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AI追潮人丨智能裝備讓水下救援有了「眼睛」

2024-07-26辟謠

編者按:

6月1日,重慶已進入主汛期。6月21日,重慶市水文監測總站釋出今年首個市級水情預警。

7月10日,受上遊及本地強降雨影響,境內嘉陵江流域出現入汛以來首輪洪峰,比預計的時間有所提前。

隨著數碼化的「黑科技」上線,有那麽一群「追潮人」,運用各式智能裝備,為航道交通通暢、城市內澇治理等保駕護航,透過智能化漲水監測預警器材,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上遊新聞記者走近這一群體,揭秘汛期來臨之際,他們如何利用AI「追潮」,又是如何透過高科技器材,在救援搶險中,大大提升營救效率的。

「報告,這片水底疑似有物品。」

最近幾天,巴南區藍天救援隊隊員古中豪和隊員們一起在巴濱路江邊練習使用水下3D聲吶探測儀和水下機器人等高科技救援器材。

前段時間,重慶迎來強降雨,多條中小河流出現明顯漲水過程,造成不同程度自然災害,而在這之中,水面救援、水底探測等工作,成為保障受災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而3D聲吶探測儀等高科技器材,就像水下救援多了一雙「眼睛」,讓汛期中的救援者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以前,救援隊員往往透過呼喊,打撈、潛水搜尋等方式,來尋找目標物,但在大水急流中,這樣的方式往往效率低、耽誤時間久。但透過聲吶掃描方式向河底發射超聲波束,再將接收的訊號轉換為影像數據,就能快速真真切切地成為河底地貌「掃描器」。

「在具體救援工作中,這款聲吶可以將水底的各類資訊第一時間反饋到我們的顯視器上,透過得到的資訊,能夠判斷出是活物,還是需要搜尋的目標物品,為我們的水下搜救節省了大量時間。」古中豪告訴上遊新聞記者,比如在特殊情況下,救援隊員無法搜尋到目標物,且水裏能見度低的時候,可以透過聲吶裝置釘選了公交車、人員等在水底的具體位置,再配合團隊操控的水下機器人,可以進入水底拍下照片,幫助前線應急救援人員完成任務。

巴南區應急管理局宣教科負責人劉賢科介紹,近日,伴隨著汛期漲水和高溫天氣,市民的暑期安全更受到關註,而伴隨著高科技器材的不斷更新,也讓應急隊員的救援效率大大提高,讓他們眼中的「水下世界」更加清晰,讓救援隊更快更精準。

上遊新聞記者 張皓 周本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