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地球真的要降溫?NOAA再預警:拉尼娜即將回歸,對中國有何影響?

2024-08-13辟謠

2024年氣候的大變化又要來了,極端性的氣候變遷過程依然沒有結束。

這不,來自NOAA釋出新一輪的拉尼娜數據顯示,再次預警了,拉尼娜即將回歸,不過這個時間稍微有點延遲了。

而在反聖嬰現象出來之後,的確又將可能給中國帶來氣候的轉變,同時,也將改變全球的氣候,那到底會帶來多大的變化影響,下面就詳細來看看。

不得不說,氣候反正是越來越復雜,極端性的氣候越來越多,這根本因素雖然都是全球暖化情況最大,但在全球暖化之下的聖嬰,拉尼娜等現象影響,也是存在其影響變化過程的。

所以,無論是拉尼娜,還是聖嬰現象的發展,都需要警惕,它們也是擾亂其氣候變遷的根本因子之一。

再次預警!拉尼娜即將回歸

沒錯,在新一輪的拉尼娜數據預警之下,NOAA依然是保持對氣候變遷因子之下的——反聖嬰現象預警,它即將回歸。

當然,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拉尼娜是什麽,這裏簡單說明一下。

拉尼娜其實就是——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表溫度大範圍持續異常變冷的現象,也稱為反聖嬰,在歷史上,比較罕見的就是三重反聖嬰現象,也就是連續3年出現它。

而在它出現之後,就是影響氣候、改變的重要部份了。

在今年5月的時候,聖嬰就消失了,但是它的後續影響依然存在,並且引發了極端性的高溫現象也非常強烈,甚至在才結束的7月,打破歷史性的高溫,都可能與它存在一點關系。

來自歐盟氣候監測機構8月釋出的新數據顯示,盡管7月結束了連續 13個月創下月度氣溫紀錄的紀錄,但2024年「越來越有可能」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2024年7月是有數據記錄以來全球第二熱的月份,全球平均表面氣溫為16.91°C。

同時,地球經歷了該機構有數據記錄中最熱的兩天,7月22日和23日,全球日平均氣溫分別達到17.16°C和17.15°C。2024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年份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所以,這點數據可以證明,全球暖化、聖嬰效應等氣候因子,可能都在影響。

這其實也告訴了很多人,無論是聖嬰,還是反聖嬰現象,都可能存在「後續的連鎖效應」,特別是在下一波氣候因子轉變沒出現之下,這樣的機率更有可能出現。

而這一次透過觀察海面溫度數據集ERSSTv5,也就是太平洋的尼諾-3.4 區域,監測聖嬰主要區域,比 1991-2020 年的長期平均值高出 0.1°C。

這樣看起來似乎還漲了一點,但是,更深層次的區域並不是高,而是低,更何況從5 月至 7 月的常規 ONI 為 +0.2°C,相對 ONI 已經降至 -0.4°C。

這意味著今年晚些時候可能會出現 ONI 低於 -0.5°C 的情況,這可能就是拉尼娜發展的一種反向。

所以,NOAA堅持拉尼娜即將回歸,那麽,根據8月份的聖嬰-南方濤動 (ENSO) 預測,太平洋地區仍保持聖嬰-南方濤動 (ENSO) 中性狀況,反聖嬰現象有望在秋季形成,並且這個可能性為 66%。

而持續整個北半球冬季的機率——在11 月至 1 月期間的可能性為 74%,算是比較高的,雖然相對於初期來說,可能延遲了一點。

但從NOAA再次預警的情況來看,拉尼娜即將回歸,依然是保持這種態度,而中國也公開說明了,拉尼娜的趨勢在今夏後期,可能進入拉尼娜狀態。

所以,大家都認定拉尼娜的活動、發展,那它出現之後,也就意味著氣候的變化又將來了。

2024年地球或將再次大變,對中國有什麽影響?

沒錯,拉尼娜的影響是全球化的,對中國來說,也是具有影響的,這是公認的事實,沒有什麽爭議點。

在拉尼娜發展出來之後,對中國而言,主要呈現出兩個方面的發展, 也就是秋冬季的變化為主:

秋季之下——拉尼娜當年秋季,北方降雨易偏多,出現秋汛的可能性大。如1974年、1984年和2000年發生的拉尼娜事件,都造成了當年秋季黃河和淮河流域降雨偏多。

冬季之下——在拉尼娜事件發展年,菲律賓以東生成的台風數量減少,生成後總體強度偏弱,但影響南海北部及華南南部的台風則偏多。

不過,針對冬季的氣候變遷需要說明一點,那就是冬季的拉尼娜出現之後,大部份人說可能出現冷冬的可能性,但是在全球暖化之下,拉尼娜發展之後哦,引發的冷冬趨勢沒有那麽強了,只是相對來說,可能出現極端性的寒冷。

其次就是冷冬的機率存在,但也受到北極旋渦,極地改變等氣候因子影響,這很顯然,不是絕對性的,大家要分開一下。

只不過,氣候的波動性是必然性的,而對於全球氣候變遷來說,也容易是會帶來影響,從常態化的情況來看,拉尼娜(La Nina)對全球氣候的影響與聖嬰有所不同,影響程度也不如聖嬰強。

在拉尼娜發生時,南美沿岸附近地區(如阿根廷)降雨稀少,而印度尼西亞、澳洲東部則多雨;當拉尼娜長時間持續時,非洲中部、美國東南部等地常發生幹旱,巴西東北部、印度和非洲南部等地容易出現淹水。

所以,只要反聖嬰現象出現之後,2024年地球或將再次大變,無論是對中國來說,還是對全球其他區域來說,這都是改變的情況,不過,拉尼娜還有一個效應,那就是地球的氣溫變化。

地球要出現降溫,真的嗎?

沒錯,站在全球暖化的角度來講,如果拉尼娜能夠讓地球降溫,那肯定是好事情,畢竟真的是太熱了。

按照歐盟氣候變遷監測服務機構指出,由於人類造成的氣候變遷和此前聖嬰等自然現象,都在將今年的氣溫進一步推向了歷史最高,2024年可能已難逃成為「最熱年份」的命運。

C3S表示,2024年年初至今(1-7月)的全球氣溫異常值比1991-2020年平均值高0.70°C,比2023年同期高0.27°C。今年剩余月份的平均氣溫異常值至少要下降0.23°C,2024年的氣溫才不會高於2023年。

但根據該機構的說法,這種情況在其迄今為止收集的所有數據中都很少發生,因此2024年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年份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所以,2024年是真的熱,而反聖嬰現象就是氣候變遷的因子,有可能導致地球降溫。

這個降溫的主要因素就是——拉尼娜具有降溫的效應,這與聖嬰是相反的。

所以,「回歸」或使得今年全球「變涼」,但這個變暖並不意味著地球整體就要完完全全的降溫了,這並無法改變全球暖化的趨勢,畢竟拉尼娜與聖嬰也是迴圈出現的。

所以,大家不要以為拉尼娜出現之後,地球就徹底降溫了,這不是徹底降溫,而是「曇花一現」的狀態,全球暖化時期,也經歷了不少的反聖嬰現象發展,包括罕見三重反聖嬰現象的出現,大家也沒有看到地球的變暖徹底就沒了,是吧?

的確是具有降溫效應,但在全球暖化的面前,這還是不值得一提。

不是說地球小冰河要出現嗎?

沒錯,長時間以來,「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是作為地球小冰河進入的重要因子。

只要他出現崩潰,地球就有可能進入小冰河時期,「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是指大西洋洋盆的深層環流,是大洋熱鹽環流的重要組成部份,能夠沿經向跨洋盆輸送熱量,對氣候調節有重要影響。在表層,由於風的作用,大西洋表層海水向北流動。

在北大西洋高緯地區,太陽放射線少,表層海水冷卻,溫度較低;同時凈蒸發較強,且海水結冰會析出鹽分,海水鹽度較高。較低的溫度和較高的鹽度使得北大西洋海水有較高的密度,表層海水較易沈潛到深層,形成強勁的北下沈支。

所以,它將低緯地區的熱量透過洋流帶向高緯,對地球熱量進行再分配,使沿岸更加溫暖濕潤。

然而,長期以來,不少研究都指出了「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在不斷減弱,並走向崩塌的局面,而在2024年8月的時候,也再次針對該環流進行了研究,其中新研究指出,「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的崩塌趨勢並沒有改變,只是時間上有所調整。

在2023年7月的時候,【自然】雜誌一項最新成果,研究顯示,amoc可能在本世紀中葉。

甚至最早於2025年崩潰,這一結論比聯合國的評估更為悲觀,一旦amoc崩潰,將對全球生態系產生巨大沖擊,並影響每一位地球村民。

因為該環流的崩潰曾發生過。早在1.2萬多年前,冰川的快速融化導致環流運作失靈,北半球溫度在10年內出現了10至15攝氏度的巨大波動。

所以,如果在現代社會崩塌的話——如果amoc再次崩潰,不僅歐洲的冬天會變得更冷,而且夏季的幹旱、風暴和熱浪會變得更加常見。同時最終有可能導致地球進入全面小冰河時期。

然而,在2024年8月的這一份研究上,時間推遲了,透過最先進的科學模型預測,「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最有可能在2037年-2064年間崩潰。

所以,這相對於2025年來說,延遲了12年的時間,也就是說12年之後,「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有可能崩塌,地球進入小冰河時期。然而,這裏可能很多人有個疑問了,這準備嗎?

的確,都是可能性的說明,並沒有辦法肯定,而且就算是這些權威雜誌發表研究,也是給予預估說明,說明,這只能作為參考看待,並不是肯定就會在這一年出現。

但是,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無論是「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是否崩潰,可能根源就是在全球暖化之下,全球暖化引發了「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的改變。

如果人類進行了全球暖化的改變,那麽「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的時間節點也就改變了,所以,這是相互相的。不得不說,氣候變遷就是這樣復雜,一切都存在很大的變數。

所以,地球的確有可能進入小冰河時期,但整體上來說,變化的空間也還是存在。但現階段,地球變暖的趨勢是唯一沒有改變的,這一點也是沒有爭議。

如果2024年人類再次創造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將有可能達到1.5度氣候臨界點(人類巴黎協定定義之下的值)的值,這可能並不是什麽好訊息,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氣候變遷時間越來越強,人類時間真的不多了

的確,氣候變遷越來越強烈,無論是高溫,降雨,風暴,還是一些龍卷風等氣候變遷過程,其實這些年大家都看到了,極端性是越來越強。

而在這些極端性的氣候之下,對人類的生命危機也是更大。

比如在今年7月之中,數據還顯示,地中海和巴爾幹半島許多地區在7月也遭受熱浪持續侵襲,造成人員傷亡並影響公眾健康。

希臘、匈牙利、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和保加利亞等國都經歷了各自國家有記錄以來的最熱7月,此外,僅8月1日當天,在美國就有約1.65億人處於高溫警報之下。

所以,這些氣候變遷對人類的影響是在不斷升級,人類已經不是簡單的適應不適應的問題,而是要加大對氣候的改變。

而且這個時間也不多了,地球變暖越強,一年比一年熱的趨勢也更強,那意味著地球整體對生命的致命性影響節點,也是在「呼之欲出」的狀態。

所以,還在等待什麽,人類真的需要加速進行氣候改變,不然在最後氣候臨界點導致整個地球氣候系統的改變,那人類還想真正的來改變氣候,真的就是為時已晚。

那麽,不能夠等待了,希望全球一起努力來改變氣候,不然最終人類可能會遭遇自己引發氣候巨變的「氣候問題」影響,這還是沒有破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