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1934年,山西私盐贩子救下3000红军,建国后军长发动6次全省寻人

2024-02-02军事

文|文轩

编辑| 照雪下玉关

胸怀大义,布衣也可成英雄。中国能有现如今的成就,不止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也是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共同拼搏得来的。

谁能想到一个普普通通的贩卖私盐的货郎居然能够帮助数千红军脱离险境,拼死躲过国民党的追击,让红军成功抵达目的地。

这个名叫陈廷贤的贩盐货郎也被世人尊称为「军史布衣第一人」,那么他究竟是如何带领红军逃出生天?建国之后为何军长发动6次全省寻找才得以找到?

一:冒死带路,布衣英雄

1934年底,蒋介石亲临武昌督战,命令驻守在河南的第60师埋伏在红二十五军长征的必经之路,构筑工事,准备以逸待劳,将红军尽数歼灭在此。

可以说蒋介石为了消灭红军做了极其充分的准备,他曾经得意忘形的说「红军将要和隋朝末年的瓦岗起义军一样在此地覆灭!」

当时的形势不容乐观,可以说红二十五军处境岌岌可危,军中的许多同志甚至产生了绝望的情绪,准备和敌人玉石俱焚。

军队的伤员们主动要求断后,为大部队争取宝贵的时间,更让人感动的是7名女护向领导汇报的时候说「保证不拖累部队,万一没有突围成功,就7个人抱在一起跳崖!」

就在红二十五军全军上下做好和敌军殊死一搏的准备的时候,侦察部队把一名叫做陈廷贤的贩盐货郎带回了军部,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

程子华和陈廷贤一见如故,两人都是山西人,并且都在运城待过,两人的谈话十分投机。程子华看见陈廷贤那双因为谋生而裂痕斑斑的手,不由得说了一句「老乡,你受苦了啊」

从小受尽苦难的陈廷贤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被深深的感动了,当他得知红二十五军面临的艰难处境之后,立马站起来说「我知道一条牧羊人走的小路,虽然险要崎岖,但是可以绕过朱阳关、五里川这两个关隘。」

程子华等人讨论了一番之后,一致认为既然羊可以走,那么人肯定也能走,准备听从走小道入陕的建议,另外派遣一支部队佯攻迷惑敌人。

第二天一大早,红二十五军就在陈廷贤的带领下,沿着那条崎岖险要的小路避开国民党军队驻地,直奔陕西。随后我军相继击败铁索关等地的敌军,成功的实现了挺进陕南的战略目标。

陈廷贤走了三天三夜的路,冒着生命危险,拖着疲惫的身躯将红二十五军从蒋介石的包围圈中带了出来。在分别的时候,程子华紧紧的握着他的手,交给他一张盖着大印的纸条,并且郑重的对他说「从今往后,你就是共产党的人了!」

二:出身寒微,心怀大义

1911年,陈廷贤出生于山西晋城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当中,当时陈廷贤家中人口众多,加上四处打仗,陈廷贤家的日子十分困苦,经常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年仅13岁的陈廷贤就孤身一人前往运城挖盐。后来见贩盐有利可图,又到黄河对岸的卢氏县一带卖盐做货郎。

之后陈廷贤又开始学习做糕点,学成之后每日走街串巷,游走四方叫卖糕点,久而久之对于河南陕西交界一带的道路十分熟悉,之后便有了开头陈廷贤帮助红二十五军突出重围的那一幕。

其实在临别之前红军还给陈廷贤准备了200块大洋作为谢礼的,但是陈廷贤毅然决然的拒绝了这份厚礼,陈廷贤帮助红军是因为这是一支值得信赖和依靠的军队,而不是图谋回报。

深藏功与名的陈廷贤再返回卢氏之后,就被当地的民团给盯上了,将他关押在牢房里面,拷打了三天三夜想要他说出红军的下落,但是他咬紧牙关,没有透露出半个字。

陈廷贤被释放之后,在1940年回到家乡娶妻,结婚之后,又带着妻子返回卢氏定居。他将程子华给他的那张纸条塞在屋缝里面保存。

由于他不识字,所以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也不敢叫其他人来看,后来日寇入侵,在当地烧杀抢掠,陈廷贤的住所也未能幸免于难,红军给的纸条也因此不知所踪。

值得一提的是陈廷贤不仅仅给红军带过路,还在解放战争时期,冒着生命危险为解放军藏匿物资,并且在后来分文不差的交还给解放军。

三:铭记于心,六寻其人

新中国成立之后,红二十五军的军长程子华担任山西省委书记,在此期间他曾经六次派人到晋城寻找陈廷贤的下落,都没有得到任何消息。

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陈廷贤的山西口音比较重,把「贤」说成了「献」,其实程子华派人去寻找他的时候,他就在卢氏县城卖酱油。

从陈廷贤的后人口中得知,陈廷贤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在1950年的时候还主动要求向党组织交党费,组织上询问原因的时候,陈廷贤把为红军带路的事情说了出来。

但是空口无凭,由于缺乏证据,组织上无法认定陈廷贤说的是真是假,于是就一直没有承认他的党员身份。甚至在后来他还因此涉嫌「编造历史」而受到冲击。

等到一切都真相大白的时候,陈廷贤已经重病卧床,神志不清了。在他临终前,他的嘴里还不停的念叨着帮助红二十五军的往事。

他还留下遗言,要求儿女们将他葬在党校旁边,哪怕死后也要一心向党。幸运的是他的功绩最终得以被证实,他的英雄事迹得以被记录并且流传下来。

1996年,卢氏县委根据陈廷贤生前的要求,将他安葬在党校旁边的公墓里面,并且在他的墓碑上镌刻了一颗鲜艳的五角红星。

最后用他女儿的话来评价这位老人的一生,「他是千千万万老区人民群众支援帮助红军的典型代表,为长征的胜利建立了重要的功绩!」

参考文献

李敏,程常乐,王永坤. 军史布衣第一人[N]. 山西科技报,2000-12-16(006).

[2]郭红敏,王民.河南一货郎成为三千红军的救命恩人[J].乡音,2016(09):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