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以產業高品質發展為導向,持續最佳化產業結構調整,積極推進浦東新區綠色制造體系建設。開能健康作為浦東土生土長的水處理制造企業,持續推進自身智慧化、綠色化發展,發揮水處理行業頭部企業的帶頭作用,為全行業樹立綠色智造標桿。
在開能健康,有個數百平方米的屋頂親水平台,這裏的水質不止是清澈那麽簡單。「我們稱之為 ‘ 全水回用負排放系統 ’,企業生產過程使用過的水和生活使用的廢水,經處理後到達這裏,透過裝置凈化,這些水可以直接飲用。」開能健康副董事長、總裁瞿亞明說。
開能環保園區日用水量約40至50噸,作為一家水處理制造企業,多年前,開能便開始建設園區「全水回用負排放系統」,並主動切斷向社會排放汙水的通道。「我們建這套系統是在2012年。多年來,我們一直往永續發展方向打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綠色環保是永續發展裏非常重要的一塊內容。」瞿亞明說。
在園區,生活汙水被收集後,透過微生物的厭氧、好氧降解,達到處理排放標準,進入人工濕地生態系;人工濕地生態凈化後的汙水,用於澆灌屋頂菜園等,整個園區被打造成了一個可迴圈、永續的小型水環境生態圈。
智慧化、綠色化發展並不是兩條平行線,而是相輔相成的。2013年開始,開能擁有了第一條自動化產線,並逐步加碼,對工廠各個產線進行自動化、智慧化改造。到2020年,廠區已經實作供應鏈全過程的智慧制造。「我們對車間也進行了多次升級,原先的不少生產工人如今已轉變為裝置的管理員、品質的管控員,智慧制造與我們整個綠色體系的建設是相輔相成的。」瞿亞明說。
此外,廠區還透過「數位化平台」,即時監測園區內各處能源消耗情況。「所有的水、電、煤,我們都即時透過數據化進行監測,還可以根據需求不斷調整生產和管理方式,從而降低能耗和碳排放。這是建設綠色工廠最重要的環節。」瞿亞明說。
從自動化、智慧化到數位化,開能緊跟時代步伐,一步一個腳印,這其中少不了其對技術研發的堅持。「我們在這個細分領域的專利也達到了200多個。另外,我們還參與了國內30多個團體標準的制定,產品出口到106個國家。」瞿亞明說。
此外,作為全國工業旅遊理事單位,開能還積極與中小學、高校科研機構,共同開展科普環保教育與產品研發,踐行社會責任。
2023年,開能健康榮獲「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範企業」稱號,入選「上海市100家智慧工廠」名單。未來,開能健康將積極參與浦東的綠色制造體系的建設,「擁抱」雙碳,構建綠色可迴圈生態,在智慧、數位和綠色制造的道路上面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