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山水画中的文学意象,泛舟

2024-04-07国风

文人画家画山水的时候,喜欢加入泛舟的情节,究其原因是为了借助文学意象丰富作品的内涵。古人说,「圣人立象以尽意。」其中的「象」指万事万物的形象,包括自然形成的和人为创造的。「意」是指意念,也可以理解为记录意念的文字。这句话的意思是,古人用万事万物的形象表达自己的意念,用文字记录思想感受。有人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美学意义,用「意象」二字概括描写、描绘想象中的景象。

当然山水画发展到文人画阶段,文人雅士成为画家群里的一员,自然而然把文学意象带入到绘画创作之中。这幅【秋山泛舟】是明代画家袁崝丘的作品,他巧妙利用了文学意象,让笔墨构图简单的作品显得隽永别致。从绘画风格看,袁崝丘灵活运用南宗山水画技巧,赋予作品平淡天真韵味。

袁崝丘 秋山泛舟

构图简单,袁崝丘用平远法构建画面,文人泛舟的场景位于近景与中景衔接处。写文章都知道要找到「题眼」,才能让文章有条理,进而让文章有深度。画山水也是如此,文人泛舟就是这幅画的「题眼」,笔墨构图围绕这个细节展开。

前景干湿并用,干笔重墨,湿笔淡染,有干有湿画出了江南秋天的苍润明洁。这样的创作手法很像写文章时用到的正反对比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为同一个目的服务。看画如读文章,丰富了整幅画的艺术境界。从画中想到了文人的风流倜傥,泛舟游湖的洒脱惬意。

袁崝丘 秋山泛舟 局部

从中景到远景,袁崝丘用笔越来越稳,披麻皴让山体看上去若隐若现,不规则的苔点又把远山从云烟中「拉」到现实。山水画中虚境和实境如何统一,这是明代吴门画派的专长。袁崝丘用虚境呈现诗意美,用实境突出真实感,用诗的意境补足山水气势。他生活在明代,画风属于南宗山水,不可避免地借鉴到吴门画派风格。这种借鉴,更多体现在表现画家心中的雅趣。

元代画家喜欢画渔父,明代画家喜欢画泛舟。从画面布局来看,都是山水间泛舟,在文学意象上却稍有不同。元代画家强调画中人的个性表达,明代画家着重表现生活状态。只有读懂了画中的文学意象,面对相同的画面时才能体会出细微差别。

袁崝丘 秋山泛舟 局部

如果把【秋山泛舟】转化成一篇文章,那么几个细节必须有。明代江南文人的自尊与自信,远离仕宦生活的追求与期待,泛舟水上的洒脱与淡定。所谓「画境文心」,从画中读出一段故事,从画中得到启发。

袁崝丘的传世作品很少,知名度也不高。他有如此高妙的绘画功底,为何还会被人遗忘呢?道理很简单,第一个写出绝妙文章的人是文豪,跟着文豪风格模仿学习的人是写手。袁崝丘的作品缺乏个性,如果不署名的话,可以归入吴门画派任意哪位名家身上。由此看来,仅有文学意象还不够,需要画家有个性表达。

袁崝丘 秋山泛舟 局部

看【秋山泛舟】,了解文人画的笔墨情趣,进而从文学意象的角度欣赏。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画春山,他们用到了同一个方法
卧游山水,体会传统艺术之美
巧夺天工,他画的雪景山水装饰味浓
诗境与画境,看他如何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