紹,為客觀全面反映全國各地金融支持「雙創」活動的實際狀況,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充分考慮中國城市統計數據特征,研究形成了中國「雙創」金融指數,今年也是該院第七次釋出這一指數。

本期指數從「雙創」金融資源供給、服務績效、政策支持、環境承載四個維度,利用27項客觀指標,對國內大陸地區337個地級及以上行政區做了綜合評價,以判斷金融服務創新創業成效,從金融的視角觀察各地創新創業的情況以及城市未來發展潛力。

指數報告顯示,2023年度「雙創」金融發展百強城市中,綜合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蘇州、廣州、武漢、南京和重慶。其中,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繼續穩居國內前四名;成都、蘇州超越廣州,升至國內第5位和第6位;重慶首次躋身全國前十行列。

「春江水暖鴨先知,對創新創業而言,最敏感的資本資金已經開始有所反應。」劉國宏在分析本期指數結論時表示,主要城市指數得分已呈現恢復增長的勢頭,「雙創」金融發展重回增長正軌。

本期337個城市的「雙創」金融發展綜合得分較上期增長0.34分,由上期平均減少0.8分扭轉為正增長勢頭。同時,377個城市中,綜合得分實作正增長的城市達到199個、占比60%,數量較上期多了99個。從百強城市累計得分看,上一期是平均負增長0.57分,本期則平均增長0.7分,達到76.5分,有了明顯的進步和改善。

指數報告顯示,「雙創」金融發展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水平領先的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國沿海及中部地區,綜合指數百強城市中三分之二來自沿海地區。其中,華東地區城市「雙創」金融發展水平整體保持遙遙領先地位,上榜率高達68%,即每3個華東城市中,就有2個城市進入「雙創」金融指數綜合百強榜。

在前十強、前二十強城市中,華東地區城市分別為4個和9個。相對來說,西南、西北及東北地區僅有14個城市進入百強城市榜單。

成都等西部城市頭部崛起

指數報告顯示,2023年度,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長江中遊五大城市群整體平均得分均遠高於全國平均分值。其中,長江中遊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的「雙創」金融發展指數綜合得分增幅遠高於其他城市群和全國平均,武漢和長沙、成都和重慶分別成為各自所在城市群的核心帶動者。

指數報告指出,近年來,成渝雙城圍繞西部金融中心共建,堅持金融服務實體,推動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雙創」金融各項指標均躋身全國領先地位。成都和重慶成為少數幾個能夠比肩東部沿海地區的西部內陸城市。

劉國宏強調,本次綜合得分排名前二十強城市中,有7個城市排名上升,其中3個城市位於東部,1個城市位於中部,還有3個城市位於西部,分別為成都、重慶、西安,「指數的這一變化,反映出東西共進的態勢已經形成,西部頭部城市的崛起正在帶動整個西部城市群邊際改善。」

隨著成都近年來發力西部金融中心建設,深入實施金融機構聚集、金融市場提升、現代金融特色、金融創新驅動、金融開放擴容、金融生態最佳化、金融基礎設施聯通等「七大工程」,其本期指數表現尤為亮眼。

相較上一期,成都綜合得分提高0.84分,達到83.64分,是全國排名前五城市中唯一一個取得排名上升的城市,「雙創」金融環境承載度和「雙創」金融政策支持度兩項指標已接近全國頂尖水平。在大會現場,劉國宏也特別分享了成都的三組數據——

2022年,新增市場主體達到57.94萬家,位居全國第二;

2023年上半年,重點「小巨人」企業數量、國家級高新企業數量分別位居全國第7和第8;

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數量、A股上市公司市值分別位居全國第9、第10。

「我們從數據可以直觀地看到成都實體經濟發展的維度。」劉國宏在解讀數據時指出,成都小微企業、中堅企業以及上市企業發展都不錯,均進入全國前十,雖然相對於小微企業、初創企業,大企業和強企業仍有不足,但也從另外一個方面反映出成都在金融發展以及企業成長方面還有非常大的空間可以挖掘,可以說大發展勢頭已起。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