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一片玻璃一年發電310度 「成都造」發電玻璃推動全球標準制定|AI向新力

2024-06-15辟謠

封面新聞記者 劉秋鳳 柴楓桔 實習生 任子羿

當玻璃能發電,並成為建築材料,廣泛運用於城市樓宇,其生態價值和商業價值皆不容小覷。

「今年1-5月的光伏建築一體化產品訂單同比增長了40%。」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傅幹華告訴記者,在成都雙流,碲化鎘發電玻璃從實驗室走上生產線,從圖紙變成實景,不斷進行技術革新,光電轉換效率不斷提高。

如今,「成都造」發電玻璃從制造者的角色中不斷升級,正在成為光伏建築一體化標準的制定者之一,推動全球光伏建築一體化市場的快速健康發展。

讓玻璃發電

一塊玻璃的年發電量可達310度

在發電玻璃的制造工廠,記者看到了一排排彩色的發電玻璃。細看之下,玻璃裏「內藏乾坤」,裏面整齊分布著密密麻麻的線。

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傅幹華(右)介紹發電玻璃

「肉眼看著是一條線,實際上是三條雷射線,」傅幹華告訴記者,發電玻璃裏有很多塗層,其中最重要的是碲化鎘塗層。這是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的最重要的吸光材料。依靠它,有光就有電。

這是一項不斷創新的技術。這條產線最初的光電轉換效率只有12%,目前已經可以達到16%以上。一塊1.92平方米的發電玻璃的年發電量可達310度。而這一數位還在不斷攀升。「實際上,采用最新的技術上已經可以達到17%以上,但目前正在匯入量產,未來肯定會越來越來高。」

「尺寸越大,工藝難度越大。」傅幹華告訴記者,2017年,世界第一片大面積(1.92平方米)碲化鎘發電玻璃在成都雙流的生產廠區下線。第一代發電玻璃是不透明的,第二代實作了彩色,第三代實作了圖案客製,第四代實作了大理石系列,可直接用於建築外墻;第五代實作了透光發電……量產的背後,是強大的技術團隊在不斷地自我革新和進步。

訂單同比增長40%

「3060」目標助推發電玻璃擴大市場

目前,成都工廠的年產能是40萬片,80萬平方米。每年的訂單也在不斷提升。今年1-5月,其光伏建築一體化產品訂單同比增長了40%。

實際上,一開始,發電玻璃發展得並非順利。新事物剛出來時,總是會遇到很多質疑和挑戰。

廠區中的機械手臂正在搬運玻璃

從研發到生產線的建立,這中間是一個漫長的過程。「2014年很多人離職。大家都看不到希望了。」傅幹華用「絕望」來形容其中的不易。 研發需要高投入,大量「燒錢」容易澆滅最初的熱情。

該公司總經理潘錦功回憶起事業最低谷的那段時間。他清晰記得,有一次他從雙流打車到成都市中心辦事,需要94塊錢,他舍不得。後來廠裏工人領著他,從雙流坐公共汽車,花了2塊錢到目的地。

傅幹華認為,「3060」雙碳目標是發電玻璃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中國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作碳中和。「3060」目標帶來的變革超出想象,各行各業正在用切實的行動兌現承諾。作為能發電的建築材料,「光伏建築一體化」讓發電玻璃與建築業快速結合,成為建築業節能減排的利器。

推動全球標準制定

讓「中國造」發電玻璃走入國際市場

發電玻璃要「出海」並不容易。這種「光伏建築一體化材料」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能發電,二是能符合建築用材料的要求。如機械強度、采光、保溫性、防噪音表現等。

廠區展廳中的「碲」

傅幹華從目前該公司走出歐洲國家的一些案例中發現,如果沒有國際統一的標準,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標準,公司需要根據每個國家的要求做產品測試和認證。這對企業來說是一場時間和金錢的雙重考驗。

「真的特別麻煩!對於企業的負擔太重了。」傅幹華說,出台一套國際通用的標準迫在眉睫。

2024年6月10日至14日,國際標準化組織建築用玻璃技術委員會(ISO/TC 160)年會在四川成都召開。此次會議匯聚了來自中國、德國、比利時、澳洲、英國、美國、日本、丹麥、土耳其等國家的50名行業專家,共同探討建築用玻璃技術的最新進展和未來趨勢。

「在年會上,出台一套被國際廣泛認同的光伏建築一體化標準已經形成了共識。」傅幹華說,各方都希望透過國際合作,共同推動全球光伏建築一體化技術標準的制定與實施。他相信這一國際標準將在不久的將來得以制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