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成癮」的深淵:一場與大腦對抗的競賽

2024-08-08辟謠

藥物成癮,是世界範圍內的難題。出於治療的需要,人類研發了各種各樣的藥物,其中不少都蘊藏著成癮甚至致幻的風險。

華瑟·本雅明曾記錄下自己致幻後的愉悅感。他使用了一個詞語形容這種朦朧的體驗,叫做「靈暈」(aura)——世界上的事物都籠罩上了這一層朦朧意象,帶有著神性的光輝,充滿著別樣的魅力。這個詞語後來被他加以引申,運用在多處文學和藝術批評中,並成為至今重要的文藝批評術語。在本雅明的語境中,致幻體驗似乎與藝術審美體驗一樣美好。但現實生活中,情況則恰恰相反。

抽煙、喝酒,以及其他成癮性藥物的體驗,起初或有「靈暈」加持,但當它消失後,身體的反應隨之而來。不適、難受甚至痛苦,戒斷反應的襲來,與剛才的愉悅感形成鮮明對比。而更重要的是,這讓身體不斷尋求新的刺激:上癮。對某種事物成癮,至今是令人感到不寒而栗的表述。我們為什麽會上癮,為何會對某種事物充滿迷戀和依賴?

最近出版的新書、美國神經科學家朱迪思·格裏塞爾的【成癮的深淵:大腦暗藏的致命誘惑】探究的正是其中的機制。有趣的是,格裏塞爾年輕時有過成癮體驗以及殘酷的戒除經歷,由此她走上了探索神經科學這條道路,用更為鮮活的筆觸寫下這本科普讀物。我們今天的文章就結合這本新書,透過神經科學的知識,進入大腦中樞神經系統中,一窺成癮的奧秘。

大腦的工作:

動態平衡

成癮的類別千差萬別,我們暫且使用「藥物」代替可成癮的事物——很多事物的成癮機制都是相通的。大腦神經中樞的一種核心特質叫做「動態平衡」(homeostasis),這將成為藥物成癮的基礎。「動態平衡」是指神經系統自主調整體內異常狀態,將種種異常數值拉回基準線附近的機制。譬如,人體體溫的基準線是37度左右,當人們在冬天的戶外感覺冷而體溫下降時,神經系統就會指揮刺激一系列反應,如毛細血管膨脹等,使溫度回歸到37度附近。動態平衡機制早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便被重視,人們發現這種機制或許能夠為大腦建立某種模型,進而利用模型制造高智能的機器人。

盡管這種模型最終失敗,但其中的原理顯而易見,既然人們認為動態平衡可以建立某種數學模型,那麽說明它是以一種十分簡單的機械方式發生作用。這一方式就是「釋放相反的要素」:當體溫下降,神經系統就催促產生高溫來對抗它;當人們饑餓,神經系統就產生營養與之對抗。繼而引申,當人悲傷,它就釋放高興;但當人愉悅,它也釋放痛苦,等等等等。總之,無論人進入了良好還是糟糕的狀態,只要這種狀態觸及了「過度」,神經系統總是想方設法釋放相反的要素與之對抗,讓人回歸到「正常狀態」。

【成癮的深淵:大腦暗藏的致命誘惑】,[美] 朱迪思·格裏塞爾 著,李倩 譯,心智·新思|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4年6月。

那麽我們便要問,愉悅等心理要素,也能夠被神經系統量化嗎?答案在於我們如今非常熟悉的詞語,多巴胺。人類的愉悅多與多巴胺分泌有關,而中腦邊緣神經回路中有專門的多巴胺系統,它們會產生多巴胺訊號。這些訊號並不是直接刺激多巴胺的生成,而是產生對愉悅的預期。繼而,根據外界事物對預期的滿足,多巴胺隨之產生。當中腦邊緣神經回路受阻,人們將會感受不到愉悅。抑郁等精神疾病患者中,許多人便是處於這種情形:他們並非時刻感到悲傷或沮喪,而是說他們無法感受到快樂與愉悅。想要愉悅嗎?去刺激神經回路,產生多巴胺吧。

有了以上兩點,我們就能解釋藥物上癮機制了。所有的藥物都與多巴胺刺激有關。但它們並非直接控制神經系統回路,而是說,其中的化學成分改變了人體中的反應速率,改變了神經遞質的水平。譬如,阿片類藥物(這裏是指醫學上的藥物)如嗎啡、抗抑郁藥等,它們內含的內啡肽是刺激多巴胺產生的一種化合物,透過內啡肽的註入,神經系統加速刺激產生多巴胺。因而,我們能夠透過種種藥物獲得更多的愉悅,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難以言狀的「高峰體驗」。

但是,問題很快就來了。既然是「高峰體驗」,那便指向了過度。對於神經系統來說,內部的動態平衡機制使得其必然會以相反的要素對人體產生刺激,使其回歸到正常水平。隨著多巴胺分泌不斷增多,人體的愉悅感不斷增強,痛苦感也隨之悄悄增加。在愉悅感受到達頂峰後,痛苦感逐步增強,並最終超越了愉悅感,使人產生巨大落差。戒斷反應隨之而來。在書中,格裏塞爾使用了平面直角座標系來描述這一過程,將使用藥物後一開始的愉悅、且愉悅感大於痛苦感的過程稱為過程a,而隨後而來的戒斷反應稱為過程b。下方提供了一個簡化版本,透過這張圖,我們可以清晰看到每次服用藥物後的人體的完整感受:

圖1:藥物服用後的身體狀態變化(簡化版本)。

為了對抗神經系統,服用藥物者往往無法透過個人意誌力來克服痛苦,並且戰勝愉悅的誘惑。他選擇再次服藥。這就產生了上癮。但僅僅如此便足夠了嗎?動態平衡機制中的另一關鍵點則是,大腦會對已有的外界刺激產生適應。我們透過生活中的例子很容易能體會到這一點——炎熱的夏季,新疆人來到武漢後會覺得濕度太大,無法呼吸,甚至醉氧,但在華南平原地區生活的人對新疆的高海拔與幹燥同樣感到不適。這就是因為不同地域的人對當地的氣候條件產生了適應。大腦就是這樣,當藥物服用者服用幾次相同劑量的藥物後,大腦已經習慣這種刺激,它不再對此做出第一次那般的劇烈反應,愉悅感降低,但痛苦感仍舊。用另一張圖來說,便是這樣:

圖2:長期服藥者服用初次藥物劑量後的身體狀態(簡化版本)。

簡言之,人體產生了「耐受」。因而,我們可以看到,藥物服用者不僅對藥物產生了依賴,還逐漸產生了更多依賴。它必須服用更多劑量藥物來刺激神經系統,以產生多巴胺,以阻止痛苦感的來臨。長此以往,上癮者陷入了「耐受、戒斷、渴求」的惡性迴圈。

與大腦對抗:

如何防止成癮?

不難看出,想要克服對藥物的上癮,就要與人體的動態平衡機制及大腦的適應能力相對抗。但毫無疑問的是,這種對抗是艱難的。我們能夠有什麽捷徑,譬如醫學治療和使用藥物(醫學上的藥物)來協助人體克服上癮嗎?目前而言,醫學方法並未大範圍使用。原因很簡單,如果要克服上癮,就要阻止中腦邊緣神經回路,使其不再產生多巴胺,繼而也就沒有了痛苦。但這也同時意味著,人類對除藥物以外的東西也不再產生愉悅,容易觸發抑郁等疾病。這有悖於醫學倫理。既如此,我們也就只能透過自身的精神力量對抗大腦,對抗上癮機制。

不妨先來看看有哪些因素能夠促進人對某種事物上癮。首先是遺傳學上,某種事物對某些人天生有吸重力,但對其他人來說就沒有這種誘惑力。在幾日前的短影片中,筆者看到一名體型肥胖的人對奶茶上癮,出租屋中堆滿了山一般喝完的奶茶杯,甚至早餐就要喝四五杯。這對於一般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在家族病史、父母習慣等方面,我們可能會看到自己更容易成癮的各種端倪。其次則是早期暴露,即處於胚胎或胎兒階段的人若受到煙、酒或其他刺激,可能會誘發成長過程中的更容易上癮。再次則是個人人格與生活環境。譬如,在筆者身邊的不少博士生群體會有煙癮或酒癮,他們需要借助這些愉悅的力量完成艱辛的博士論文書寫。這也是一種客觀要素。不過,以上原因至今都沒有形成定論,也即是說,我們至今沒有一種客觀衡量更容易上癮機制的標準。

紀錄片【藥物成癮】海報。

在原因分析的基礎上,我們可以介紹幾個防止成癮的方法。其一是防止對某種事物的過度攝入或依賴。這十分像中國古代的某種為人處世的原理,中庸之道,抑或過猶不及。多選擇不同的食物、飲品,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方式,打破自身各種舒適區,減少神經系統啟用其動態平衡機制、大腦啟用其適應能力,產生不適感,這是防止成癮的重要舉措。其二,在上面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選擇「替代品」來滿足自己的嗜好。譬如,若我們對奶茶一見鐘情,我們可以選擇其他飲品,如咖啡、茶等,用替代品占用奶茶的飲用,降低單一事物的使用頻率。當然,不可忽視的是,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運動、吃蔬菜,防止頻繁飲酒,不沾煙等,這些雖然是老生常談,但無疑是保持健康生活的基本準則。

到這裏,似乎可以理解成癮的機制與可能的對策。但我們仍然有疑問,用神經系統的工作機制來解釋上癮,真的可以解釋所有的「成癮」問題嗎?實際上,當我們說「癮」這個詞語時,其包含十分豐富的內涵,也指向遠超大麻吸食、酗酒等有害行為的種種表征。如果僅僅用神經科學的方式解釋上癮,有可能忽視其內涵的其他一面。而這是我們在文章最後一節要討論的。

不止多巴胺的「上癮」

如果僅僅以神經科學解釋上癮,我們似乎陷入了一種科學主義與還原論的陷阱,即任何事物都可以被物理或化學作用來解釋。在書中,作者其實介紹了大量成癮性有害藥物的作用,包括大麻類、阿片類、酒精、致幻劑、興奮劑、鎮靜劑等。但似乎,並非所有的上癮一定要依賴某種產生化學反應的客體,依靠它們產生直接性愉悅感。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有可能處於「強迫」上癮。

一個簡單的例子是當下中青年群體熱愛健身。對於他們來說,健身是一種保持自身良好狀態的方式,但更重要的是,透過健身時的大汗淋漓和肌肉酸痛,自己能具身感受到並非處於頹廢狀態。而一旦停止健身,健身愛好者可能認為自己處於頹廢之中。健身是一種在庸常生活中建立信心與制造意義的自我幻覺,並且是一種必要的幻覺。而這在客觀效果上同樣造成了「上癮」。自然,運動確實能夠產生多巴胺,但這種頗具強迫感的上癮,似乎並不能簡單用神經科學進行解讀。

圖片:IC Photo

相似的案例還有很多,比如當自己做作業時,就會發現其他任何事情都會讓自己產生興趣,並且「停不下來」;拖延癥患者一直使用其他事情來拖延「正事兒」本來的行程,但他恰恰是享受自己的拖延癥候,並且難以停止。諸多案例很難使用科學主義的話語來解釋,我們必須求助於人文科學來解決這些抽象而復雜的問題。

人文科學擁有諸多不同的話語體系,來解釋這種社會學意義的上癮機制。最常見的或許當屬爭議頗多的精神分析。以拉康的理論為例,上癮一詞可牽扯到原樂、欲望、象征界、實在界、客體小a等多個學術黑話。但淺顯易懂地來說,我們用語言等符號編織出一個意義系統,這使我們可以不存在於實際的自然界意義黑洞之中。但是,這個系統永遠不可能涵蓋一切,它隨時有可能露出自己猙獰的一面,讓人們陷入空無。譬如面對好友的突然死亡,人們會一下陷入虛空之中。欲望源自於此,它來自永遠不可能填滿的實質性匱乏。客體小a便被用來形容這一過程——它是欲望產生的原因,也是欲望的結果。當人們一旦覺得自己觸碰到它,它就立刻走開,並產生新的欲望,這使得欲望永遠不可能被填滿。就像上述的健身一般,似乎永遠不可能被滿足,當它一旦被完成,它同時就產生新的欲望、新的匱乏,這讓人必須透過下一次健身來補充匱乏,並同時產生新的匱乏。

盡管這套文科黑話顯得高深玄妙,但它的確可以與那些科學主義的還原論分庭抗禮。並且,它告訴我們的是,在上癮一詞的背後有著足夠豐富的指稱。一方面,我們當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阻止各類藥物將我們帶入上癮的深淵。另一方面,使用一些人文學科的思維分析自身生活中的「非多巴胺式上癮」,更有利於審視我們當下的自身。面對上癮這一問題,我們似乎還有更多細節等待探索,這些未被完全辨識的部份仍然是人類生存與生活的奧秘。

作者/王楷文

編輯/走走

校對/薛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