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庄子】的这6种思维,读完真的大不一样

2024-03-26国风

作为一个中国人,庄子两个字并不陌生,但是大多人都对他知之甚少,甚至有人把他视为一个「loser」,一个逃避人生的人。

元刘贯道【梦蝶图】,庄子精神的集中体现

其实,在那个礼崩乐坏充满不确定的年代,没有人比他更重视人生终极价值的追寻。面对世界的荒谬、社会的黑暗、民生的疾苦,庄子并不高居上游,脱略尘世,也不去同流合污,而是在与众生同游共处之中,坚持自我的价值取向,实现精神对现实的超越。

他所秉持的,既不是真正的入世,也不是纯然的出世,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游世。庄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如果能够窥其一二,也能够对现实生活有所助益。

刚刚获评为2023「年度影响力学者」的北大杨立华教授,始终致力于把经典转化为当下的思想,大二时候偶然读到的【庄子】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后来,他考上了哲学系的研究生,一路做哲学研究。

他对庄子的解读也许会令你曾久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得到回答,让你从暂时的困顿之中获得解脱,让你在纷繁复杂的人世间游刃有余……

1.超越成心

【庄子·齐物论】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

人们总有执一时之可不可、然不然为普遍化了的是非之知的倾向,即普遍存在的「成心」。

「成心」指的是局于一域的见识以及与之相关的价值观念。不是只有「知代」的达者才有成心,心智低下的人同样具备。

但是,基于成心的是非,还不是最无谓的是非。在庄子看来,「天下之辩者」乐之不疲的无聊辩论纯粹是对生命的虚耗。但因为他们讨论的话题去常识太远,反而不会对普通人的生活产生负面的影响。

真正麻烦的是以成心为基础的是非。在庄子生活的时代,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墨之间的更相是非。而是非之彰,也就意味着道的遮蔽和残缺。

明刻本【墨子】

被标榜为普遍标准的是非若仅仅体现为日常生活中统一的行为规范,无论多么刻板,也只是对部分人的桎梏。而一旦上升为文明的样板,并以此来模铸其他异质性文明,就势必会转变为惨酷的征伐。

一旦有了普遍的是非标准的主张,道就遮蔽和残缺了。以这样的是非为基础的仁爱,使人丧失了本真的生存境域。本真的生存失去以后,才会有相互关切、相互扶持的爱。而这样的爱,不再能让人自适其适。而是在关爱中,构成了彼此的干扰。

2.破除是非

【庄子·齐物论】

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要想破除对普遍的是非的主张,庄子给出的方法是「以明」和「因是」。

明代【三才图会】中的庄子形象


很多学者将「莫若以明」当作一个词。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从后文的「此之谓以明」看,「以明」是一个完整的表达。「莫若以明」是在说,没有比「以明」更好的方法。而 「以明」要达到的目标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


由于大部分人只能自知其知,而不能知人之知,所以,自然倾向于将自己的一域之知普遍化为统一的是非标准。只有极少数达者,知道彼与是的不确定性,从而能不立是非,亦不简单地消解是非。

简单地消解是非,会引生出更根本的对是非的强调。因为如果我们说分别是非是不对的,不分别是非才是对的,这岂不是又落入到了是非当中?所以,正确地面对各种是非的纷扰的方法是「因是」。

所谓「因是」,就是肯定所有的是非的主张。 通过这样的肯定,各种被强调为普遍的是非标准,就自然显露出其相对性来。而相对化了的是非,也就自然被还原到了一域之知的地位。

之所以要「因是」,而不是「因非」,即不能将所有是非主张都否定掉,是因为那样做会导致如下三种结果:

其一,另立自己的是非标准。其结果是在纷纭的是非当中又增添一层纷竞。其二,普遍地否定一切是非,则会引出更根本的是非问题;其三,一旦从根本上否定掉一切是非,则会剩下绝对的无差别的虚无,世间的一切准则也就都失去了意义。

3.小大之辩

【庄子·逍遥游】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知的问题既是庄子哲学的核心问题,也是其他概念、命题的枢纽。齐物与逍遥都以此为基础。

2016年电影【大鱼海棠】截图

庄子区分了不同层次的知。第一类是感官之知。第二类是事物间规律性关联的知识。第三类是有明确地价值取向的知,这一类型的知,是庄子关注的重点。

在第三类知中,小大之辨是庄子哲学最醒目的话题之一。但如果对比【秋水篇】与【逍遥游】,我们将会清楚地看到两者关注点的不同。

【逍遥游】首章的小大之辨,着眼的其实是小知和大知的问题,与小知相对的大知,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知。因为,这样的大知仍然是有所待的。超越是无止境的。由「小」到「大」是超越,而「大」由于「有待」而同样是「小」,也就还需要超越,「有待」非得超越到「无待」才行。

在庄子的文本当中,待与知的关联是显见的。【大宗师】里讲:「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庄子强调真知。真知是不与小知相对的、真正意义上的大知,这样的知是无所待的。换言之,只有这样的知才是有真正确定性的知。

由从小到大的一层层超越,最终超越「小大之辩」本身,达到「无小无大」的境界。在庄子那里, 一切有限都需要被超越,而超越本身又是无限的

4.真我思维

【庄子·大宗师】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虽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


且也相与吾之耳矣,庸讵知吾所谓吾之乎?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不识今之言者,其觉者乎,其梦者乎?

不管什么层次的知,都与作为主体的「我」有关。而这个「我」,其实只是「吾之」的结果。

既然「我」其实只是「吾之」的结果,那么,「我」就是没有确定性的。同时,「我」既然由「吾之」而来,那么,谁是「吾之」的根源呢?

庄子有的时候给人的印象是要消除这个「我」,比如他讲「心斋」和「坐忘」。但如果真地消解掉了「我」,那么,人与无知无识的石头、土块有什么区别呢?

在庄子那里,有最高境界的人显然不是被动的。至人能够「官天地,府万物」,所以,非但不是完全被动的,反而是有着最高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的存在。之所以要忘掉「知」和「我」,是因为它们限囿和遮蔽了更为根本的主动性。

自矜其一知一能的人,满足于自己有限的知和能,与嘲笑鹏的斥鷃没什么分别。真正明达的人则能超越有限的知的局限,看到其本质上的不确定性。

以知为手段的不知,是真正的达者的不知,与蒙昧无知的不知是有着本质分别的。庄子哲学中的真人、至人,都既能超然物外又能顺通世情。懵然无知者连简单的生活都无法料理,谈何顺通世情、超然物外?如果无知无识就是至人,那么,达到至人之境就再简单不过——用药把自己弄成痴呆不就结了?

5.齐物思维

【庄子·齐物论】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

以同一来讲明同一当中的差异,不如以差异来讲明同一当中的差异。一切事物之所以成为这个事物,在于它的各种属性。而事物的属性必定来源于与其他事物的对比。这样一来,每个事物的自身同一当中,就内涵了与其他事物的差异。

万物无不在以同一与差异的关系为内涵的变化当中。无尽时间里杂糅着的变化和差异,同时也就证实其根本上的同一。万物之间就是如此相互蕴含,通同为一的。

那些真正体达了「道通为一」的人,会在浑然中忘却各个层面彼此对待的知与不知,从而洞见根本性的、无所对待的不知。而无待的不知根植于根本性的他者。这一根本性的他者是一切事物和变化的根由。

庄子的齐物导向的绝不是漫无分别的随波逐流,而是对最根本的能动者的体知。 通过对无所对待的根本者的体知,达到对种种有限的分别的超越,从而振起于无尽变化,亦安身于无尽变化。

6.无用之用

【庄子·齐物论】

惟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

在庄子哲学里,「心斋」和「坐忘」都不是要在静观中与虚无同体,而是要达到更为主动的生活。而这一更为主动的生活,是以「用」为核心来展开的。

「用」是生活世界一切关联的枢纽,也是事物实现自身的关键。「用」当中凝结了各个层次的人、物的关联:首先,人与人的关联。任何一种具体的用,都呈显出在用者与他人的联系。其二,人与物的关联。任何具体的用,都是人对用具的用具性的释放和发挥。其三,物与物的关联。任何一个用具,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内在于一个用具关联的整体当中。

在用的关联中,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物与物之间始终保持为差异基础上的同一。对于人而言,用的实现总是指向与自己处在不同生存处境或生存环节的他人。而人之所以需要用,则要么是因为所用用具上面有人不具备的属性和功能,要么是通过用来达到某种人有所需求但眼下又不具备的东西。具体的用具也总是在其他与之不同的东西中才实现其功用的。当然,如果仅仅有差异,而不能将这些差异限定在某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当中,也无法实现出任何的功用。在用当中,积极主动的齐物才有了可能。

在庄子那里,「用」和「庸」是有区别的。庸有「通」的品格。那么,不「通」之用与庸的区别何在呢?

在生活世界里,任何具体的用总是从属于人设定的目的,人的可行的目的又以人的知的程度为基础的。围绕具体目的,事物某一方面的特质被强调出来作为有用的部分,而其他部分则要么是从属于这一有用的部分,要么干脆是多余的。知相关联的用,在具体用具的内部都制造出了区隔,又怎么能通达别的器物呢?

根源于彼此对待的知与不知的用,使作为用具的物在彻底的固化当中被扭曲和耗损。而根源于无所对待的不知的不用之庸,将一切自诩为普遍的知都还原为切近的经验,从而在根本上克服了是非的纷扰。

在朴素的不用之庸当中,是非对待所造成的分裂的世界,才能在根本上复归为一,从而达到某种真理性的生存。

活 动

庄子曾给你带来什么启发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感悟

2位优秀留言读者将获赠此书

北大人气爆棚的哲学教授,

带您清晰领略中国哲学之精神!

中国哲学十五讲

作者:杨立华 著

告别僵死的哲学史,

告别人云亦云的不知所云,

还您一个清晰而富有生机的中国哲学!

(京东5折促销活动进行中)

庄子哲学研究

杨立华 著

一部前无古人的「解庄」精品,以深入肌理的文本细读,带你领略庄子哲学的谨严与精妙。

-End-

观点资料来源:【中国哲学十五讲 】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email protected]


恰如其时读【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