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從「大時」到「小時」,中國歷法計時在東西方文化交融中演進

2024-05-15辟謠

中新網北京5月15日電 題:從「大時」到「小時」,中國歷法計時在東西方文化交融中演進

記者 郭超凱

時間每分每秒都在發生,對時間的感知和計量,古往今來屬於全球各地的人們日用而不覺的文化。歷史上,傳統的辰刻制在中國各地廣為沿用,直至明末清初西方「時分秒制」計時標準傳入中國。現如今,一天被劃分為24小時,對人們來說就像吃飯喝水一樣平常。

但仍有不少人好奇,既然有「小時」,那麽是否也有「大時」?東西方的歷法計時方法有何異同?如何看待不同文明之間歷法計時的交流與發展?

中國修訂歷法超百部

【尚書·堯典】有言:「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古人遵循天數,推算日月星辰執行的規律,制定出歷法,把天時節令告訴人們,指導農耕之需。

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副主任孟德宏告訴記者,中國農歷計時方法約有三千多年歷史,是生於斯、長於斯的中國先民根據特定時空環境下的生產生活經驗總結概括出來的,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是經過時間檢驗適用於中國生產生活的、帶有濃厚中國特點的歷法。

據介紹,中國修訂的歷法超過一百多部,包括周代【周歷】、漢代【太初歷】【三統歷】,隋唐【大衍歷】【皇極歷】,元代【授時歷】,明代【大統歷】等。

回顧歷史,農歷幾次重大的修訂都與文化溝通、文明互鑒相關。具體而言:隋唐修訂【大衍歷】借鑒了印度的天文歷法知識,元代修訂【授時歷】借鑒了伊斯蘭、阿拉伯等文化中的天文歷法知識,明代修訂【大統歷】借鑒了西域諸國的天文歷法知識,清初修訂【時憲歷】更是在著名傳教士湯若望等人的直接主持下完成的。【時憲歷】融入了西方現代天文學知識,成為中國特有的歷法。

從「大時」到「小時」

中國最早的計時工具中,有立表測影的方法。依據此方法,至遲到漢代,中國先民們就發明了日晷用來測量日影進而計時。日晷通常由晷針和晷盤構成。陽光照射下,晷針投影於晷盤之上。晷盤上刻有精密的刻度,跟今天鐘表的刻度差不多。古人將一晝夜分為十二辰,辰就是「大時」;「大時」下分八刻,每刻也就是今天的15分鐘。

明末清初,西洋舶來的自鳴鐘、懷表進入中國,人們開始接觸到二十四小時計時法,但由於自鳴鐘、懷表在當時仍是珍貴的奢侈品,故這種計時法並未在社會上流行開來。不過,隨著鐘表制作技術不斷進步,二十四小時計時法開始被更多人所了解、接受。

孟德宏介紹,中國古人將一晝夜的十二大時,分別用十二地支加以標記。這就是我們今天熟知的子時、醜時、寅時、卯時等。後來為了與時俱進,中國人讓每晝夜的時間計數單位與國外每天24小時相接軌,將每大時又一分為二,如此一來,每一個「大時」就成了今天24分法之「小時」。

對於這種改變,清代錢大昕在【十駕齋養新錄·二十四時】中就曾描述過:「一日分十二時,每時又分為二,曰‘初’,曰‘正’,是為二十四小時。」

隨著中西方文明交流以及鐘表的普及,「大時」一詞逐漸消失,中國計時系統逐漸成為24小時制,與世界通行做法銜接,「小時」一直沿用至今。

歷法計時不斷演進

現代社會的計時不再使用傳統的十二時辰制、百刻制,改用更為科學的時分秒制,這是文化溝通文明互鑒的結果。

「日月是自然的計時器,本身就是天體運動的結果。觀測天體運動是人類先民形成計時制度的基礎。在中國古代,以發達的天文學為載體,一套內容豐富且比較完備的計時制度生根發芽並獲得長久的生命力。」孟德宏表示,作為中國古代的時間刻度和歷法系統,中國的農歷至今仍然在中國及一些亞洲國家廣泛使用。

回顧上述歷法改革的歷史,不難發現中華文明一直在汲取和借鑒世界先進科學技術和文化成果。中西不同計時方法溝通交流的歷史事實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中華文明是熔融、和合的文明,擁有鮮明的開放性特征。

孟德宏指出,中華文明最明顯的特征是包容性與和合性。在長期的發展行程中,中國文化取長補短、相容並蓄,吸取並容納了諸多域外文化。中國歷法計時的發展也是如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