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歐盟這下著實著急了,被中方反制擊中軟肋,俄羅斯加速搶占市場

2024-08-28國際

正文

「一招失誤,滿盤皆敗。」

歐盟最近遭遇了一些麻煩,當他們大力推行所謂的「能源過剩」政策並決定對中國電動車增加關稅時,或許沒預料到中國會進行報復,而這一反擊正好瞄準了歐盟的弱點——豬肉產業。

更令人驚訝的是,這場貿易沖突竟然為俄羅斯帶來了一個難得的機會,使其有望在中國的豬肉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究竟是什麽樣的反制措施讓歐盟感到不適呢?中俄之間的貿易合作又將引發哪些變化?

對歐盟進行反制。

2008年,由於非洲豬瘟的嚴重疫情,中國停止了從俄羅斯進口豬肉,此項禁令延續了整整15年。

直到去年九月,中國終於做出了讓步,允許重新進口俄羅斯的豬肉,這一決定在國際豬肉市場上引發了相當大的反響。

2024年2月,盡管春寒依舊,但對俄羅斯的豬肉出口商而言,這卻是個溫暖的時刻,因為中國已批準三家俄羅斯企業向其出口豬肉。

經過兩個月的等待,時隔15年,首批俄羅斯豬肉終於抵達中國。這是一個不容小覷的裏程碑,同時也預示著更大的變化即將發生。

在國際豬肉市場波動加劇之際,今年6月初,歐盟堅決決定對中國的電動車征收關稅,盡管多國汽車行業表示反對,他們依然不肯妥協。

為什麽會有這麽多人反對歐盟的這一決定呢?暫且不論這個充滿保護主義趨勢的政策是否真的能惠及本地企業,面對不可逆轉的全球化行程,這一決策無疑是在自損其利。

6月14日,路透社報道指出,歐洲公司開始對失去中國這一重要市場感到憂慮。這種擔心並非無因,因為僅在三天後,中國商務部便釋出了反傾銷的公告。

6月17日,中國商務部釋出公告稱,依據企業的申請,中國將對從歐盟進口的豬肉及其制品進行反傾銷調查,而這一訊息無疑擊中了歐盟豬肉產業的痛點。

2023年,中國的豬肉進口總額達到數十億美元,歐盟國家貢獻了其中的一半,而在這些國家中,西班牙占據了首位,份額高達21%。

然而,在歐盟為這個突發的打擊而感到束手無策之際,8月19日,路透社再次披露重要訊息:俄羅斯正打算借此時機搶占中國的豬肉市場。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預測,2024年中國自俄羅斯進口的豬肉預計在5萬到6萬噸之間,占其整體進口量的3%。

這個數位雖然看起來不算高,但對剛剛重新進入中國市場的俄羅斯而言,卻是一個良好的起步。俄羅斯的Rusagro公司更是迫切希望,在2024年向中國出口1萬噸豬肉。

值得強調的是,俄羅斯目前向中國出口的豬肉中,有60%為優質肉類,而40%則是內臟,這樣的比例正好符合了中國消費者的偏好。

中國人更喜歡豬耳朵、豬頭肉和豬蹄等在歐洲人看來較少受歡迎的部位。這種文化差異無疑為俄羅斯提供了顯著的優勢。

2023年前七個月,向中國出口豬肉最多的五個國家分別是西班牙、美國、巴西、丹麥和荷蘭。歐盟在中國豬肉進口市場中的份額達到51%,因此毫無疑問地成為「豬肉大戶」。

俄羅斯提出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在3到4年內爭取占據中國豬肉進口市場的10%份額,並將其對華出口量增加三倍,達到15-20萬噸。

更引人關註的是,他們還計劃建立一條「肉類專線」,直接從別爾哥羅德的物流中心發貨到中國。如果這一計劃得以實施,將無疑極大增強俄羅斯豬肉的競爭力。

改變既有的局面

俄羅斯的自信源於其強大的生產能力。

現在,俄羅斯的豬肉生產量已經趕上了巴西,位居全球第四,僅次於中國、歐盟和美國。

更為關鍵的是,俄羅斯正在思考如何利用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充裕的淡水,以進一步提升肉類生產。這一潛力使得俄羅斯有信心躋身於中國前三大豬肉進口國之列。

然而,要在中國市場立足,俄羅斯還需對這一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進行深入了解。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煉乳、奶粉和酸奶的進口國,同時也是起司、鮮奶油及蛋白類產品的第二大進口國。

對歐盟而言,眼下的情況無疑是雪上加霜,中國啟動的反傾銷調查可能會使其豬肉在中國市場上失去有利競爭。

更為嚴峻的是,歐盟與俄羅斯向中國出口的豬肉種類十分相似,多數是內臟和豬腳等副產品。關鍵在於,歐盟內部對這些副產品的需求並不強烈,主要依賴外銷來消化。如果失去這個重要市場,中國將導致歐盟的豬肉產業面臨嚴重打擊。

從更廣闊的視角來看,這場貿易沖突的後果遠不止於此。南美國家,例如巴西和阿根廷,可能會借此機會最佳化產業結構,提高豬肉生產量,這無疑會加劇全球豬肉市場的競爭。

對於中國而言,此次反制措施可謂一舉兩得,一方面,它向歐盟發出了嚴正警告,提醒他們不要輕易侵犯中國的利益;另一方面,這也為中國開辟了更加多元化的豬肉進口途徑,從而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歐盟或許低估了中國市場的價值,沒有預見到中國會采取如此嚴厲的反制措施。更關鍵的是,即便將來歐盟希望重新進入中國的豬肉市場,也可能遭遇各種阻礙。一旦市場份額被其他國家占據,想要重新奪回將非常困難。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項表面上局部的貿易決策可能會造成連鎖反應。因此,歐盟在制定貿易政策時需要全面評估潛在後果,並進行利弊權衡。

對於消費者而言,這場貿易沖突或許意味著更多選擇。隨著俄羅斯及可能的南美國家參與競爭,中國消費者有望獲得更加多樣和高品質的豬肉產品。

對中國而言,這或許是一個機遇,可以進一步改善國內豬肉生產的品質和效率,並降低對進口的依賴。

內容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