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四川樂山五通橋龍舟文化展演活動舉行 以龍舟之名聚八方來客

2024-06-24辟謠

封面新聞記者 杜卓濱

「童稚奔呼人潮湧,萬人空巷滿橋灘。今晚,我們齊聚於四川樂山五通橋區,共襄一場盛大的文藝演出。」6月22日−23日,隨著「最美小西湖文藝晚會」啟幕,樂山五通橋區第21屆龍舟文化展演活動舉行。時隔8年,川派龍舟競渡小西湖盛景,再次上演。

龍舟競渡為什麽不在端午節舉行?五通橋龍舟有何獨特之處?封面新聞記者帶著疑問,走進了岷江、湧斯江、茫溪河相互交織,有著蜀中小西湖美譽的五通橋。

隨著「最美小西湖文藝晚會」啟幕,五通橋區第21屆龍舟文化展演活動舉行。包思雅 攝

上承龍文化源頭,下契鹽業文化

「紀念在四川治水煮鹽的李冰」

「在五通橋這片源遠流長的土地上,我們見證了一張亙古通今的完美答卷:從鹽工的勤勞汗水到晶矽光伏的科技光芒,從龍舟的熱血拼搏到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龍翔矽谷——五通橋榮光】節目。杜卓濱 攝

晚會上,【龍翔矽谷——五通橋榮光】節目,引起陣陣喝彩。該節目以龍舟為媒,將五通橋因鹽而興、因鹽成邑的歷史娓娓道來,並展現出五通橋人民對歷史的尊重、對創新的追求和對夢想的執著。

「我們的龍舟節也是結合五通橋的歷史人文特色來規劃的。」活動主辦方告訴記者,本次龍舟競賽沒選擇在端午節時節,而是在豐水季便與五通橋龍舟的特點和傳統相關,「紀念在四川治水煮鹽的李冰,與五通橋井鹽文化高度契合。」

五通橋龍舟會初時叫龍船會,祈求水運安全。杜卓濱 攝

展演隊伍在湧斯江畔。杜卓濱 攝

【華陽國誌】等記載,戰國時代秦蜀郡太守李冰,在都江堰完工後,沿岷江南下,在五通橋紅巖子「平鹽溉」「識水脈」,使得五通橋因鹽業和水運而興。在五通橋人眼裏,李冰就是福佑鹽業興盛、水運通達的鎮江王爺。

清朝年間,五通橋便盛行龍舟會。19世紀中葉,五通橋鹽業進入鼎盛期,龍舟會更是一年勝一年。樂山本土學者研究認為,五通橋龍舟會來源於湖廣移民,上接中國龍文化源頭,下與五通橋鹽業文化契合,是中國唯一以井鹽文化為主題的龍舟會。

五通橋龍舟會初時叫龍船會,祈求水運安全,在岷江邊的王爺廟碼頭舉行。祭拜李冰的儀式完畢後,舉行龍船劃速競賽。

當時的龍舟會,不僅是鹽工和船工們的水上競技,更要祈求鎮江王爺保佑鹽船平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龍舟會的參與者不再局限於鹽業、航運從業者,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群眾文化體育活動。

隨著裁判的汽笛聲響起,一支支龍舟你追我趕,破浪前行。杜卓濱 攝

24支隊伍競渡小西湖

「以龍舟之名,聚八方來客」

23日上午十時,陽光正好,湧斯江畔24支展演隊伍集結完畢,等待著裁判員的汽笛鳴響,爭當競技盛宴的勝利者。

賽場外,沿岸觀賽的群眾熱情似火,卯足了勁為心目中的英雄加油助威。

公開資訊顯示,當日參賽的隊員們有的務農,有的打工或經商。身份各異,但競賽熱情一致。隨著裁判的笛聲響起,一支支龍舟你追我趕,破浪前行;龍舟健兒劈波斬浪,奮勇爭先。江面上水花四濺,鼓聲震天,與小西湖的靈山秀水交織成一幅天然的山水畫卷。

經過激烈角逐,最終和邦龍舟代表隊奪得冠軍,樂山師院龍舟代表隊奪得亞軍,樂山協鑫科技龍舟代表隊奪得季軍。

活動期間,五通橋還舉行了焰火表演。黎濤 攝

主辦方介紹,龍舟文化展演活動正式舉行前,五通橋已以龍舟之名,持續舉辦了一周的美食文化節,形成了「以龍舟之名,聚八方來客」的繁榮景象。

五通橋區第21屆龍舟文化展演活動吸引了數十萬群眾前往觀看。圖片來源:五通橋區融媒體中心

活動期間,五通橋還舉行了焰火表演和搶鴨子比賽,吸引了數十萬群眾前往觀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