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俄烏沖突,歐盟內部受益的竟然是它

2024-08-28國際

自從俄烏沖突以來,除了沖突雙方之外,還有歐盟各國、美國以及新加入北約的瑞典、芬蘭等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甚至包括印度、中國也隨著戰爭態勢的不斷變化,面臨著各種問題,稍微處理不好,會讓自己的國家遭受難以估算的損失。但是這其中有一個國家,確實會做兩面文章,表面上同情烏克蘭,站在俄羅斯對立面,但是私下卻希望戰爭規模越打越大,自己賺個盆滿缽滿,這個國家到底是誰呢?

歐盟內部的力量主導

歐盟的生態。 歐盟前驅的三架馬車分別是:英國、德國、法國。英國脫歐之後,歐盟就剩下德法兩國進行支撐。 23年歐盟GDP共18.34萬億美元,其中法國3.04萬億美元,德國4.42萬億美元,兩個國家加起來將近占了歐盟GDP的一半。兩國每年向歐盟上交的資金占歐盟全年預算的四分之一以上。德、法兩國也共同推動了很多歐盟振興和能源倡議:例如「新歐洲工業計劃」等。如果沒有德、法的支持,歐盟內部西班牙、葡萄牙、希臘、義大利這樣的「金豬」四國,肯定會讓歐盟直接停機。

2023年世界GDP排名

德法「同床異夢」。 德法兩國作為歐盟的「雙引擎」,是歐盟一切決議的主要推手,但是這兩個國家卻在很多問題上「各懷鬼胎」。法國一直在想要透過發行歐盟共同債務,對歐盟的財力增加依托,但是德國卻不願意讓那些債償能力不足的國家占便宜。在歐盟的擴容問題上,德國支持歐盟東擴,這樣可以使德國成為歐盟中心,但是法國為了防止自己被邊緣化,傾向於保持小團體,由核心國家推動合作,走高品質一體化的行程。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其實矛盾的根源是在於兩國對於歐盟戰略自主的認知不同,法國更希望由歐盟自己主導自己的戰略方向,但是德國卻是希望與美國和北約繫結,構建共同的戰略方向。

德國在俄烏沖突的實力受損

能源無法脫困。 德國在歐盟中,一直是推動新能源轉型、碳中和、綠色環保的領頭者,目標是「2030年德國80%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而且德國內部對於核能也是很排斥,一直推行「去核化」。政策的方向讓德國患上了對俄的「依賴癥」,德國內部的電力除了進口,大部份要依靠俄羅斯的天然氣來發電,戰前60%的天然氣要從俄羅斯進口。戰爭的突然爆發,讓德國只能從中東和美國運輸高價天然氣,同時戰爭也推高了歐洲的整體電價,造成了德國制造業成本上升,競爭力下降,經濟受損。

法國核電廠

內部的社會撕裂。 德國在上一次的選舉中,選出了一個偏左政黨組成的「紅綠燈」聯合執政聯盟,但是從這幾年的德國政府的執行來看,執政效果並不理想。在俄烏沖突爆發後,德國能源政策並未進行改變,依然強力推進綠色能源轉型,不僅工業成本上漲,而且居民能源成本(電力和天然氣)上升了18%。在非法移民上,更是繼續大開綠燈,德國23年接納的非法移民高達32萬,比22年增長了33%。這些問題使德國社會加速向右偏轉,孕育出了基督教民主聯盟、選擇黨等右翼政黨。長期的左右之爭,撕裂了德國的社會,破壞了德國的社會穩定結構。

法國在俄烏沖突中的獲益

能源優勢獲益。從二戰後開始,無論是哪一任總統,法國政府都專註於核能的研究,目前法國本土累計建造了56座核子反應爐,裝機容量高達6137萬千瓦,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核能發電量占全國發電總量的70%以上,法國的核電能源已經是法國能源的「主心骨」。 自俄烏開戰以來,由於歐洲依賴的俄羅斯天然氣供應不足,造成透過天然氣發電的歐洲全境缺電,法國累計向歐洲售賣電力也屢創新高,23年法國累計向歐洲售賣電力高達18680百萬瓦,打破了2018年創下的17415百萬瓦的紀錄。

法國戴高樂號核子動力航母

軍工優勢得利。法國的軍工實力十分強大,得益於二戰後的發展,現在是歐盟國家中軍工體系最完整、軍力最強大的國家。這些的根本是法國擁有歐洲最完整的工業體系,在 軍工 高鐵 核電技術 航空及航天業 等多個領域位居世界前列。法國的著名軍工企業包括空客集團、達索、泰蕾姿集團、馬特拉防禦公司等。透過戰前和現在的全球武器進出口數據進行比較。俄#深度好文計劃#烏沖突持續讓武器制造大國俄羅斯忙於滿足國內需求,對外出口縮水。 2019-2023年,俄羅斯的武器出口比戰前下跌53% 。俄羅斯的出口量下降為法國補位留下了空間。俄烏沖突正在改變全球武器出口格局,法國首次超過俄羅斯成為全球第二大武器出口國,僅位於美國之後。其中 42%運往了亞洲和大洋洲,34%運往了中東。而且需要註意的是,法國武器出口中有29%都運往了印度。

今年以來,法國總統馬克龍頻爆「雷語」,多次公開談論出兵烏克蘭,並表示已「深思熟慮」,力主未來「不得不采取某種行動對抗俄軍」,而在對烏援助上法國僅僅為26億歐元,位列美、德、英、意、北歐四國(瑞典、丹麥、挪威、芬蘭)之後,德國媒體甚至嘲笑:「法國只會送防彈衣和頭盔。」但是背後,法國卻是歐洲國家中獲利最大的。戰爭在繼續,法國也還在繼續數著鈔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