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市民遊客爭相打卡楊浦濱江百年建築,百年工業城區何以煥發新活力?

2024-06-10辟謠

端午節假期,許多市民遊客選擇到楊浦濱江Citywalk。15.5公裏的岸線,密布著許多工業風、年代感的老建築,可欣賞,也可步入。曾經的粉煤灰儲灰罐改造成了灰倉藝術空間,可以在此聆聽一場「中法零碳音樂會」;楊浦大橋下的永安棧房舊址西樓現在是世界技能博物館,剛剛推出首個臨展「化土成金——世界陶瓷技藝展」;一家咖啡店開在了楊樹浦發電廠的凈水池裏,人們坐在裏頭,邊喝咖啡,邊欣賞陽光下的濱江美景。

曾經的濱江工業帶實作蝶變,背後是以楊浦區文化和旅遊管理事務中心(楊浦區文物管理事務中心)文博管理部部長李佳蕾為代表的楊浦區文物工作者們的共同努力。

2020年9月,上海楊浦生活秀帶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入圍國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建立名單。今年1月,上海楊浦生活秀帶被國家文物局正式授予全國首批「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稱號。三年多來,李佳蕾與同事們一起,科學實施區域文物資源、工業遺產集中連片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以示範區建立引領帶動社會經濟發展,賦能人民美好生活。

專業,源於熱愛

楊浦濱江是「中國近代工業發源地」之一,誕生了中國第一座現代化水廠、遠東最大的火力發電廠、遠東第一大煤氣廠等十余項「全國工業之最」。示範區範圍內,擁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點以及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73處。

「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的建立,責任很重、壓力很大,且因為部門機構改革,當時的文物團隊中有半數人員是從沒接觸過文物工作的新手。」楊浦區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朱音奇說,「李佳蕾是團隊裏少數了解文物工作的‘老人’。在示範區建立初期,她帶領著部門同事,積極配合區裏、局裏,不斷厘清建立要求,反復與相關部門、相關企業溝通交流,咨詢專家學者意見,加班加點、數易其稿,最終形成示範區建立工作方案。」

為將更多有價值的歷史建築納入文物保護的視野,李佳蕾開展田野調查,走訪廠區老職工,收集建築背後的故事,為歷史建築的文物身份認定奠定基礎。在與同濟大學超大城市精細化治理(國際)研究院的合作中,李佳蕾與高校團隊一一探尋每幢建築前世今生的故事。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教授楊辰介紹,李佳蕾十分熟悉楊浦區內文物和工業遺產的資訊細節,以及示範區內各地塊功能和開發建設情況,能夠及時、準確解答課題組研究期間遇到的疑惑。他們共同將具有歷史底蘊、建築特色的毛麻倉庫、明華糖倉、三新紗廠舊址倉庫、上海鍋爐廠舊址廠房等工業遺產升級為文物保護單位和文物保護點,進一步提升了工業遺產的保護能階。

李佳蕾和同事們還邀請了19位老勞模、老專家、老職工代表以及直接參與濱江規劃開發的資深專家學者開展訪談,還原曾經工業時代的集體記憶,並完成了12集【楊浦百年·工業墨點】系列專題片拍攝。

「我認為,文物保護利用是多元化的,不應局限於建築本體的保護,而是應延伸到文物本體與場所記憶、文化生態的整體保護。」李佳蕾說。透過保護珍貴的「口述史」,她和同事們為楊浦濱江保留和增添了更多人文色彩,也讓更多人感受到了文物建築和工業遺產的魅力。

楊浦區文化和旅遊管理事務中心(文物管理事務中心)副主任陳玉琴說,李佳蕾像是在腦子裏裝了一套系統,當被問到楊浦的哪個地塊、哪條路上有什麽文物建築,甚至哪棟文物建築的保護修繕、開發利用等情況時,她總能第一時間如數家珍般侃侃道來。

這份專業,源自於對文物事業的熱愛。一有時間,李佳蕾就喜歡去文物修繕現場看看。「看著滿載匠心的一磚一瓦、一梯一窗、一樑一墻重現往日光華,修舊如舊、原汁原味保護了場所記憶,我由衷感到了自身工作的意義。」李佳蕾說。

鞏固成果,全面建設

示範區的建立匯集了各方力量,也凝結了文物保護利用的實踐智慧。李佳蕾和同事們一起研究制定了【關於推進上海楊浦生活秀帶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長效建設 加強工業遺產保護傳承活化利用的若幹舉措】,將示範區建立的經驗成果上升為了制度機制,為後來者們提供了具有參考價值的文物保護利用模式和修繕流程路徑。

政策舉措共有4方面,20條內容,從工業遺產保留保護、活化利用到拓展生活秀帶新空間,著眼將更多的工業遺產盤活用好。為了讓【若幹舉措】真正地管用、好用,李佳蕾和同事們又制定了對工業遺產的甄別評估、工業遺產檔案資料搶救等細化工作規程。

李佳蕾還參與選取了楊浦濱江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工作中的四大類別15項代表性案例,協助出版【蝶變——工業遺產保護利用上海楊浦實踐】一書。這是一本書寫楊浦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的經驗之書,凝練了示範區建立中的楊浦智慧。從最初的書稿修改到後期的圖片完善,她都全身心投入,讓更多人看見楊浦的工業遺產之美、文物建築的歷史價值。

「近年來,結合示範區建立,我們推進了一批文物建築的修繕利用專案,如永安棧房舊址西樓變身世界技能博物館,聖心醫院2號樓、3號樓完成修繕和加固,兩個專案均獲評上海市建築遺產保護利用示範專案。」朱音奇介紹,「最讓人激動的就是長江口二號古船落戶楊浦濱江上海船廠舊址。李佳蕾積極查閱資料、整合資訊,及時跟進專案進度,在古船打撈遷移至楊浦前夕,加大與相關部門的溝通聯動,最終幫助百年船塢順利‘擁抱’百年古船。未來還將建設以活態考古為主題的上博北館,我們相信這將成為楊浦濱江又一個熱門地標。」

李佳蕾認為,國家文物局正式授予上海楊浦生活秀帶第一批「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稱號並不是文物工作的結束,而是標誌著示範區由「建立期」轉入鞏固成果期和全面建設期。她積極參與全市第一個文物數碼管理平台的建立,和同事們一起推動楊浦文物數碼管理平台納入「一網統管」目前;與職能部門「體檢式」檢查文博單位,節假日基本都在文物安全檢查中度過。

「現在正在開發文物數碼管理平台的第二期,擬加入三維數碼建模,逐步實作數碼化測繪建檔,文物建築本體和周邊環境風險的智能感知和風險預警。」李佳蕾和同事們商量著示範區建設未來三年行動計劃、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等新工作計劃,「我們將堅決貫徹‘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挖掘價值、有效利用、讓文物活起來’的文物工作要求,將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建立機制固化為長效機制,讓百年工業城區繼續煥發新活力。」

欄目主編:周楠 圖片來源:楊浦區

來源:作者:胡幸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