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李商隐一首秋雨诗,仅28个字,淅淅沥沥一下千年,写尽人间相思意

2024-09-03国风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李商隐的一生,大概就是,拼尽全力活得稀碎。

我们看看大唐的诗人,李白虽说是商人出身,但是他性格豪放不羁,从头到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动不动就上天入地,翱翔九天。

杜甫虽说后半生穷困潦倒,但是他父亲出身「京兆杜氏」,母亲出身清河崔氏,都是显赫的世家大族,杜甫年少时家境富裕,也曾经恣意张狂、潇洒豪迈。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的杜牧,也是书香世家,杜牧的祖父是唐代宰相、史学家杜佑,杜牧逢人就低调地介绍自己「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二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对于一个书香门第好几代的士族来说,太有钱可能反倒是个难于启齿的缺点,所以人家会说,家中没有别的,唯有长安城中的旧宅藏书万卷。

而李商隐呢,他说自己「我系本王孙」,但其实到了他这一代早就形同寒门,李商隐刚出生时,父亲李嗣是一位年近四十的县令,李商隐十岁那年,父亲离开了人世。

之后的李商隐,不得不早早地扛起了家庭的重担,科举之路、仕途之路也走得异常坎坷。

特别是与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儿王宴媄成婚后,深陷「牛李党争」的局面中,人生活成了走钢丝的模式。

可以说他一生从头至尾都是灰色的主旋律!一生郁郁不得志。

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有了那么多首【无题】,那么多读起来华丽唯美,却又晦涩难懂的诗作,只不过是他把这一生太多想说不能说的话,欲诉不可诉的心声,都倾注到了诗中。

【碧城三首】中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不逢萧史休回首,莫见洪崖又拍肩」, 几乎每一位读者看后,都会得出自己不同的解读。

而李商隐临终前所写的【锦瑟】,也是像谜一样令人捉摸不透。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明明是二十五弦,为什么他说是五十弦呢?他在暗示着什么?

「庄生晓梦迷蝴蝶」,真的是在说庄子与蝴蝶吗?还是在说他不是庄子,做不到庄子一样的洒脱,而是陷在尘世中情深不悔,一往情深呢。

「蓝田日暖玉生烟」,真的是在说蓝田那些生烟的美玉吗?还是在说他这一生拥有过的美好又温存的瞬间。

这首诗是这样的美,又这样让人难以揣摩,他是写给妻子王宴媄的悼亡诗吗?至今没有人能够盖棺定论。

今天分享李商隐一首秋雨诗,到了美丽的清秋,一场又一场的秋雨与我们不期而遇,怎么能少了李商隐的诗呢?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这首诗有两个争议点,一是写作时间,二是写作对象。

我们大概认为是在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前后,这一年李商隐在桂管观察使郑亚幕府担任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他从桂林始发,准备回洛阳,途径巴蜀时所写。

而对于写作对象,有人说是写给妻子的,也有人认为是写给北方的友人,但是我们从诗作的内容来看,个人还是认为写给妻子更加确切一些。

「君问归期未有期」, 开篇第一句就写的非常直接,我收到妻子的来信,你问我什么时候才可以回到洛阳。

但是我行走在江湖,实在无法给你一个准确的归期,我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可以回到家中,仕途在外,真的身不由己。

就像李商隐在【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中所说「走马兰台类转篷」,自己的人生像一棵蓬草漂泊不定,命运随着仕途而迁移,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人。

「巴山夜雨涨秋池」。 今夜我留宿在巴蜀,正赶上连绵的秋雨下个不停,江河里的水纷纷上涨,这也是我不能告诉你准确归期的一个原因。

大雨阻路,江河风浪湍急,前行的路上困难重重,更加不知道还要多少天才能回到家。诗人这一句也暗寓前途、仕途之路的渺茫和不可预知。

「何当共剪西窗烛」, 我什么时候才能与你一起西窗下共剪灯芯呢,在温暖的灯光下,一起享受对床夜语的温馨时刻?

有人认为「共剪西窗烛」,可能是与友人,但是个人认为,友人应该是秉烛夜谈、秉烛共读,「共剪西窗烛」的浪漫更适用于夫妻之间的美好时刻。

正是因为诗人一个人羁旅在外,在这样一个秋雨泛滥的夜晚,孤寂地投宿于旅店之中,更加想念曾经与恋人温情脉脉的时刻。

「却话巴山夜雨时」。 在那个时候,我会跟你讲什么呢?讲今夜的巴山,今夜的秋雨,还有那个无比想念你的我!

这一句真的非常美妙,将思念穿梭在时空之中,因为我很想你,但我此刻又回不去,所以诗人幻想着,在我回到了你身边的那一天,我一定会告诉你,在今天巴山夜雨的时刻,我对你的全部思念!

整首诗,短短四句,只28个字,构思新巧,跌宕有致,情感真挚又强烈,含蓄得将思念表达到极致,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读者,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插画|作者:青荷闲潭,请勿商用,仅供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