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6首贈別酬答詩詞,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2024-04-16國風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孟浩然是一位優秀的山水詩人,也是當時的著名隱士。孟浩然一向給人以淡泊名利的印象,然而,若仔細考察他的一生,會發現,他並不完全是個恬淡之人。為了步入仕途,他東奔西跑,其實也做了很多「求職」的努力。

這首【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初讀是一首山水詩,結合標題再讀就會發現,它其實是一首「幹謁詩」。在唐代,人們要想做官,除了參加科舉之外,還需要達官貴人的推薦。這種為了向達官貴人「推銷」自己而創作的詩、文,就叫「幹謁詩」「幹謁文」,相當於今天的「自薦信」。

這首詩詩題裏的「張丞相」,即宰相張說。開元四年(716),曾任宰相的張說被貶為嶽州刺史,嶽州政府所在地就在洞庭湖邊的嶽陽城。結合詩題與內容,這首詩顯然是孟浩然寫給張說,希望他能提拔自己的「求職書」。

詩的首聯和頷聯是景物描寫。八月的洞庭湖水面上漲,與岸齊平,天空倒映在湖面上,水天一色,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水汽在湖面蒸散,浪濤洶湧,仿佛能搖動嶽陽城。這兩聯把洞庭湖的晴雨兩面描寫得氣勢恢宏,頗有盛唐氣象。「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是寫洞庭湖的千古名句。

頸聯和尾聯是議論。我想要渡過洞庭湖,卻苦於沒有船和槳;我在這樣的盛世隱居不做官,其實有愧於聖明的君王。我若是一直坐在旁邊看別人垂釣,那無異於「臨淵羨魚」。因此,詩人沒有明說的話就是——那就請張丞相提拔我,推薦我吧,我不會再隱居不仕,無所作為了。

這首詩把景物描寫與議論結合得非常巧妙。寫洞庭湖的壯闊,正是為了給後面的比喻作鋪墊——把張丞相比作幫自己渡過洞庭湖的船與槳,把自己比作在洞庭湖邊「臨淵羨魚」的人。

這首詩風格十分委婉含蓄,而孟浩然達到自己的目的了嗎?事實上是達到了。張說由此很欣賞孟浩然,後來曾推薦過他。然而,終其一生,孟浩然的仕途還是不太順暢,最終也沒有太大的作為。

送柴侍禦

【唐】王昌齡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王昌齡有「七絕聖手」的美稱,在王昌齡的七絕中,最出色的是邊塞詩,而最動人的則是送別詩。王昌齡一生酷愛交友,遊歷也十分廣泛,每到一處和朋友相交,都會留下迎來送往的詩句。如「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可謂送別詩中的千古名作,而這首【送柴侍禦】也同樣清新真摯。

【送柴侍禦】作於王昌齡晚年被貶龍標尉(縣尉是地方上管治安的小官)的任上。王昌齡此次被貶的原因,史書說是因為他「不護細行」,也就是不拘小節,這可能與他恃才傲物的個性有關。王昌齡才華出眾,三十歲進士登第,三十四歲登博學宏詞科,在科舉方面非常順利。然而,他的官職卻一直沒有大的提升,反而因為過於直爽得罪了人,被貶到了荒僻的嶺南。唐玄宗大赦天下,他被召回長安,後出任江寧丞(縣丞是輔佐縣令的低階官職)。因為心中充滿失意,他不免表現出放浪形骸的姿態。在前往江寧上任的路上,他故意拖延時間,在洛陽一住就是半年,天天借酒澆愁。到了江寧以後,他又消極怠工,每天只是遊山玩水,以此表達不滿。這種意氣用事的行為,招來了別人的議論,誹謗之聲不絕於耳。

王昌齡被貶之地龍標在今天的湖南洪江,古代屬於偏僻、蠻荒之地;武岡也在湖南境內,今天隸屬於邵陽市,武岡和龍標之間的距離約有一百多公裏。這位柴侍禦是王昌齡的朋友,此時大概是要從龍標出發前往武岡上任,因此王昌齡寫了這首詩為他送別。

送別之詩總是難免「黯然銷魂」,但這首詩卻寫得樂觀、豁達,有種煙雲氤氳的輕盈。為什麽詩人「送君不覺有離傷」呢?因為龍標和武岡雖然兩地相隔,卻有一條沅江一衣帶水,牽系著兩地,也牽系著詩人與朋友的心。更何況,兩地的距離並不算遠,隔著一道青山,雲雨都能共同沐浴。而當明月升起,對月懷遠,天涯共此時,朋友又何曾真正別離!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除了表達對朋友的勸慰,還包含著一層意思——此時,詩人正處於貶謫中,他身邊的朋友應該也都不太得誌,因此,這首詩透過雲雨相同、明月共睹的表達,暗含願與朋友風雨同舟、共渡時艱的決心。

王昌齡對柴侍禦傾註了深厚的情誼,而這樣的感情,另一位詩人李白也曾對王昌齡表達過——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這首【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和【送柴侍禦】一樣真摯、清新,用充滿深情的筆墨傾吐著對朋友的關心。這種關心,大概就是送別詩最動人的地方。

贈別二首

【唐】杜牧

【其一】

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裏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其二】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大和二年(828),杜牧二十六歲,進士及第,雄心勃勃地展開了治國平天下的遠大理想。然而,四年過去了,他依然做著低階官吏,並沒有取得進展。正在這時,牛僧孺被任命為淮南節度使(節度使是唐代重要地區的軍政長官),鎮守揚州,他向杜牧伸出了橄欖枝,請他到自己的幕府任職。於是大和七年(833),杜牧來到揚州,在牛僧孺幕下擔任文職。

杜牧才華橫溢,同時也非常愛玩、愛宴遊。他在牛僧孺幕下,工作一結束,就跑到青樓吃喝玩樂,和歌兒舞女往來密切。這一切牛僧孺都了解得一清二楚,每次杜牧出去玩的時候,他都會派人換上便服偷偷跟蹤、保護他。後來,杜牧要離開揚州,牛僧孺作為上司和長輩,在餞行宴上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你這個年輕人很有才華,本來是應該平步青雲的,我就是有點擔心你放縱無度,傷害身體啊。」杜牧嘴硬地說:「我一直言行都很檢點,您不必擔心。」這時,只見牛僧孺微微一笑,開啟一個箱子,從裏面取出幾百張小紙條,上面寫的都是手下的密報:某年月日,杜牧又到哪兒哪兒哪兒花天酒地了。杜牧看了很慚愧,這才領悟牛僧孺的良苦用心。

就是在揚州的這段時間,杜牧結識了很多青樓女子,其中有一位年紀很小的歌伎,就是【贈別二首】的女主人公。他和這位美麗女子彼此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度過了一段美好時光。然而,僅僅過了兩年,大和九年(835),杜牧被朝廷調回長安。於是,他不得不和這位歌伎告別,【贈別二首】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出來的。而這兩首詩各有妙處:

在第一首【贈別】裏,我們透過杜牧的眼睛,陶醉地欣賞到他要告別的這位歌伎的美麗:她青春漂亮,體態輕盈,如枝頭二月初生的豆蔻花。這春風浩蕩的揚州城,十裏長街的歌樓舞榭,卷起珠簾賣笑的佳人無數,都比不過她青澀稚嫩的少女氣息。

在第二首【贈別】裏,我們看到詩人仿佛在剖析自己的內心,同時也在剖析女子的內心:我其實挺多情的,可表面上卻總裝作若無其事的冷淡模樣,看似很無情。只是,再怎麽努力偽裝,我在離別的酒宴上也笑不出來,因為內心確實很傷感。所以啊,我沒有流出的眼淚,就讓蠟燭代我流吧,它燃燒了一夜,淚水也流淌了一夜,這就是我沒有用語言道出的留戀。

如果說【贈別二首·其一】重在描寫歌伎的美好,我們尚且看不到杜牧本人的心情,那麽【贈別二首·其二】就比較直白地表達了離別的傷懷,真摯地道出了不舍之情。我們感受到表面冷淡的詩人其實內心熾熱,他是個多情的人,也是個深情的人。

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

【唐】李商隱

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

桐花萬裏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李商隱這首詩是一首唱酬之作。原詩標題很長:「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皆驚。他日余方追吟‘連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風,因成二絕寄酬,兼呈畏之員外。」

詩題中的韓冬郎名叫韓偓,是李商隱的連襟韓瞻的兒子。李商隱和韓瞻關系很好,他們不僅是姻親,還是同一年中的進士,故稱「同年」。「畏之」是韓瞻的字,「員外」即員外郎,官職名。唐人常以官職來稱呼別人,表達一種敬意。

大中五年(851)七月,柳仲郢被任命為梓州刺史、東川節度使,他向李商隱發出邀請,請他到梓州任職。梓州在今天的四川綿陽,於是,這年秋,李商隱就準備動身向四川出發。在餞行的宴席上,年僅十歲的韓偓當場賦詩送別,語出驚人,這就是詩題裏所說的「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一座皆驚」。

不過,李商隱作這首【韓冬郎即席為詩相送】,並不是在送他入蜀的宴席上,而是在入蜀之後的第二年,也就是大中六年(852)。這年春,韓瞻被任命為普州刺史,普州也在四川東部,上任時,他帶著兒子韓偓。因為有相似的入蜀經歷,李商隱就寫了兩首詩贈答韓瞻以及小韓偓,這裏所選的為第一首。

在前一年的送別宴上,小韓偓只有十歲,卻詩才驚人,他寫給李商隱的贈別詩今天已看不到全貌,但從詩題我們可以知道其中有一句「連宵侍坐裴回久」。對於這句詩,李商隱尤其欣賞,說後來他回憶追吟此句,覺得有老成之風,因此寫了兩首絕句寄答小韓偓,兼呈其父韓瞻。

「十歲裁詩走馬成,冷灰殘燭動離情。」前一句誇小韓偓詩才敏捷,小小年紀就能在走馬間寫成佳句;後一句誇小韓偓的詩真摯動人,能以「冷灰」「殘燭」這樣的意象觸發人的離別之情。

「桐花萬裏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李商隱就任的蜀地,古代有丹穴之山,丹山正是出產鳳凰的地方,因此,李商隱巧妙地融入這個典故,把韓氏父子比作鳳凰一樣的俊才,尤其是小韓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開滿梧桐花的萬裏丹山路上,如一只雛鳳,啼聲比老鳳——他的父親還要清越悠揚。

「雛鳳清於老鳳聲」是別出心裁的贊揚。「雛鳳」用的是西晉文學家陸雲的典故。陸雲和哥哥陸機都是著名的才子,陸雲小的時候,有一次,吳國尚書閔鴻看到他,很驚訝他的才華,說:「這個孩子如果不是龍駒,就是鳳雛。」這裏用此典故,正有把韓偓比作陸雲,盛贊其文才之意。而令人欣慰的是,韓偓並未辜負前輩的贊譽和欣賞,他長大後,真的成了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著有【翰林集】和【香奩集】,在晚唐詩壇被尊為「一代詩宗」。

事實上,在同一詩題下,李商隱還寫了一首詩。這首詩沒有第一首那麽有名,卻另有一番味道。這首詩的內容為:

劍棧風檣各苦辛,別時冰雪到時春。

為憑何遜休聯句,瘦盡東陽姓沈人。

「劍棧」,劍閣棧道,是從長安入蜀的必經之路。「風檣」,掛著風帆的桅桿。韓瞻赴普州上任,既要經過劍閣棧道,又要走一段水路,兩種行程各有各的辛苦。他啟程上路是在上年年末冰天雪地時,而等他到了普州,已經是春天了。「劍棧風檣各苦辛,別時冰雪到時春」描寫的就是韓瞻父子到普州上任的艱難過程。

何遜是南朝梁代詩人,擅長聯句。所謂「聯句」,就是出一個題目,幾個人輪流寫詩,一人寫幾句,連綴成篇。「姓沈人」指南朝梁代詩人沈約,曾做過東陽太守,又稱「沈東陽」。沈約晚年給朋友徐勉寫信,說自己年老體衰,身子一天比一天消瘦,百日之間,腰帶就要移動孔位,手臂每月都要縮小一圈。後世就用「沈腰」來形容人瘦。沈約比何遜年長二十五歲,頗有詩名,卻對何遜的詩才非常佩服,他曾對何遜說:「我每次讀你的詩,一天要反復讀好幾次,最後也寫不到你的水平。」這其實是一種自謙。用這個典故,李商隱仍然是在誇韓偓的才華,自比為沈約,把韓偓比為後起之秀何遜。

「為憑何遜休聯句,瘦盡東陽姓沈人」:請才高如何遜的你(韓偓)不要再跟我聯句了,再聯下去,我就要費盡才思,像沈約一樣一天比一天消瘦了。這話當然不乏誇張的成分,不過以「文人相敬」的典故來擡高對方,確實是比較雅致的奉承方式。

正如詩中所寫,李商隱最欣賞韓偓的地方,是他的「老成之風」和「清新之氣」,這和杜甫在【戲為六絕句】裏寫到的「庾信文章老更成」「清詞麗句必為鄰」一樣,都是李商隱追求的詩風。而李商隱的詩歌在清麗婉轉中,時露沈郁之氣,這不能不說深受杜甫的影響。

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宋】蘇軾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裏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此心安處是吾鄉」是一句非常有名的詞。這句詞溫暖、親切,回味悠長,隨遇而安的情懷給漂泊的人帶來極大的慰藉。它的出處就是蘇軾的【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王定國是蘇軾的朋友,名叫王鞏,定國是他的字。寓娘,是王鞏的侍妾,復姓宇文,又名柔奴,還有一種說法說她叫「點酥」。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蘇軾從徐州調任湖州,在給皇帝上謝表的時候,因為在謝表中發了幾句牢騷,被「新黨」抓住了把柄。「新黨」向皇帝彈劾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包藏禍心、怨望其上」,並且搜羅蘇軾的詩文,從中挑出他們認為暗含譏諷的句子,想以此置他於死地。隨後,蘇軾被禦史台逮捕入獄,眼看就要丟掉性命。多虧弟弟蘇轍和朝中同一陣營的元老多方營救,甚至連政敵王安石也給皇帝上書,勸皇帝不要殺蘇軾。最終,在牢房裏關押了一百多天後,蘇軾保住了性命,被從輕發落,於此年年末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負責地方自衛隊的軍事官職)。這就是著名的「烏台詩案」。「烏台」指的就是禦史台,因禦史台種有柏樹,常年有烏鴉棲居其上,故名「烏台」。

「烏台詩案」不光讓蘇軾倒了黴,還牽連許多與蘇軾來往密切的人。這些人被視為蘇軾同黨,或被貶官,或被流放,獲罪者有數十人。其中,被貶得最遠、受罰最深的就是蘇軾的朋友王鞏。

王鞏被貶到嶺南之外幾近南海的賓州(今廣西賓陽),在那裏一待就是五年。在此期間,王鞏的一個兒子死在貶謫之地,另一個兒子死在家鄉,他自己生了重病也差點死掉。這讓蘇軾非常內疚,一直擔心王鞏埋怨自己,嚇得連信都不敢給他寫。但沒想到,王鞏非常豁達大度,不僅不怪蘇軾,反而在後來遇赦北歸時,把自己在嶺南所寫的百余首詩都寄給他,請蘇軾為他的詩集作序。這讓蘇軾既感動,又佩服。

王鞏是一個人品正直、胸襟開闊而又真性情的人。他出身相門,俊奇有才,為人率直沒有城府,評論人物口不留情,好惡都寫在臉上,很少掩飾,這種性格讓他得罪了不少人。他和蘇軾關系很好,蘇軾在徐州任職時,他曾去彭城(今江蘇徐州市)拜訪他。二人遊泗水,登魋山,吹笛飲酒,乘月而歸。蘇軾因此在黃樓上對王鞏說:「自從李白死後,世間沒有這樣的快樂已經三百年了啊!」足見二人的相知和默契。

「烏台詩案」後,王鞏被貶到賓州,蘇軾本來很擔心那裏太苦他熬不過去,沒想到王鞏自己倒是很淡然。在賓州任上,王鞏沒有因為地處偏遠而消極怠工,相反他非常勤勉謹慎,每天一大早就去官署上班,把本職工作踏實本分地做好。下班後,他就回到家裏讀書寫作,賦詩自娛,不是生病或慶典吊喪絕不停止。而王鞏的侍妾柔奴——也就是詞題裏的寓娘,也是個奇女子。她是王鞏眾姬妾中最眉清目秀、蕙質蘭心的一個,王鞏獲罪時,其他姬妾都四散離去,只有她不離不棄,毅然決定陪王鞏同赴嶺南。

就這樣,時光倥傯五年多後,元豐八年(1085)三月,宋神宗去世,宋哲宗繼位。哲宗年齡尚幼,就由其祖母高太後垂簾聽政。高太後傾向「舊黨」,重新起用司馬光等人,蘇軾、王鞏也被從流放地召回京師。

時隔數年又見舊友,蘇軾感到既開心又驚訝。開心自不必說,驚訝的是,王鞏在嶺南荒苦之地流放了這麽久,歸來竟然絲毫不帶貶謫之人常有的落魄神色;相反,他面色紅潤,意氣風發,仿佛又年輕了幾歲。這讓蘇軾大感意外。

一天,王鞏置辦酒席與蘇軾會飲,席間叫出侍妾柔奴唱歌助興。柔奴一開口,清越的歌聲就引人入勝,而更讓人驚奇的是,柔奴同王鞏一樣,在嶺南流放數年,竟沒有染上歲月的風霜,還是那般清麗可人。蘇軾因此寫下這首【定風波】贈給柔奴。

這首詞上闋描寫柔奴的美好,說她和王鞏是上天撮合的一對璧人,一個是「點酥娘」——膚如凝脂的美麗女子;一個是「琢玉郎」——溫潤如玉的俊朗男子。柔奴相貌柔麗,能歌善舞,其歌聲隨風輕揚,能讓嶺南的炎炎夏日頓成清涼世界。

下闋則用白描語言,寫自己與柔奴的問答。蘇軾驚訝柔奴從萬裏之外的瘴癘之地歸來,看上去更加青春年少。她微微一笑,如嶺南傲雪的寒梅,自吐芬芳。帶著對朋友的關心,蘇軾問:嶺南貶謫的生活想來應該很苦吧?沒想到柔奴淡然作答:我的心安住在哪裏,哪裏就是我的家鄉。可見與丈夫同呼吸共命運的堅定信念,早已讓她把個人的漂泊置之度外。

「此心安處是吾鄉」,其實不是柔奴的原創,在唐代白居易的詩中,類似的表達有多句。比如【吾土詩】:「身心安處為吾土,豈限長安與洛陽。」又【出城留別詩】:「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又【重題】:「心泰身寧是歸處,故鄉獨可在長安。」還有【種桃杏】:「無論海角與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蘇軾化用此意,將柔奴的話提煉成精警的「此心安處是吾鄉」,把白居易的詩意發揮到了極致。而柔奴和王鞏面對人生的挫折泰然處之、隨遇而安的態度,正是對這種詩意最好的註腳。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二首·其一

【宋】楊萬裏

出得西湖月尚殘,荷花蕩裏柳行間。

紅香世界清涼國,行了南山卻北山。

一看到【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這個詩題,大家想到的應該都是「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吧。其實,在這個詩題下面一共有兩首詩,這裏所選的詩為其一。這組詩裏的第一首沒有第二首那麽出名,但也一樣清新自然,如炎炎夏日的一泓清泉。

從首句「月尚殘」三字,可以確證,楊萬裏不僅是在早上送別朋友林子方的,而且這個時間還相當早,是殘月尚未消退的拂曉。林子方,名叫林枅,子方是他的字,福建莆田人。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林子方受命赴福州任職,即將離開杭州。楊萬裏作為他曾經的上司,也是好朋友,前去送行。兩人頭一天應該是投宿在西湖附近南山的凈慈寺,因而這兩首詩寫的就是楊萬裏清早送林子方離開時,看到的西湖美景。

六月的西湖有什麽特色,能讓楊萬裏得出「風光不與四時同」的結論呢?那自然是接天連日的蓮葉與紅艷奪目的荷花。為什麽說跟「四時」不一樣,多出來一時呢?這其實是個歷法知識。古人有時候會把一年分為五季,除了「春夏秋冬」四季外,還有一季,被稱為「長夏」或「季夏」,時間就在農歷六月中旬。因此,楊萬裏寫到與四時不同的西湖,正是「長夏」時的西湖。此時的西湖,最引人註目的是那香飄十裏的荷花蕩,而最清新怡人的則是遍植湖堤依依輕拂的垂柳。柳,諧音「留」,蘊含惜別、挽留之意,也是送別詩中常見的意象。

荷花紅艷粉嫩而又清香撲鼻,讓人不由感慨眼前的西湖,就是一個「紅香世界」。而詩人和朋友剛從山中的寺院出來,寺院常被認為是世外清涼之地,清早又是西湖一天中最涼爽的時間,因此,此刻的西湖就被稱為「清涼國」。

詩人送別朋友,一路走完了南山,又繞到北山,還沒有要回去的意思。詩到這裏,無一字惜別,而依依不舍之情已在其中矣。

在【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二首·其二】裏,詩人只有單純的景物描寫,而沒有透露有關人的任何訊息。而在【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其一】中,我們卻在「景語」之外,讀到了人情味十足的「情語」。如果說【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其二】是電影裏交代背景的空鏡頭,那麽【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其一】就是展開敘事的長鏡頭,把一腔惜別深情安放在一片如詩如畫的美景中,電影的余味似乎也變得更加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