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嵌入式服務:「小社群」如何承接「大需求」

2024-01-14辟謠

60平方米,20萬人次。很難想象,南京市玄武區紅廟物業社群服務中心的「睦寧裏」便民服務點,在如此有限的空間裏,已為居民提供物業報修、意見受理、社群助餐等服務累計超20萬人次。

「如果老百姓天然有需求,它的存在就有合理性。」在業內人士看來,像「睦寧裏」便民服務點這樣能為居民日常生活「嵌入」更多服務的「小空間」,對於所有社群而言都是必要的。問題在於,如何嵌入、嵌入什麽、誰來嵌入?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社群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實施城市社群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工程,在城市社群(小區)公共空間嵌入功能性設施和適配性服務,有利於推動優質普惠公共服務下基層、進社群,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當前,江蘇一方面在大力推進城市社群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工作;另一方面,【方案】提出在全國範圍內選擇50個左右城市開展試點,也吸引全省各地積極響應,力爭試點資格。

從硬體到軟體,服務「嵌入」社群

【方案】指出,城市社群嵌入式服務設施是以社群(小區)為單位,透過新建或改造的方式,在社群公共空間嵌入功能性設施和適配性服務,嵌入的服務包括養老托育、社群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務、體育健身、文化休閑、兒童遊憩等一種或多種。這意味著,社群嵌入式服務,既包括硬體也包括軟體,可謂「軟硬兼施」,有著豐富的內涵和層次。

目前,江蘇很多小區居民正享受嵌入式服務帶來的方便與快捷。每當中午分時,位於南京玄武區的「紅廟食堂」餐櫃前十分熱鬧,十幾種菜品一字排開,葷素搭配,色香味俱全,魚市街小區的不少老人都選擇在此就餐,好評不斷:「這裏離家近,飯菜便宜味道也好,甚是滿意!」而每天下午兩點後,餐桌就變身為牌桌,供居民娛樂休閑,下午4點半後,餐桌又變成小朋友們的學習桌,提供課後輔導,守護「朝夕幸福」。

1月11日,記者來到南京市棲彩食堂,飯菜的香味撲鼻而來,點餐台前排起了長隊,不少周邊工作生活的市民在食堂內嘮著家常,氣氛溫馨。棲彩食堂營運組織主任黃秀麗告訴記者,社群食堂每天送餐80余份,線下用餐人數100人左右,食堂內還設定了獨立包間滿足市民聚餐的需求,非飯點時間還會開展手機技能培訓班、手工班、防詐講座等,充當養老服務站點。

「這真是個好地方,我們可以在這裏跳跳舞、上老年大學,還能帶著孫女來上托班,我是這裏的老會員了!」在蘇州姑蘇區悅齡健康綜合服務中心,70歲的陳奶奶對各項貼心服務贊不絕口。在現場,記者看到服務中心分為吳門橋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姑蘇教投合禾托育中心、四季晶華社群衛生服務站三個板塊,可提供「養老+托育+衛生」一站式便民服務,市民繳納100元會員費即可成為會員,各類消費均可打9折,還會額外獲得免費理發、助浴、修腳服務各一次。

來到南通新城橋街道朝暉社群的活動室內,兩個小男孩正在進行乒乓對決;小區內的戶外運動器材區,幾個爺爺奶奶正在鍛煉聊天......在朝暉社群內,除了這些公共設施,還分布著2家托育機構、1家健身器材室,社群一公裏內還有1家養老機構,煙火氣滿滿。

走訪多地,記者發現,硬體服務是社群嵌入式服務的基礎,這些看似微小的服務,實際上是看不見的「微觀關系」的嵌入,並構建鄰裏互惠、互利的信任關系。

文昌花園社群成立於2005年8月,是當時揚州最大的拆遷安置社群。在社群中心花園,有一棟占地並不大的養老公寓,卻經常吸引其他社群老人慕名而來。「住進小公寓,‘夕陽’別樣紅!」住在養老公寓的楊金寶夫婦告訴記者,在這裏吃得好玩得好,還能享受各種服務。在社群裏「嵌入」養老院並不多見,文昌花園社群這麽做的原因,是在戶情調查中發現,社群空巢老人多達170人。為了把養老院「搬進」社群,實作「家門口」幸福養老,社群花了不少心思,跑合作、拉資金、找對接,最終為老人們找到了「好歸宿」。

盤活存量騰空間,回應群眾期待

雖然已有一些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嵌入式服務,但在全省範圍,還有很多社群居民正在翹首以盼。南京市建鄴區吳侯社群的居民薛冰冰是一名在金融城上班的白領,她告訴記者,從老城區搬來這裏居住,自己有些不太適應。「這裏居住環境很新,但是有時候想要修個拉鏈、補個衣服,往往要走很遠才能找到修補的小攤。這裏的公共健身設施和場所也比較有限,我只能去健身房辦了張卡。」薛冰冰期待社群能夠健全更多功能。

那麽,接下來,江蘇該如何發力,在更多社群開展社群嵌入式服務?「在落實國家實施方案上,下一步我們將按照‘群眾缺什麽,社群補什麽’原則,堅持‘一城一策、一社群一案’,區分輕重緩急,精準分類支持,重點補齊‘一老一小’服務、社群助餐等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急難愁盼問題,在盤活社群存量資源、健全永續建設營運機制、完善高品質社群服務體系上取得突破。」省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處處長王英煒表示。

目前,開展社群嵌入式服務的一個痛點是,中國城市已進入存量發展階段,在相應區域新建嵌入式服務設施,難度不小。大興建設顯然不應該是該項工作的答案,【方案】給出的明確路徑是,按照「補改一批、轉型一批、劃轉一批、配建一批」的原則,開展社群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為社群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騰空間,確保社群公共服務走近居民身邊。

南通市發改委社會發展處處長施洪燕介紹,南通已經初步摸排確認107個社群,來進行嵌入式服務設施的試點,分三年進行建設。「南通的老齡化程度比較高,所以我們更加側重於養老,尤其是居家養老,我們將‘社群嵌入式服務’同之前的‘城市更新完整社群建設’‘15分鐘便民生活圈’融為一體,各方合力,打造‘家門口系列’。之前南通很多社群已經有了一些養老設施、托育設施、助餐點,但都是分散的,現在我們想要政府、街道、國企等共同參與,打造一個綜合體,將這些基本服務都集中起來。」

記者也發現,目前,很多服務中心往往「身兼數職」。1月3日,南京市棲霞區堯化街道堯新社群百姓健身房正式對外開放。不過,這個460平方米的百姓健身房,不同於市面上的商業健身房,而是涵蓋體育健身、健康服務、文化休閑、兒童遊憩等功能,為廣大居民提供公共體育社交新平台。

啟用各類資源,實作長效「嵌入」

社群嵌入式服務提升社群承載服務的能力,有利於切實推進城市高品質生活。但是難題同樣不少,首當其沖的是錢從哪兒來?

對此,【方案】明確統籌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財政投入、社會力量投入等積極拓寬資金來源,還提出「將符合條件的社群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計畫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範圍」「發揮各類金融機構作用,按照市場化原則為符合條件的社群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計畫提供支持」等舉措。而且,【方案】提出選擇50個左右城市開展試點,每個試點城市選擇100個左右社群作為社群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先行試點計畫。

政策支持推動全省各地力爭試點,揚州市發改委社會發展處處長張鋒介紹,今年,揚州市將以城市道路網、自然地形和現狀居住社群邊界等為基礎,結合社群服務設施需求頻率及服務半徑,與社群居委會管理和服務範圍相對接,與「15分鐘便民生活圈」相銜接,推動100個左右人口集中、有建設意願和財力基礎的社群和居住小區開展試點,加快填平補齊主城區社群嵌入式服務設施短板弱項,實作城鄉社群綜合服務全覆蓋。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提出,社群嵌入式服務仍需探索長效機制,避免「建設轟轟烈烈,服務冷冷清清」。在這一方面,我省已有一定探索。

「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是長久之策。」南京市月安社群黨委書記鄒鵬介紹,月安社群摒棄政府大包大攬的固有思維,在托育、養老等部門計畫中引入市場化機制,如月安托兒所計畫是由政府引導民營機構幼稚園根據市場需求對原有空置場所進行改造,政府適當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社群食堂的建設完全依托留芳茶社,在此過程中,我們探索側重老年助餐、梯度化收費的社會經營模式的幸福餐廳,市場化、專業化的營運推動了治理降本增效,有利於實作建管一體、常態長效。」

民營機構也積極投入社群嵌入式服務帶來的巨大市場,南京新百旗下養老企業安康通在蘇州相城黃橋街道三角咀社群服務覆蓋800余名社群老年人。企業圍繞「15分鐘便民生活圈」,在社群養老、居家養老工作中,針對老年人的居家生活需求,在服務上下功夫、做文章。在政府補貼托底養老服務的基礎上,透過提供多樣化居家養老、社群養老、適老化改造、殘疾人護理等服務,推動養老企業市場化運作,以服務推動市場,以市場反哺服務,保持社群養老服務有長效、有後勁。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所所長張春龍認為,社群嵌入式服務探索長效機制要制定定期評估與反饋機制,及時了解服務執行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服務策略和做法,確保服務一直貼合居民需求。「重要的是定期監測、評估並根據反饋進行調整,使服務持續滿足居民的需求。」

「下一步,省發改委將會同省有關部門加強工作統籌、協同各方力量、強化政策支持,指導各地抓緊做好建設方案編制、試點社群遴選、建設計畫儲備等重點工作,積極爭取國家試點和政策支持,加快推進我省社群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推動優質普惠公共服務向社群延伸、為居民服務,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王英煒說。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陳澄 許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