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圖片

深藏於頤和園後山的花承閣多寶塔

2024-01-02圖片

很少有人知曉或親見花承閣多寶塔,因為它深藏於頤和園萬壽山北麓東側的半山腰處,一個直徑約60公尺的半圓形高台上,周匝綠樹掩映,叢林茂密。如果不仔細尋找,很容易被忽略。

頤和園是中國古代興建的最後一座皇家園林,鹹豐十年(1860)遭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二年(1886年),慈禧太後擅自挪用海軍軍費對其進行改復建,但彼時的大清國已是江河日下,國力衰微。因此原萬壽山北麓被毀景點大多再也無力重修,只能維持舊貌,花承閣遺址就是其中之一。

花承閣是一組台地式建築院落,中間是一座僅為三合院的小型佛寺,主殿「蓮座盤雲」坐南朝北。寺前有一半圓形連廊,連通東西側院,西側院就叫「花承閣」。院內矗立一座琉璃多寶塔,是乾隆為慶賀祈福其母六十大壽而建造的,建成於清乾隆十九年(1754)。而今,整個建築群都已成斷壁殘垣,破敗不堪。僅存舊時房舍的台基柱石,原中間院落內的一塊精美的大石雕,以及花承閣內屹立至今的一座琉璃多寶塔,似在傾訴舊日的絢美華光。

花承閣琉璃多寶塔是整個頤和園中最美的一座佛塔。精巧秀麗、絢麗多姿。八角七重檐,通體嵌飾多彩琉璃磚,屬閣樓式磚仿木造琉璃塔,高18.6公尺。最下層為漢白玉塔座,周圈施石欄板、望柱。其上塔身大略分為三層,層層微向內遞收。每層四正向開一主龕,龕內建一主尊,惜頭像多軼散。主尊著菩薩裝,身有背光,頸飾瓔珞,帛帶繞臂,或禪定結跏趺坐,或站立雙手合十。主龕外及其余壁面均滿布千佛,千佛亦著菩薩裝。七重屋檐並非等分,而是形成2-2-3的韻律組合,首層、二層為重檐,三層為三重檐。七重檐竟然鋪施了七種不同顏色的琉璃筒瓦,猶如佛經中的七寶,光彩奪目。從下至上,顏色依次為中黃、深綠、絳紫、寶藍、青綠、湖藍、金黃,流光溢彩,工藝精湛,平素罕見。屋頂為八角攢尖頂,上置一顆寶藍色寶珠。寶珠上覆黃銅寶蓋、再上為鐘蓋、火煙等,組合成塔剎。

「多寶佛」來自【妙法蓮花經-見寶塔品】,祂是佛教過去世東方寶凈世界的教主。多寶塔北面緊鄰一座單開間通天柱式木牌樓,牌樓前不遠處立有一塊乾隆禦制石碑,上刻乾隆親筆撰寫【多寶塔頌】,贊其曰「黃碧彩翠,錯落相間」,「黃金為頂,玉石為台,千佛瑞相,一一俱足」,可見當年的乾隆帝對這座琉璃多寶塔甚為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