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危險跡象出現,日本搶糧備戰中國連下兩道封海令,底線寸步不讓

2024-09-15國際

「我們日本的政府現在究竟在忙些什麽?」

日本民眾對政府提出了質疑,至今國內的大米短缺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居民們在超市中仍難以購買到價格合理的大米。

據日本媒體9月6日的報道,部份商店新上架的大米在短時間內便被搶購一空。

農林水產大臣早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預計到9月4日米的供應將會穩定,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

原本懷有美好期待的日本民眾在等待9月4日的新米上架時,卻發現情況沒有得到改善。再加上日本政府一直未采取行動,這才引發了他們的情緒爆發。

日本為何會突然面臨大米短缺?

有傳聞稱日本正在儲備糧食以應對戰事,這種說法靠譜嗎?

我們該如何應對當前的局勢呢?

日本會出現「大米短缺」嗎?

日本缺米的情況從七月開始顯現,不過那時僅限於部份地區的短缺。

根據統計數據,到今年6月底,日本的大米的庫存僅剩156萬噸,相較於去年同期減少了41萬噸。

自1999年以來,日本的大米庫存量達到了最低點。

到了8月底,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裏,大米價格像坐火箭一樣瘋漲了大約10%~20%,這是日本糧食價格在過去20多年中從未見過的情況。

即使價格昂貴,能夠買到大米也算不錯,但問題在於連高價的大米都無從獲得。

日本政府對此的解釋是,由於去年的氣溫異常,大米產量減少,再加上大量外國遊客湧入日本,導致大米被迅速消耗殆盡。

然而,對於日本政府的這種說法,許多人根本不相信:僅憑遊客就能消耗掉日本的大米,他們真的是如此貪吃嗎?

2024年的新米即將上市,但目前的狀況似乎並沒有好轉的跡象。

許多超市在大米貨架上都會貼上「一戶限購一袋」的標識,顯然這表明大米的供應商所提供的貨源並不充裕。

眼看情況已經到了這個地步,群眾們連飯都無法解決,於是有人開始提出:

為何政府不將儲備的大米投入市場呢?至少應該讓大家先吃飽再說。

然而,日本政府也有自己的看法:如果將大米投放到市場中,就會對當前的大米價格產生影響。因此,我們並不是不投放儲備糧,而是為了考慮農民的利益。

這些空洞的話聽聽就好,即使日本政府投入再多的儲備大米,也不會對日本農民的收入產生實質性的影響。

目前,日本的農產品市場已由日本農協全面掌握,幾乎所有的農產品價格都受到農協的支配。

從購入到出售,日本農協掌握著極強的定價權。

因此,農民們出售大米的價格並非完全依賴市場標準,而是需要考慮農協的態度。

當供給超過需求時,農協可能會降低農民的銷售價格;而在供給不足、市場價格飛漲的情況下,農協未必會提升農民的售價。

究竟是什麽原因讓日本政府寧願讓民眾忍受饑餓,也不選擇投放大米呢?

日本或許在進行戰備準備?

針對日本政府這一異常行為,許多人猜測或許當前的日本正在為戰爭做相關準備。

這樣的推測並非毫無根據,因為近期日本頻繁采取行動。

8月27日,日本【朝日新聞】的一則報道引發了一些人的關註。

日本海上保安廳計劃從2025年起建造一艘最大的巡邏船,並為其配備多樣化的功能。

當然,海上保安廳表示,巡邏船的主要功能是應對災害及各種突發事件,例如運輸物資和救助受災人員等。

但或許是因為認為大家不太可能相信這種說法,因此最後才顯露了真實的意圖。

可能也會用於應對「台灣緊急事件」,以及開展各類海上執法活動。

預計該船的建造費用將達到4.7億美元,排水量為3萬噸。

目前,日本海上保安廳的巡邏船中,最大噸位僅為6500噸,而對於許多國家而言,排水量達到3萬噸則意味著已經是龐然大物。

盡管海上保安廳表示不會在巡邏船上安裝機關炮等武器,但這樣的承諾充其量只是說說而已,只要有意進行改裝,這並不是一件難事。

海上保安廳突然計劃擴大其規模,同時日本政府也不願意投入儲備大米。

敏感的人恐怕已經察覺到問題所在,確實很難不將這些與備戰相聯系。

此外,日本海上保安廳提到用於緊急情況的話語也令人深思,畢竟台灣本質上屬於我們國家的一部份。

不僅僅是日本海上保安廳,7月份美日兩國還進行了「2+2」聯合會議。美國在會上表示將會保護日本,並且雙方計劃成立「綜合軍事指揮部」。

同時,日本的許多媒體也認為這可能與之前關於台灣的言論有關。

日本還將在沖繩和關島等地協助美軍組建「濱海作戰團」。

據悉,沖繩的「濱海作戰團」規模達到2000人,一旦發生緊急狀況,這支部隊將具備相當強的作戰能力。

日本內閣剛剛批準了【2024防衛白皮書】。在這份報告中,日本強調需要加快研發行程,力求在2025年前實作自主生產反艦飛彈。

據了解,這些反艦飛彈的射程預計會超過1000公裏,將被部署在九州和沖繩地區。

恰好,這兩個地點離我們國家的台海最遠也不過1100公裏,正好處於射程之內。

種種舉動表明,日本當前正在迅速加強其軍事力量,而日本似乎也沒打算掩蓋自己的雄心。

在9月5日,澳洲廣播公司直接報道了:

美、日、澳三國在軍事領域的協作正在持續增強與拓展,目的在於應對「中國強化的軍事自信」。

此外,鑒於日本早前發生的大米短缺現象,令我驚訝的是,日本政府竟然將責任歸咎於外國遊客。

每年到日本旅遊的遊客中,中國遊客所占比例相當可觀。

中國駐大阪領事館在8月份特別釋出了針對前往日本遊客的安全提醒:近期出行時務必關註個人安全。

回顧歷史,在二戰前,德國也曾經歷過嚴重的通貨膨脹,當時人們買一個麵包需要花費數千億馬克。

這也成為希特勒後來煽動群眾情緒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類似情況下,我們必須保持警惕。

對於日本的種種行為,我們應該采取怎樣的應對措施呢?

我們將如何處理這個問題?

針對日本不斷的挑釁舉動,我們當然不會對此置之不理,迅速對日方發出了行動上的警告。

自8月底起,我方的軍艦與偵察機相繼進入日本的領海及空域,顯然是在向日本發出警告。

對此,日本方面竟在9月2日對我們提出質疑,中國外交部的回應相當有力:這本身是正常行駛,屬於我們的合法權益。

進入日本領空的行為也是正常程式,日本對此過於敏感,顯得有些過度解讀。

這樣的回答無疑是在向日本傳達:至少在中國近海的事務上,希望你們能明確,究竟是誰擁有決定權。

我們的飛機和軍艦可以自由選擇去往任何地方,這是我們的權利,沒有人有資格幹預。

這還不是結束,緊接著在9月6日,中國海警隊伍迅速前往釣魚臺展開巡邏執法行動。

偷偷摸摸地做一些小動作有什麽意義?不如我們直接展現我們的氣勢。

如今的日本似乎迷失了自己的定位。即使在二戰前,日本憑借其快速工業化對我們進行了降維打擊,但最終中國的軍民仍然取得了勝利。

如今中日雙方的實力已經實作了令人震驚的逆轉,而我們海陸空三軍的整體實力則穩定位於國際前列。

更不用說,擁有最完善的工業生產鏈,作為全球最大的工業制造強國為支撐,即便與美國正面較量也毫不畏懼。

2016年,中美在南海的對峙事件已經發生,最終美國軍艦灰溜溜地撤離了。

如今的日本仍然幻想依靠美國和澳洲來給予支持,這實在是令人感到可笑。

我們對美國采取一種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度,畢竟還需要繼續賺錢。而日本是無法搬遷的,到時候他們可能會感到無所適從。

從現在起,整個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必須要面對的一個實際情況是:

從當前中國的崛起實力來看,任何外部勢力試圖在這一地區插手挑釁都必然會以失敗告終。

因此,東南亞及其國家應考慮長遠利益,與我們合作、改善關系是最有效的途徑。

總結

無論日本有何計劃與意圖,我們都無需感到恐懼。

如果日本人還想走回頭路,那麽對我們而言,這反而是一個機會,可以把新舊賬一起結清。

相信在這一方面,我們的軍民觀點應該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