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寫實程度「馬毛畢現」 鹽源老龍頭墓地銅雙耳罐如何體現南北文化交流?

2024-08-07辟謠

封面新聞記者 劉可欣 圖據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蜀道,是中華民族的統一之路,是民族融合之路,是文化交流傳播之路,也是商貿流通之路。7月28日,四川博物院【雄關古道 經緯中華——大蜀道上的天地人與中國精神】特展正式開啟。在本次展覽中,一件鹽源老龍頭墓地出土、中國西南地區少見的銅雙耳罐,揭示出了一條南北向的文化交往交流交融之路。

老龍頭墓地M552出土陶雙耳罐

這件銅雙耳罐有何特別之處?如何體現南北文化交流?8月6日,封面新聞記者就此采訪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鹽源老龍頭墓地考古發掘現場負責人田劍波。

寫實程度「馬毛畢現」

鹽源先民仿陶雙耳罐而制

這件銅雙耳罐於2022年7月,出土於鹽源老龍頭墓地的1100號墓葬。田劍波介紹,這件青銅器出土時位於墓室的東端,出土時整體形態較為完整,銅蓋上的銅人與馬脫落。因為銅蓋距離罐身的距離只有幾公分,且罐身上的凹陷與銅蓋上的凸起剛好嵌合,因此考古人員確定,這件銅蓋與銅罐同屬於一件器物。銅雙耳罐從老龍頭墓地出土後,便被帶回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由文保中心的工作者開展了除銹、修復等工作後,才與觀眾見面。

銅雙耳罐

這一件銅雙耳罐與傳統的陶雙耳罐器型相似,器身上同樣裝飾著旋渦紋。銅蓋上有一個批發的立人,牽著一匹馬。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仔細地看,連馬的鬃毛都能看得出來,頗為寫實。田劍波等考古工作者認為,這是鹽源先民仿造陶雙耳罐所制作的器物。

田劍波(左)圖據受訪者

銅雙耳罐,即便是在整個西南地區,也較為少見。目前,老龍頭墓地僅出土這麽一件實物大小的器物。另有57號墓出土的銅馬車上,銅立人手持的小型銅雙耳罐模型,以及在老龍頭墓地代表性器物——枝形器上,也出現了小型銅雙耳罐模型。據田劍波介紹,該銅雙耳罐出土的1100號墓葬,在老龍頭墓地已發掘的1800余座中,雖並非最高等級墓葬,也屬於中上等墓葬。該墓葬保存相對較好,並未被盜擾,因此陪葬品數量也相對較多。「銅制器物並不易腐朽,但是我們發掘了這麽多座墓葬,也只出土了這麽一個(實物大小)的銅雙耳罐。這件器物的制作相對精美,並且出現於等級較高的墓葬中,以及枝形器這種具有代表性的青銅器上,我們可以將其理解為一種帶有禮儀性質的器物。」田劍波解讀道。

銅雙耳罐出土狀態

田劍波講到,陶雙耳罐常見於甘青地區的齊家文化、寺窪文化等早期青銅文化中。而老龍頭墓地也出土了上千件陶雙耳罐。「在老龍頭墓地,如果一個墓葬裏面出土了陶器,那麽很大機率能夠看到雙耳罐。」在老龍頭墓地所出土的陶罐一類的器形裏,陶雙耳罐的比例能達到90%以上。因此可以說,雙耳罐也是老龍頭墓地代表性的器物之一。「一般認為,包括鹽源盆地在內的西南山地等,都受到了來自甘青地區的文化影響。這些文化沿著青藏高原東麓達到了川西高原,再繼續向南來到川西南山地,也就是鹽源地區,再去到滇西北地方。」田劍波說。

既具有本地文化特征

又相容外來多種文化影響

而來自甘青地區的文化,並非構成老龍頭墓地青銅文化的唯一元素。田劍波認為,老龍頭墓地的這一支青銅文化,是「具有自身特色,又有復雜文化因素的文化」。

老龍頭墓地的「以石構墓」以及隨葬陶雙耳罐、礪石等葬俗,見於臨近的安寧河流域的大石墓文化、川西的石棺葬文化。而疊葬墓、青銅器的寫實風格、人獸主題樹枝形器、中國青銅時代最為完整的青銅腰機,則顯示出了來自滇文化的影響。

老龍頭墓地出土銅枝形器

此外,老龍頭墓地的這一支青銅文化,還顯示出了明顯的尚馬之風。在最具特質的青銅枝形器中,雙馬神是最為常見的主題。老龍頭墓地還發現了單獨的殉馬坑,其墓葬中也出現了馬具,包括馬銜、馬鑣、銅鈴及各類裝飾品。另有馬車、銅馬。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周誌清曾介紹道,隨葬殉馬和馬具的習俗多見於中國北方和歐亞草原地區,鹽源盆地的尚馬之風,顯示出了濃烈的北方草原文化風格。老龍頭墓地還出土有小型馬飾片、聯珠飾和帶柄銅鏡,同樣也是北方草原文化影響的銘印。

另外,出土的海貝、費昂斯珠、隨葬石範和鼓風管等,又體現了老龍頭墓地可能受到歐亞草原乃至東南亞文化影響的線索。

M57出土銅馬車

得天獨厚地理位置

南北縱橫溝通文化交流

獨樹一幟、相容並蓄、多元一體,考古人員曾用這樣的詞語,來總結鹽源盆地的這一支青銅文化的特征。這種文化的形成,與鹽源盆地的地理位置,以及文化傳播通道有著密切的關系。

鹽源盆地位於橫斷山區的中部。整個橫斷山區的地貌都是高山峽谷,形成了一個縱橫南北的交流通道。「從新石器時代晚期開始,農業、畜牧業等從北方進入到西南山地,甚至傳播到東南亞地區。宗教信仰、語言發展、人種的融合,都能從這個南北向的通道裏看到。」田劍波說。

或許正是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才造就了文化交匯之地鹽源。

老龍頭墓地出土銅立人手持雙耳罐

童恩正先生曾在【試論中國從東北至西南的邊地半月形文化傳播帶】中,對「邊地半月形文化傳播帶」的範圍進行了界定:大致東起大興安嶺南段,北以長城為界,西抵河湟地區再折向南方,沿青藏高原東部直達雲南西北部。鹽源盆地恰恰就在這個範圍之內;並提出,在邊地半月形文化傳播帶中,主要地貌、氣溫降雨、太陽放射線、植被面貌等環境特征呈現出很多的相似之點。田劍波進一步解釋道,這也就決定了這個範圍內的人們生業方式相近,更有利於文化的交流與交融。

鹽源盆地因為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連線起了甘青地區、川西高原、西南山地,成為南北文化交流不可缺少的一環。而蜀道則為蜀地與關中地區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兩條文化交流通道,共同見證了千年中華文明的發展與演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