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軍為什麽抗拒解放軍的"繳槍不殺"政策?薩沙問答第72集
世人皆知越南軍隊以戰鬥意誌頑強著稱,卻鮮有人知在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竟然出現過如此令人震驚的一幕:解放軍攻占某高地後,發現地下坑道中的7名越軍士兵,其中竟有一名越軍中尉寧可選擇自殺也不願投降。更令人不解的是,在整個戰爭期間,我軍殲敵5.7萬余人,而被俘者僅有2173人,其中最高軍銜僅為一名政工上尉。這究竟是怎樣的軍隊,能讓士兵產生如此強烈的抗拒投降心理?又是什麽樣的精神支撐著他們寧死不降?這背後,又有著怎樣鮮為人知的故事?
一、越軍的特殊性格
1964年的一個雨季,蘇聯軍事顧問團來到越南北部山區,駐紮在一處軍事訓練基地。當時正值美越戰爭爆發前夕,蘇聯派來的軍事專家們要協助越軍完成現代化軍事訓練。一位名叫伊凡諾夫的蘇聯上校,在他的軍事日記中這樣寫道:"這裏的士兵與我見過的任何國家的軍人都不一樣。"
這位上校所說的"不一樣",很快就在一次實戰演習中得到了印證。那天,越軍一個連隊在山谷中遭遇"敵軍"伏擊。按照演習計劃,這支部隊本應該迅速撤退,但連隊指揮官卻帶領全連戰士選擇了正面突圍。在泥濘的山路上,越軍士兵們背著超過自身體重一半的裝備,連續奔襲了4個小時。
最讓蘇聯教官們震驚的是,整個過程中竟然沒有一個士兵掉隊或者要求休息。而這支連隊的給養,僅僅是每人一把鹹魚幹和一把冷米飯。這種戰鬥作風,讓見多識廣的蘇聯軍事專家們都感到不可思議。
1965年初,另一位蘇聯軍事顧問謝爾蓋在一份報告中寫道:"越南士兵具有超乎尋常的忍耐力,他們可以在最惡劣的環境下生存和作戰。在我服役的30年中,還從未見過如此能吃苦的軍人。"
這種特殊的軍人性格,在實戰中表現得更為突出。1967年,在中越邊境的一次軍事訓練中,一名越軍士兵不慎摔斷了腿。按照常理,他應該立即後撤就醫。但這名士兵卻用樹枝簡單固定後,堅持完成了整整3天的訓練科目。事後檢視,他的腿傷已經嚴重感染,但在訓練期間,竟然沒有一個人發現他受了傷。
越軍的這種特殊性格,不僅體現在身體素質上,更體現在精神意誌上。1968年,一位美國戰地記者在采訪越軍俘虜時發現,即便是被俘的越軍士兵,也從不向美軍透露任何軍事情報。這種現象在當時的美軍情報部門中被稱為"沈默的竹子"。
在軍營裏,越軍的日常訓練也與其他國家的軍隊大不相同。他們每天清晨4點起床,先進行3個小時的體能訓練,然後是8小時的戰術演練,晚上還要進行2小時的政治學習。最特別的是,每個月他們都要進行一次"饑餓演習",就是連續三天只供應極少量的食物,模擬在極端環境下的作戰條件。
1970年,一位前往越南的外國軍事觀察員這樣描述道:"越軍的新兵訓練特別強調一點:寧可戰死,也絕不投降。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被當作軍人的基本素質來培養。"這種特殊的軍人性格,最終造就了一支在全世界都獨樹一幟的軍隊。
二、德浪河谷之戰中的典型案例
1965年11月14日,美軍第一騎兵師在德浪河谷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空降作戰。這場後來被稱為"德浪河谷戰役"的軍事行動,不僅暴露了美軍戰術上的弱點,更見證了越軍士兵驚人的意誌力。
行動伊始,美軍就在河谷西北角抓獲了一名越軍哨兵。這名哨兵的身份特殊,他是越軍第66團的一名通訊兵。在當時的情況下,這名通訊兵掌握著整個越軍部署的關鍵資訊。如果他選擇交代實情,美軍必定會立即撤離這個死亡陷阱。
美軍情報官員對這名通訊兵進行了長達48小時的審訊。在審訊過程中,這名通訊兵始終堅稱自己是一名逃兵,聲稱因為害怕戰爭而從部隊逃走。即便面對酷刑,他也始終保持著這個說法。美軍情報官員後來在報告中寫道:"這個越軍士兵的表現令人難以置信,譚寧可承受痛苦也不願透露任何有價值的情報。"
這種現象在整個德浪河谷戰役中並非個例。據美軍戰後統計,在這場持續了4天的戰役中,越軍陣亡1037人,但被俘人數僅有6人。這個數位令美軍情報部門感到不安。按照現代戰爭的傷亡比例,美軍在這場戰役中至少造成了越軍3000多人的傷亡。然而,被俘比例僅為0.15%,遠低於二戰時期的平均水平。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6名被俘的越軍士兵全部都是重傷員,他們都是在失去行動能力的情況下被俘的。換句話說,在整個戰役中,沒有一名越軍士兵主動投降。
戰役結束後,美軍在戰場上發現了大量越軍士兵的遺體。他們中有許多人是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選擇了與敵人同歸於盡。一份美軍戰場報告顯示,在一處戰壕中,發現了一名越軍士兵的遺體,他的手中還緊握著最後一顆手榴彈的引信。
1966年,美軍對德浪河谷戰役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分析報告指出,越軍在這場戰役中展現出的戰鬥意誌,完全超出了美軍的預期。報告特別提到了一個細節:在戰役的第三天,美軍占領了一處高地後,發現了3名重傷的越軍士兵。當美軍醫務人員試圖對他們進行救治時,這3名傷員竟然拒絕接受治療。
這種現象在此後的戰爭中多次出現。1967年初,美軍在另一場戰役中發現,越軍傷員寧可忍受傷痛也不願意接受敵方的醫療救助。一位美軍軍醫在日記中寫道:"這些傷員的行為完全違背了人的求生本能,這讓我們無法理解。"
透過德浪河谷戰役的案例可以看出,越軍士兵對待投降的態度幾乎是一種本能的拒絕。這種現象不僅體現在正面戰場上,即便在被俘後,他們仍然保持著頑強的抵抗意誌。這種特殊的軍人品格,在此後的越南戰爭中不斷重復上演。
三、傳統文化的深層影響
1975年,一位法國記者在河內采訪了一名退休的越軍老兵。這位老兵向記者講述了越南傳統文化中的"忠烈"觀念。在越南歷史上,"忠烈"不僅是一種精神追求,更是一種具體的行為準則。越南民間流傳著大量關於戰士寧死不屈的故事,這些故事代代相傳,深深影響著每一個越南軍人。
越南歷史上最著名的故事之一發生在13世紀。當時,蒙古大軍入侵越南,一位名叫陳興道的將軍在戰鬥中被俘。蒙古統帥忽必烈對他的勇武十分賞識,多次勸降,但陳興道始終不為所動。最後,他在俘虜營中絕食而死。這個故事在越南家喻戶曉,幾乎每個越南兒童都能完整講述。
越南的傳統教育中還有一個重要內容,就是"三從四德"。其中特別強調"忠"的概念。這種觀念在軍隊中表現得尤為突出。1960年代,越軍在訓練新兵時,都會講述歷史上著名將領的故事。其中最常被提到的是18世紀的黎利起義。在那場起義中,有一支由農民組成的軍隊,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全軍700余人集體投江,沒有一人投降。
這種傳統文化的影響不僅體現在軍事訓練中,還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越南的民間藝術中,經常可以看到描繪戰士殉國的場景。在河內的軍事博物館裏,至今仍然保存著大量反映這一主題的文物。其中最引人註目的是一面寫有"寧死不降"四個大字的戰旗,這面旗幟據說來自19世紀初期的一支義軍。
1972年,一位澳洲戰地記者註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越軍士兵在休息時經常聚在一起講故事,而這些故事的主題幾乎都與歷史上的抗敵英雄有關。這種口口相傳的方式,使得歷史故事在軍營中產生了強大的感染力。
越南的家庭教育也在塑造軍人性格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傳統越南家庭中有一個特殊的習俗:當家中的男子入伍時,長輩會講述家族中先輩抗敵的事跡。這種家族榮譽感,成為支撐軍人戰鬥意誌的重要力量。
在越南農村,至今仍然保留著一種特殊的祭祀儀式。每年清明節,各村都會舉行祭奠活動,紀念在歷次戰爭中犧牲的村民。這種儀式不僅是對先烈的追思,更是對後人的教育。透過這種方式,"寧死不屈"的傳統精神得以世代相傳。
1974年,一位日本學者在考察越南民間文化時發現,越南的傳統戲劇中有大量描寫戰爭場景的劇目。這些劇目中,投降往往被描繪成最可恥的行為。這種文化觀念透過各種形式的藝術表現,深深植根於越南人的集體意識中。這種根深蒂固的文化傳統,最終造就了越軍獨特的軍人氣質。
四、政治教育的特殊作用
1962年,越軍在河內郊外建立了一所特殊的軍事學校。這所學校最引人註目的特點是,政治課程占據了總課時的40%。其中,"軍人榮譽"和"革命意誌"是兩門重要的必修課。每名學員在入學時都要簽署一份特殊的承諾書,其中明確規定:"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向敵人投降"。
這種政治教育體系並非空洞的說教。1963年,越軍開始在各個部隊推行"英雄榜"制度。每個營級單位都設立專門的展示墻,定期張貼在戰鬥中表現突出的士兵事跡。這些事跡中,最受推崇的就是"寧死不降"的英雄行為。
一份保存至今的軍隊內部刊物記載了這樣一個典型案例:1964年春,越軍某團一名普通戰士在執行偵察任務時不幸被俘。敵軍審訊官承諾給予優厚待遇,但這名戰士始終保持沈默。最後,他趁看守不備,奪取了一支步槍,在突圍時壯烈犧牲。這個故事被編入了越軍的政治教材,在全軍廣為傳頌。
越軍的政治教育還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註重建立榮譽感。1965年,越軍開始在各部隊推行"紅旗競賽"活動。競賽內容包括戰術技能、體能訓練等多個計畫,但最重要的評分標準是"革命意誌"。根據當時的評分細則,如果一個士兵在戰鬥中表現出任何投降傾向,整個班組就會被取消競賽資格。
這種政治教育不僅局限於軍營內部。1966年,越軍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軍民一家"運動。每個部隊都要定期派出士兵到地方進行宣講,講述部隊中發生的英雄事跡。這種做法既加強了軍民關系,也在全社會形成了崇尚英雄的氛圍。
1967年,越軍總政治部制定了一項特殊規定:凡是在戰鬥中寧死不降的軍人,其家屬都能獲得特殊照顧。這項政策不僅體現在物質待遇上,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層面給予極大的尊重。在越南社會中,這些軍人家庭被稱為"烈士之家",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
越軍的政治教育還有一個獨特之處,就是特別強調集體主義精神。1968年,越軍在基層部隊推行"生死與共"活動。每個班組的戰士要結成對子,在戰鬥中互相照應。這種做法使得戰士們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責任感,沒有人願意因為個人的怯懦而讓戰友蒙羞。
1969年的一份軍隊檔顯示,越軍在評定立功表彰時,將"不向敵人投降"作為首要標準。這一年,全軍共有2731人獲得各級榮譽稱號,其中有583人是因為在危急關頭表現出不屈不撓的革命意誌。這種評價體系,在客觀上強化了軍人的戰鬥意誌。
這種系統的政治教育,最終在越軍中形成了一種特殊的價值觀:投降不僅是個人的恥辱,更是對革命事業的背叛。這種觀念透過持續不斷的教育和實踐,逐漸內化為越軍官兵的行為準則。
五、戰後調查的重要發現
1976年,美國國防部對越戰期間的戰俘問題進行了一次全面調查。調查報告顯示,在整個越戰期間,美軍共俘虜了越軍士兵24,327人,而同期越軍的傷亡人數高達92萬。這意味著越軍的投降比例僅為2.64%,遠低於二戰時期日軍6.8%的投降率。
這份調查報告中最引人註目的是一組數據:在被俘的越軍士兵中,超過80%是因重傷失去行動能力後被捕的。主動投降的比例不到5%,其余的則是在戰術撤退時被圍捕的。這一數據引起了軍事專家的高度關註。
1977年春,一個由美國、法國和澳洲軍事專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對越南戰爭中的特殊現象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走訪了多個戰場,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資料。研究發現,在激烈戰鬥的區域,往往能發現成批的越軍士兵遺體,他們大多選擇了死戰不降。
這個研究小組還發現了一個特殊現象:在戰場上,美軍經常發現越軍士兵會用繩子把自己綁在陣地上。起初,研究人員認為這是越軍強迫士兵作戰的表現。但透過對戰俘的詢問才知道,這是士兵們自願的行為,目的是確保自己在負傷後也不會被俘虜。
1978年,一份澳洲的戰地記錄引起了研究者的註意。記錄顯示,在1968年的某次戰鬥中,一個越軍排在彈藥耗盡後,全體士兵手持軍刀向美軍陣地發起了沖鋒。這種看似不理性的行為,在越戰中並非個例。
研究小組還對越軍的戰術運用進行了分析。數據顯示,越軍在戰鬥中很少采用投降這一戰術選擇。即使在被包圍的情況下,他們通常也會選擇突圍或死戰。這種戰術選擇導致了較高的傷亡率,但也形成了特殊的戰場態勢。
1979年,一項針對越戰老兵的調查提供了新的視角。調查顯示,越軍士兵在入伍時就接受了特殊的思想教育。每個新兵都要學習"戰士守則",其中明確規定了對待投降問題的態度。這種教育與越南的傳統文化相互結合,形成了獨特的軍人價值觀。
研究人員還註意到了越軍的人事制度特點。在越軍中,如果一個士兵投降,不僅本人會受到懲罰,其所在單位的指導員也要承擔責任。這種制度設計,從組織層面強化了不降的意識。
戰後調查的另一個重要發現是越軍的榮譽制度。在越軍中,戰死的軍人會被追授"烈士"稱號,而投降者則會被開除軍籍,這種巨大的待遇差異對士兵的行為產生了深遠影響。
這些調查發現最終被整理成一份詳細報告,報告指出:越軍士兵表現出的這種特殊現象,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些因素包括傳統文化、政治教育、軍事制度等多個方面。這份報告後來成為研究軍人行為的重要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