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抬枪平四海,大清专属利器「抬枪」

2024-01-12军事

清代的抬枪最早出现在乾隆朝,平定大小金川时,被称之为过山鸟炮。是劈山炮的缩小版。

只不过这种枪相较于道光时期流行的抬枪而言,会短一些。

法国 传教士曾对过山鸟炮的各项数据有记载,通体锻铁材质,长约145厘米,口径3.8厘米,用火药28克,通过 火绳枪机来击发。

到了道光时期,抬枪逐渐发展越来越大,枪长甚至可以达到2.5米~3米不等,重10~30公斤不等,弹子重225~450克,口径20~40毫米,采用火绳枪机击发点火,可以说得上是鸟铳的放大版。

虽然说射速比鸟铳还要慢一点,但是射程更远,甚至可以达到三四百米。

需要两人才可以使用,射击时一人用肩膀扛着,另一人瞄准开火。

而有些重型的抬枪甚至还需要三脚架,可以说是最早的反器材步枪。

由于后坐力太大,经常有兵丁为了偷懒而少装药……

17~18世纪清军的炮兵战术就是用子母炮,劈山炮,作战以150米以内数量众多的1磅炮发射弹幕来配合鸟枪射击。

而抬枪因为可以发射大弹丸和散弹、铁砂等杀伤面积大的弹药,而且使用便捷,可以适用于任何地形,机动性也强,被广泛应用于镇压农民起义。

因为起义军缺乏火炮,加上组织纪律涣散,所以喜欢使用一拥而上的密集集团冲锋战术。在面对这种机动性好,可以发射霰弹的抬枪时,一次射击就能让起义军密集的阵列里造成多人伤亡,对起义军的士气起到强烈的震撼作用。

哪怕到了19世纪中期,为了对付太平天国,湘军和淮军还大规模装备了抬枪。

抬枪作为大清利器,广泛参加了第1次鸦片战争和第2次鸦片战争,甚至哪怕清朝经历了洋务运动,仍然将抬枪投入到甲午战争……

但是吧,如果在鸦片战争期间,将抬枪主要用来加强队/连属火力的话,其实也算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了,但是看清军的使用似乎是拿这玩意当做营/团属火力来用……

确实是太坑了……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军统帅格兰特将军曾经记载,在一片拥有无数深壕、水道和沼泽的国度里,英军野战火炮可以说是派不上用场的(因为当时作战地区是在河北天津海河那一片)抬枪在海河下游地区拥有战术优势,简单说,这东西比当时英军火枪更猛,还比火炮机动方便,而且架起来打得准。安在三脚架上,就能瞄准得不错。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欧洲各国陆军也都已经普遍采用线列阵又或者散兵阵列,阵型越来越薄,想要从远处准确把子弹打进人堆里就没那么容易了,而且霰弹射程又近,也就100~150米左右,在面对英法的来复枪毫无优势……

然而清军仍然对抬枪上瘾,毕竟面对太平军打出来的经验……

洋务运动后,清军的军械官一拍脑袋:解决抬枪技术问题的条件这不就有了吗?火药容易漏,装填不方便,改成后膛装填金属壳定装弹,旋转后拉枪机,加工精度不够,现在有了机床,可以批量标准化生产子弹,而且枪管里现在可以拉上膛线,这不就成了?

然后金陵机器局就造了金属整装弹的抬枪,枪全长2.45米,全重13.2公斤,口径19毫米,发射19x90毫米定装弹……

不过因为弹头就是一坨裸铅,否则还真能搞个反器材步枪出来给清军装备上。

给尾:哪怕到了民国,仍然有抬枪的舞台, 还对坦克造成威胁的,抬枪用霰弹,在面对奉军雷诺坦克时,霰弹胡乱蒙一炮打中观察窗或者某个没关严的舱门,导致坦克趴窝……

在抗日战争,雁翎队们还曾经用清军曾经装备过的抬枪打侵华日军的炮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