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1493型雷達,脈沖都卜勒第一,殲11B的標配,到底有多強悍?

2024-11-06軍事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中國各種戰機發展的故事,例如殲16、殲20、殲35戰機等等。今天,我們聊聊戰機使用的機載雷達。目前,各種四代半、五代機,已經普遍使用了有源相控陣或者無源相控陣雷達。但是,各種四代機,仍然使用傳統的脈沖都卜勒雷達,也被稱為平板縫隙雷達。其中,殲11B戰機使用1493型雷達,屬於巔峰之作。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國產208型單脈沖雷達

首先,我們聊聊中國機載雷達的發展。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由於中國科技水平有限,在機載雷達領域,遠遠落後於歐美國家。例如在六七十年代,殲6、殲7等主力戰機,仍然需要視距內作戰。因此在這一時期,中國非常缺乏可靠的機載探測雷達。由於機載雷達的分析處理能力和探測能力不足,在空戰中,極有可能被動挨打。

在七八十年代,歐美和蘇聯,已經陸續發展出了自己的第四代戰機。美國先後發展出了F14、F15、F16、FA-18等一系列主力戰機,而且形成了非常全面的體系。蘇聯緊隨其後,先後發展了蘇27和米格29系列戰機。法國屬於歐洲的航空強國,發展出了幻影2000系列戰機。上述一系列戰機,清一色裝備了新一代的探測雷達,無論是探測距離,還是分析能力,都非常強。

同一時期,中國發展的殲8戰機定型。殲8戰機使用了國產204型單脈沖雷達,這是中國發展的第一種單脈沖雷達。最大探測距離30公裏,能夠引導使用霹靂4半主動導彈。後來進一步發展的殲8-2戰機,使用了國產208型單脈沖雷達,最大探測距離提升到了40公裏。即便如此,中國在機載雷達領域,與歐美各國,甚至與蘇聯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

90年代開始,為了盡快提升解放軍部隊的空戰實力,進一步加強解放軍部隊的現代化水平。整個90年代,中國分三批從俄羅斯進口了70多架蘇27戰機。蘇27戰機搭載了1台N001系列探測雷達,最大探測距離80—100公裏,追蹤目標、打擊目標的能力,能夠同時追蹤10個目標,並且打擊其中的2個目標。請註意,對於俄制N001型雷達,一直被我們嘲笑為「倒卡神器」。

俄制N001系列雷達

因為整個系統全重980公斤,效能反而只有美國APG-63系列雷達的70%。美國APG-63系列雷達,整個系統全重只有250公斤。即便如此,在90年代,俄制N001系列雷達,仍然是解放軍部隊的絕對主力。因為在90年代,國產雷達的效能,仍然並不全面。恰恰是從90年代開始,中國在電子通訊、資訊科技等領域,開始大踏步追趕,並且迅速超越了俄制產品。

2006年,中國殲10A戰機定型,開始批次生產,裝備解放軍部隊。殲10A戰機搭載了國產1473型脈沖都卜勒雷達,最大探測距離120公裏,能夠同時跟蹤10個目標,同時引導導彈、打擊其中的4個目標。能夠支持適應霹靂12、霹靂11系列中距彈,按照國外媒體的推測,1473型脈沖都卜勒雷達的綜合效能,大約與美國F16戰機搭載的AN/APG-68V5型雷達,基本相當。

國產殲10A戰機

接下來,我們繼續聊蘇27系列戰機。進口70多架蘇27戰機,僅僅解決了解放軍部隊的燃眉之急。進口的數量太少,並不能完全解決部隊的需要。同時,如果全面依靠進口戰機,在關鍵時刻,非常容易受制於人。歷經2年多時間的艱苦談判,中國從俄羅斯進口了蘇27SK戰機生產線。1998年之後,中國開始生產國產蘇27SK,被稱為殲11A戰機。

整體來說,殲11A與俄制蘇27SK戰機的配置,非常接近。在殲11A戰機開始批次生產的同時,中國在雷達領域的技術,已經開始了大踏步發展。對於殲11A戰機的各方面效能,解放軍空軍並不滿意。殲11A戰機計劃生產200架,最終,僅僅生產了105架左右。21世紀初期開始,中國開始利用各方面的技術,對殲11A戰機,進行了全面的升級、改進。

國產殲11B戰機編隊

2007年,全面升級之後的殲11B戰機定型。殲11B戰機對比殲11A戰機,在各個方面都出現了巨大提升。殲11B戰機,使用了全新的國產1493型脈沖都卜勒雷達、綜合航電系統、飛控系統,清一色的國產裝備。其中,1493型雷達,堪稱「脈沖都卜勒雷達中的天花板」。由於殲11系列戰機的機頭直徑很大,機載雷達的直徑,自然也更大,探測距離、分析處理能力也更強。

按照介紹,1493型雷達,最大探測距離150公裏,能夠同時追蹤20個目標,並且打擊其中的6個目標。在資訊處理能力上,遠遠超越了殲11A戰機。按照國外媒體的分析,中國1493型雷達的綜合效能,與美國APG-66V3、APG-70等型號的雷達,基本相當,部份效能甚至有所超越。

國產脈沖都卜勒雷達

不過,進入201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的主力戰機,陸續進入了四代半時代,開始使用有源相控陣和無源相控陣雷達。相控陣雷達在探測距離、資訊處理分析能力等方面,對比傳統的脈沖都卜勒雷達,擁有非常明顯的優勢。例如2013年,殲10B戰機定型,使用了國產無源相控陣雷達。2017年左右,殲16、殲10C戰機,先後定型,清一色都使用了國產有源相控陣雷達。

全面升級之後的殲11B戰機

以殲16戰機為例,按照國外媒體的推測,使用的國產有源相控陣雷達,TR元件數量超過了2000個,最大探測距離達到了300—400公裏,追蹤釘選距離150公裏左右。隨著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普及,中國也推出了新一代的中距彈、格鬥彈。例如新一代的霹靂15中距彈,最大射程達到了150公裏左右。新一代中距彈、格鬥彈,對於機載雷達的要求,非常高。

近年來,面對周邊各國越來越多的四代半戰機。中國開始對殲10A、殲11B等戰機,進行中期現代化升級。其中,更換了新一代的有源相控陣雷達、綜合航電系統。經過全面升級之後的機型,稱之為殲10AG、殲11BG戰機。在綜合效能方面,已經接近四代半戰機的水平。以殲11BG戰機為例,由於采用了白色雷達罩,又被稱為「白頭殲11」。

關於解放軍部隊各種機型發展的一系列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