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書法結構與建築形式的關系

2024-04-28國風
中國書法對於中國人審美觀念的基礎意義,已有不少學者論及。梁實秋曾說,「在中國繪畫之筆觸及章法中,及在建築之形式與構造中,吾們將認識其原則系自書法發展而來。」雖然我不知道中國建築形式和構造的原則是不是真從書法中來,但中國書法家總是想要使「字」裏能表現出生命,就必須用他所具有的方法和工具在字裏表現出一個個生命體的筋骨血肉的感覺來。不過,書法反映生命,不是完全像繪畫那樣直接摹示客觀的形體,而是透過較為抽象的點線、筆畫,使我們在情感和想象裏能體會到客觀形象的生命,這就像建築也能透過其建築的形體結構語言和訴之於我們情感和意識的形象來啟示人類生活的內容和意義一樣。


中國書法用點畫線條來結構,中國建築主要采用梁柱結構,這都是源自中國古老的觀念系統。原始人最早算數用手指,占筮蔔算活動中用木棍和蓍草,吃飯從古到今一直用筷子,中國人把對整個宇宙的理解,都濃縮在一些棍棍棒棒之中,所以,台灣學者漢寶德稱中國文化為「棒棒文化」。棒棒文化反映到建築中,就是梁柱結構:先立幾根大柱子,上面加上梁,再蓋頂,再砌墻隔墻。雖然世界其他民族也有木造建築,但是很少發展成中國這樣一個柱梁的系統,而每一個漢字又似乎是一個梁柱結構建築的抽象化。


歐美人很多建築采用石頭,或以磚砌墻,即便古希臘建築中的石梁和石柱對他們的建築而言,只是象征性的,外表有,裏面卻不是。中國建築很重視「上梁」,有了梁,才會產生中國建築的基本空間和流通性的空間觀念。因為梁柱架好之後,各種空間之間的關系,裏面和外面的關系,部份與部份的關系,就很自然地產生了。簡單說,中國建築是柱梁結構產生了建築空間,若幹根柱子,一個屋頂,建築就起來了,築基砌墻也很方便,而剩下的空間由此來分割,所以,中國古典建築中有「墻倒屋不塌」之說。這種由柱子撐起來的間架,在中國最有特色的建築——亭子中展露無遺。


我們玩味一段中國建築的空間,就像是在品讀一個精妙的書法結構。由棒棒組成的柱梁結構系統,最合乎邏輯的結果,就是一個由簡單的柱和梁搭成的方形建築,而它們要兜合成一個圓形建築是相當不方便的。所以,中國的圓形建築,現在看得到的數量是非常之少,也只有像天壇這類紀念性(天圓地方的觀念)的建築群,或者有時建圓形亭子的時候,如此而已。這和中國方塊漢字的組合一樣,漢字組合由直線、橫線來完成架構,就像建築由梁柱完成架構一樣。


中國人這支筆,開始於一畫,界破了虛實,留下了筆跡,既流出人心之美,也流出萬象之美。書法中有「永字八法」的說法,一筆而具八法,形成一字,一字就像一座建築,建築有棟梁椽柱,書法有間架結構。西方美學從希臘的廟堂抽象出美的規律來,比如均衡、比例、對稱、和諧、層次、節奏等等,至今成為西方美學裏美的形式的基本範疇。我們從古人論書法的結構美裏也可以得到若幹中國美學的範疇,這就可以拿來和西方美學裏的諸範疇作比較研究,觀其異同,以豐富世界的美學內容。


中國書法裏的結構美也稱布白,因為字是由點畫線條連貫穿插而成,點畫的空白之處自然也成為了字的組成部份。就像一個建築,「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也」。建築中有無相生,才有建築之用;書法中,虛實相生,才能成就一個藝術的空間。所以,空白之處是應當計算在一個字的造形之內的。空白若分布適當,就和筆畫具有同等的價值。這就像一座建築的設計,首先要考慮空間的分布,空處和實處同樣重要,也就是書法中說的「計白當黑」。而中國書法結構裏的空間美,在篆、隸、楷、行、草等不同字型裏,有著不同的表現,而這種空間感的不同,可以表現著一個民族、一個時代在審美意識裏,對世界和生活最深的體會。


商周的甲金大篆、秦人的小篆、漢人的隸書八分、魏晉的行草、唐人的楷書、宋明的行草等等,各有各的姿態和風格。古人曾說:「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態」,這是人們開始從字形的結構和布白裏見到各時代風格的不同。這些不同的結構形式,在數量的不同比例、形線的交錯排列中,組成了一種音律的節奏,而這些節奏都是由抽象的點線完成的。它們能夠集中地、深入地反映出現實物象和內心情感,使人心在搖曳蕩漾的律動與和諧中能窺見美的真諦,引發無窮的意趣和綿渺的思想,使人觸及到那種不可言、不可狀的心靈姿式和生命律動。


書法結構註重筆畫的長短、粗細、曲直、疏密等元素的搭配與組合,追求整體的和諧與平衡。而建築形式同樣強調各個部份之間的比例關系、對稱與均衡,以及空間的布局與節奏。兩者都透過對元素的精心安排來展現美感和秩序。書法結構中的章法與建築的布局規劃也有相通之處。書法作品的行氣連貫、呼應關系,類似於建築空間的序列組織,引導人們的視線和感受。同時,建築的結構體系也可以反映出一種穩定與力度,如同書法中筆畫的勁道與骨力。


在相互影響方面,書法的審美理念可能會滲透到建築設計中,使建築師借鑒書法的節奏感和韻律感,創造出更具藝術感染力的建築空間。而建築的形式語言也可能啟發書法家在結構布局上的創新,豐富書法的表現形式。總之,書法結構與建築形式相互關聯、相互借鑒,共同展現了人類對美的追求和創造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