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武斌:只緣身在此山中 | 東坡蹤跡

2024-08-31國風

/ 圖:網絡 /

♪♪♪

在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四月中旬,蘇軾從黃州來到九江,主要是去筠州(高安)看望自己的弟弟蘇轍,就把家人安置了下來。四月二十四日,他來到自己夢寐以求的廬山,同鄉道人楊世昌和僧人參廖隨行。我們的大文豪蘇軾是一位大自然的仰慕者,行吟是他的一大樂事,登廬山是他多年之夙願。於是乎,廬山迎來了蘇軾,讓蘇軾大飽廬山之美,心胸開闊;廬山亦以蘇軾之文而名揚天下,也讓廬山增加了哲學和藝術的深意。

他從黃州來的,他從自己的貶謫之地倉惶而來。當宋神宗想起了蘇軾:「蘇軾黜居思咎,閱歲滋深。人才實難,不忍終棄。」蘇軾得以舉家遷離黃州。他已經閱盡世間的苦難,品盡天下所有痛苦。好在他結識了一大堆的朋友,朋友知己替他分擔了一部份痛苦,他的心靈不至於那樣孤單。鄉人「巢谷」去黃州看望他,楊世昌在黃州長久陪伴,參廖大和尚亦是詩僧相知。黃州的赤壁從此成就了蘇軾心中的理想前景,「文化赤壁」也讓黃州為人們記起。黃州是他的傷心之地,但又是他的文化高地,離開黃州他的天地廣闊無比。

這時候我們的文壇領袖蘇軾,他已經成就斐然,靠著一己之力把中國文學藝術推向了世界的前列。順著長江而下,浩渺江水足以震撼蘇軾,磅礴氣勢奔湧向前。黃州赤壁對蘇軾的啟迪和領悟如這樣的滔滔江水,隨著蘇軾的足跡而下,來到九江,來到廬山。蘇軾的激揚情懷一旦與國家的大好山河相融,便會佳句叠出,傳送千年。何況這次離開傷心之地黃州,汝州有距離京城很近,他的心境當然煥然一新。蘇軾此刻像一個頑童縱遊天下,心境突然無比寬大,天高地闊。每一座山峰,每一條小溪,都會激發他的靈感,都會激發他創作的熱度,都會讓他對生命有更深的感悟。雖然「烏台詩案」的陰影一直存在,但已經無法遏制我們這位激情四溢的文壇領袖了。

對於廬山,蘇軾當然不容錯過!

王羲之在這裏揮毫潑墨,陶淵明隱居「歸去來兮」,李白浪漫無羈「疑是銀河落九天,飛流直下三千尺」,白居易在這裏詠嘆「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蘇軾款款而來,廬山帶給人們是更大的視覺沖擊、富有哲學的思維和藝術的廣角鏡頭。

蘇軾本來和朋友楊世昌和參廖約定:此次登臨廬山,純屬遊賞,放松心情,不作詩。「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見,迨應接不暇,遂發意不欲詩作。」可我們的蘇軾那裏忍得住!蘇軾到來的訊息早已傳遍廬山上下,所到之處,山中僧侶紛紛奔走相告,都趕來一睹為文章華蓋的文壇領袖。蘇軾高興無法自抑,寫下「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遊。可怪深山裏,人人識故侯。」 蘇軾剛剛吟詠出一首詩,忽然想起跟朋友的約定,不免自嘲一番。或許是廬山的綺麗風光激發了蘇軾的詩情與詩心吧,既然在廬山的第一首詩已經脫口而出,對於以詩文著稱於世的蘇軾來說,第二首詩也已經成竹於胸,於是,蘇軾又脫口吟詠道:「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 走在曲徑通幽處,欣賞著廬山綺麗多變的景色,蘇軾心中的驚嘆與喜悅之情在一分又一分地增加積蓄。多少年的向往,多少次的神遊,蘇軾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來夢中的廬山竟已如此真實地出現在他的眼前,於是他情不自禁地寫下了第三首詩:「自昔懷清賞,神遊杳靄間。如今不是夢,真個在廬山。」

在這樣糾結的廬山之旅中,蘇軾是仿徨與無奈的,雖然他早已萌生歸隱之意,意欲擺脫仕途的牽絆,更重要的是他看出了人生的在某個階段的桎梏,所以他想超越人生。歸隱與否並不是蘇軾的煩惱,超越人生、擺脫人生的束縛與桎梏才是蘇軾孜孜以求的境界。因此,蘇軾以大格局觀、大視野觀來對待人生世事,他把廬山看作「觀」「照」人生的一面鏡子,試圖透過認識廬山來感悟人生,並透過感悟人生來超越自我。這種想法一經產生,蘇軾更改了自己初入廬山時的計劃,他將在廬山停留的旅行表的日期延長了。所以,他不辭辛勞「往來山南北十余日」,與西林寺長老同遊廬山西林寺,終於寫下這篇歌詠廬山的精品佳作【題西林壁】。西林寺又稱「乾明寺」,位於廬山的七嶺之西,可以說,這首詩是蘇軾贊詠廬山的眾多詩篇中最為出彩的一首。蘇軾身臨其境 ,佳句自然天成,情不自禁寫下「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心境不同,境界亦不同。

如果蘇洵在世,肯定要驚呆自己的下巴,自己兒子竟有這樣驚艷世人的詩歌。蘇洵因為考場失意獨走廬山,蘇軾因官場失意獨走廬山,這是上天賜予的巧合。三十七年(1047年)前父親蘇洵因為科考失敗發誓不再科考而來到廬山,廬山給了蘇洵自信、自知、自明之理,成就了一代布衣鴻儒。而廬山給與兒子是官場失意後以哲學家的思維和藝術家的視角將廬山盡收眼底,他的【題西林壁】讓人品味無窮,成就了舉世無雙的文壇領袖。

楊世昌經過反復吟誦【題西林壁】後,驚嘆這首詩詩「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大有窮盡天下詠廬山詩氣勢。對於參廖亦是嘆賞,直呼「吟廬山詩中一絕」。這是一首寓理於景的哲理詩,給人們以「當局者迷、旁觀者迷」的提醒。我們讀這首詩,令人置身於廬山的雄奇中。橫看側看、遠看近看、高處看低處看、角度的不同,都能看到不同的景色。如果加上不同人不同心境,那景致更加豐富。不過,我們處在廬山之中,往往只能看到樹木,看不到森林;能看到山峰,看不到連綿的山嶺,就是只能看到局部看不到全部。人常在廬山,也有熟視無睹之感覺,發現不到廬山雄起險峻,發現不到廬山的清幽,發現不到廬山瀑布的奔湧氣勢……正如我們「久居芳室不聞其香」一般。

其實,對於我們每一個人在一個地方呆久了,看不到事物的全部或對許多事物熟視無睹,道理是一樣的,這正是蘇軾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教給我們的哲理。

作者簡介:武 斌,1971年9月出生,男,漢族,山西省臨猗縣人,1996年畢業於成都理工大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固體地球物理理學博士,副總工程師。獲得「四川工匠」「成都工匠」「金牛工匠」「地礦局技術有突出貢獻專家」等稱號,省級勞模與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武斌城市物探專家創新工作室」負責人。出版物專業書5本,發表物探論文40篇,會議論文3篇,專利8項,電腦軟件著作10項。2007年開始業余寫作,2008年陸續在【地質勘查導報】【中國國土資源報】【中國自然資源報】【大地文學】【運城日報】【中國礦業報】【華西都市報】【山西日報】【中國煤炭新聞網】【四川工人日報】等發表散文、詩歌、小說近兩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