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為啥高考完,學了三年的東西立馬忘幹凈了?

2024-06-10辟謠
每年高考結束後,無數學生都會發現自己曾經努力記憶的知識點開始逐漸模糊,甚至完全遺忘。這種「考完即忘」的現象在心理學上其實是一個普遍存在的認知現象。那麽,是什麽原因導致了這種大規模的知識遺忘呢?
高考即是智力巔峰丨圖源網絡
記憶與遺忘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記憶的基本原理。我們人的記憶包括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感覺記憶保存時間最短(毫秒到秒),能夠短暫地保存視覺、聽覺等感覺系統傳來的資訊,例如剛剛看到的畫像、剛剛聽到的聲音等。短時記憶容量有限,通常只能持續幾秒到幾分鐘;而長時記憶則可以儲存更多資訊,持續時間更長。例如,當你試圖記住一個電話號碼直到撥打它時,你正在使用短期記憶。而你對童年的回憶、學到的技能,如騎單車或遊泳,以及你的母語等,則是儲存在長期記憶中的。
在現實生活中,對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有著最深遠影響的是長時記憶,它能夠保存數年到一生之久,是構成我們思想、性格、處事方式等行為的基石。
記憶的分類丨圖源 Luke Mastin
在高考復習期間,學生往往在學習時采用使用了大量的短時記憶策略來強化記憶的方法,如反復閱讀、背誦等,以確保知識點能夠在短時間內被記住。實際上這些知識往往沒有被有效地轉移到長時記憶裏,所以一旦高考的壓力消失,這些資訊就容易被忘記。
學習動機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如果學生學習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那麽一旦考試結束,大腦就會將這些資訊標記為「不再需要」,從而加速遺忘過程。相反,如果學生對所學內容有深入的興趣和實際套用的需求,那麽這些知識就更有可能被長期記憶鞏固中,從而減緩遺忘速度。
關於遺忘,最著名的遺忘曲線理論是由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在19世紀末提出的。這個理論描述了記憶隨時間遺忘的過程,揭示了人們如何遺忘新學到的資訊。遺忘曲線(也叫艾賓浩斯曲線)的大致形狀是這樣的:
遺忘曲線丨圖源百度百科
剛學完時,記憶率是100%。
20分鐘後,記憶率下降到約58%。
1小時後,記憶率進一步下降到44%。
一天後,記憶率大約是33%,這意味著大部份新學的資訊已經遺忘。
遺忘曲線理論指出,記憶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衰退。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透過實驗發現,資訊遺忘的速度最初非常快,隨後逐漸放緩。因此當高考結束後,我們只要不再重復復習這些知識,知識也會被很快遺忘。
做完的事更容易忘:蔡戈尼效應
蔡戈尼效應又名蔡戈尼克記憶效應,它表明人們更容易記住未完成的任務。人們天生有一種辦事有始有終的驅動力,人們之所以會忘記已完成的工作,是因為欲完成的動機已經得到滿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這同一動機便使他對此留下深刻印象。比如說,如果有人這時候問你,第幾題你寫的什麽,可能一時還想不起來。不過,哪道題沒有寫出來可能記得更清楚一些。因此一旦整個任務(如高考)完成,與之相關的資訊就更容易被遺忘。
你過關!(自行腦補通關的小曲)丨圖源【合金彈頭】
即使已經不參加考試,蔡戈尼效應也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幾乎每個人都多多少少收藏了一些不忍錯過的網絡資源,以備不時之需或以後再看,但往往都就此塵封。我們之所以很容易忘記自己曾經收藏過的文章或影片,其實也是蔡格尼克效應在作祟。
當我們看到一篇極好的文章或一個實用的教學影片,「細品文章」或「付諸實踐」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一件未完成事件。但當我們想到收藏這個方法時,心理上會發生一個微妙的轉變,未完成事件隨之變成了「收藏文章/影片」,於是收藏便替你收了個尾,給我們的大腦造成了一種「事件已完成」的錯覺。
快快收藏不迷路丨作者自制
這時候,蔡格尼克效應就開始起作用了,讓大腦開始執行遺忘的程式:「既然這些事情都已經以收藏結尾了,那我還記著幹嘛?幹脆忘了得了,我還要去處理其他的事情呢!」有選擇性地收藏真正對自己有幫助的資源,定期對我的最愛斷舍離,制定學習計劃真正付出行動......這才是讓我的最愛不吃灰的好做法!
忙於其他事就會忘:幹擾抑制說
幹擾抑制說也提供了另一個視角。這一記憶理論認為,遺忘是由於在學習和回憶之間受到其他刺激的幹擾所致。具體來說,幹擾抑制說包括兩個主要概念:前攝抑制和後攝(倒攝)抑制。
兩種抑制丨圖源網絡
前攝抑制是指先前學習的資訊對後來學習的資訊產生幹擾。例如,我們大家都先學習了中文,然後學習英語,你先前學的中文可能會對你學習英語的過程產生前瞻性幹擾,例如以前學習過的漢語拼音,會對我們英語單詞的記憶有幹擾。
後攝抑制則相反,是指後來學習的資訊對先前學習的資訊產生幹擾。比如,如果你在學習了中文之後又學習了英語,那麽新學的英語也可能會反過來對你回憶先前學習的中文產生回溯性幹擾。比如一個人在國外呆的時間比較久了,只能想起英文單詞想不到中文,說話會夾雜英語也有後攝抑制的因素。
幹擾抑制說的一個典型例子是,當人們試圖記憶一篇文章時,通常會發現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比中間部份更容易記住。這是因為文章的開頭只受到後攝抑制的影響,結尾只受到前攝抑制的影響,而中間部份同時受到前攝和後攝抑制的影響,因此最容易遺忘。同理,睡覺前想的東西容易記住。所以,你想忘記的人或事,千萬不能在睡覺前想。
要掉小珍珠了丨圖源網絡
高考後,我們肯定要好好放松一下,往往會接觸到大量新的資訊和活動,這些新的刺激會與之前學習的知識互相幹擾,導致遺忘。
結語
總之,高考後知識的快速遺忘是一個復雜的心理現象,涉及記憶的編碼、儲存和檢索過程。追根究底,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知識的積累和個人成長。確立一個長期有效的學習目的更加重要。如果學習知識只是為了考試拿高分,那麽在考試結束那一瞬間,這些知識的壽命也就到頭了——因為它們的有利標簽已經被自動換成了無用甚至不利標簽。如果學習知識是為了將來學以致用,培養嚴謹的理科邏輯性思維能力和浪漫的文科素養修為,那麽它們將會永遠對你而言是有利的,才不會被輕易遺忘。
所以,還是要堅持學習丨圖源簡書
透過理解這些過程和采取適當的策略,我們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學習和記憶,讓知識成為我們長久的財富。希望這篇文章也能夠幫助讀者理解這一現象,並找到有效的方法來減緩遺忘,更好地利用所學知識。
轉載自:中科院物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