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在成都,美國華裔青少年盯上「老玩意兒」

2024-07-30辟謠

中新網成都7月29日電 題:在成都,美國華裔青少年盯上「老玩意兒」

作者 單鵬

在公園或景區較為常見的糖畫,成了大洋彼岸年輕人好奇的物件。日前在成都舉行的一場非遺互動體驗活動中,成都糖畫非遺傳承人唐小傑身邊圍滿了美國華裔青少年。糖畫十分考驗畫師的手藝,但對唐小傑這樣的糖畫大師來說,一拉一抹之間,縷縷糖絲繪制的花鳥魚蟲和飛禽走獸躍然於石板之上。「這是現場唯一能吃的非遺。」唐小傑笑著告訴大家。

「唐人街沒有這樣的藝術。」接過唐小傑遞來的糖畫,來自美國芝加哥的華裔青少年袁壇壇十分興奮。袁壇壇上次來中國還是6年前跟隨父母前往江蘇南京,當時她品嘗了這門中國傳統民間手藝,「糖畫是我小時候吃過的,很nostalgic(懷舊)。」袁壇壇說。

美國華裔青少年參與蜀繡制作。肖蓉 攝

袁壇壇是近期赴四川參加第一期美國華裔青少年巴蜀文化品悟之旅活動的美國華裔青少年之一。7月28日至8月5日,近200名美國華裔青少年前往四川成都、德陽、自貢、樂山、眉山五座城市,品悟巴蜀文化獨特魅力。7月28日舉行的非遺互動體驗是此次巴蜀文化品悟之旅的首個重磅活動。活動中,他們動手參與了蜀繡、書法、剪紙、糖畫、皮影戲、川劇臉譜、道明竹編、新繁棕編、新津內畫、成都面人、成都木板浮水印技藝等非遺專案。

如果沒有接觸道明竹編,華裔青少年或許不會想到竹片和竹絲能制成精美的藝術品。非遺傳承人楊隆梅現場展示的道明竹編,是一項有著數千年歷史的傳統美術形式。竹片和竹絲在指尖閃轉騰挪,不一會兒變成了平面圖案或立體擺件。竹編讓來自美國紐約的華裔青少年曹方婷聯想起織毛衣:「我從小就喜歡動手做東西,奶奶曾教過我織毛衣,竹編是我第一次見到,我覺得回美國後還可以多練一練。」

美國華裔青少年感受成都長嘴壺茶藝。肖蓉 攝

舞台上的長嘴壺茶藝表演贏得華裔青少年的喝彩:一位身穿紅黑色功夫服的非遺傳承人靈活舞動著一柄沈甸甸的銅茶壺,茶壺的細嘴約一公尺長,無論從哪個方向,熱茶總能一滴不灑地倒入碗中。演出結束後,不少青少年排著隊上台體驗,「用長嘴茶壺倒茶挺難的,不僅要找好角度,收的時候也要夠快。要有一個往前的動作,才能把茶水收住,我和同學試了半天才學會。」美國馬里蘭州華裔青少年梁泊遠說。

有的非遺體驗具有不小的難度。吳建英是新津內畫傳承人,她向華裔青少年們展示了許多帶有內畫的玻璃瓶,瓶內的內畫圖案色彩絢麗,運筆行線細如毫發。當了解到需用一個帶鉤的自制彎筆從細小瓶口伸進內壁反向作畫,精細之處全憑手的感覺時,華裔青少年頗為驚訝。

成都非遺新津內畫引起了美國華裔青少年的興趣。肖蓉 攝

「我比較喜歡美術,平時習慣了在紙上作畫。但在體驗內畫的時候,我覺得最難的部份是用那麽小的筆刷在瓶子內壁作畫。在畫紙作畫都很難畫得如此精細,可見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來自美國西雅圖的華裔青少年赫翹楚說,「所以我特別尊敬吳建英老師,她的每一件內畫作品都很精美。」

非遺體驗同時為華裔青少年帶來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的空間。在川劇臉譜繪制體驗區,「95後」戲劇道具設計制作師、川劇臉譜傳承人熊啟發現,美國華裔青少年更願意根據自己的意願進行臉譜色彩搭配,「他們喜歡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他說,「有機會的話我願意帶他們去劇院看一看不同角色在川劇舞台上是什麽形象,這樣可以激起他們更多興趣。」

透過非遺體驗,華裔青少年們似乎找到了文化共鳴。「美國學校教育強調動手,這次活動非常貼近他們的習慣。」美國華盛頓希望中文學校理事朱國駿表示,不少非遺專案是華裔青少年第一次見,「能看出來他們很感興趣。」

「把皮影藝術介紹給華裔青少年,我們用了年輕人習慣的方式。」非遺傳承人、成都皮影藝術博物館館長趙洪表示,去年他曾在成都大運村向世界各地大學生運動員展示成都皮影戲,透過將成都大運會吉祥物做成皮影並配上富有節奏感的音樂,皮影體驗反響很好。當天活動中,趙洪沿用了這一方式,「我們要讓華裔青少年體會到皮影的快樂,從而幫助他們進一步了解皮影的故事和文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