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軍事演習真的能反映出戰場上可能出現的問題嗎?

2024-01-16軍事

應該是,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戰場上可能出現的問題 ,但並不能完全復制實際戰場的復雜情況和不確定性。

這個就好比你參加高考,經過高三一年的磨練,根據統計數據,高三下學期學生平均要經歷200多場考試,你說這種強度下,每年高考還還有好多突發狀況,就拿今年浙江省的首考來說,簡直是慘不忍睹……難出了天際。教的不考,新教材不考,題目出老課程的。你能說考試院失職嗎?沒有人家是嚴格按照考試大綱出題的,但是,是反套路。

同樣,到了戰爭,一切手段反常規的都是為了戰勝對手,沖著這個目的,你說你軍事演習能搞到那個地步,被我們軍迷一直掛在嘴邊的,「踏破朱日和,活捉滿廣誌」,在我們看來,強度已經是無所不用其極了,可是外軍的訓練水準到底怎麽樣呢?

古人有語「以戰訓兵」,這點不得不說,鷹醬是真牛逼,你看近代幾場軍事變革都是美軍領導的,海灣戰爭,聯軍面對伊拉克軍隊,經過8年兩伊戰爭的洗禮,你能說就個人素質而言,伊拉克軍隊素質會羅於美軍?所以說這個和你的對手,你的環境差別很大。

為什麽說海灣戰爭打醒了中國軍隊,42天結束戰鬥,給整個世界狠狠上了一課。

如果沒有這場戰爭,我們可能還停留在,對越戰爭的那種傳統思維,但事實證明,現代化戰爭根本不像傳統戰爭那樣,雙方陸軍裝備武器相互賽局。 而是以一種全新的方式,以超視距、資訊化綜合的方式呈現出來,是高科技裝備的對抗!

也是那個時候起,我們加強了軍隊建設,當年為了改革開放,我們高層判斷「和平是主題,世界大戰打不起來」因此軍隊做出必要犧牲,裝備研發,這些都擱置下來。

海灣戰爭通常被視為是現代戰爭的起點,而已30年過去了,我們現在的思維還是停留在海灣戰爭的情形,要知道每次戰爭都是一次全新的模式,從一戰的戰壕戰,到二戰的「閃電戰」鉗形攻式。到海灣戰爭的 空地一體化作戰。

再逼真的軍事演習也無法與真實的戰場相比。首先,從士兵的意識意識中就無法做到,很多士兵並沒有上過戰場,思想意識中很難想象出真實的戰場到底是什麽樣的,這一點是最不同的地方。演習的演字就說明了一切,演習與戰場上最大的不同就是可控與不可控,演習是可控的,戰場是不可控的。例如:演習中火炮打擊什麽位置是受控制的,不能打到自己的人,是有一個預定的目標區的,士兵是不能隨便進入目標區的,戰場上正好相反,就是打你的人,絕不留情。

演習中,進攻路線,火力打擊時間點,目標點都是可控的,是有預案的,而且要確保不能傷到參演士兵的生命,如果出現傷亡則是事故。戰場上沒有這個約束,對於敵人的火力打擊是不可控的,不知道他什麽時候打擊,也不知道采取什麽打擊手段,一切都是未知的,和演習中防止出現傷亡不同,戰場上則追求最大殺傷效果。在激烈的演習對於士兵而言都是安全的,而戰場上則不同,即便是一名狙擊手都可以對士兵構成命生危險。戰場上彈片橫飛,草木具焚,殘肢斷臂,其殘酷性是很難透過設定假場景來做到逼真的。這一點,演習和真實的戰場沒有可比性,很難透過演習來描述的。即便是盡量設定逼真的場景,也不可能真的犧牲人員來實作,既然無法犧牲人員,也就無法做到逼真了。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很多新兵就因為不知道一塊石頭可以挽救自己的生命,記得一次記者采訪,我們參加維和的中國士兵,大概是2011年吧,解放軍報是這樣記載的:

陳長青,濟南軍區某集團軍工化處處長,1971年生,1990年3月入伍,上校軍銜。2006年5月、2009年1月、2010年6月,三赴蘇丹瓦烏和達爾富爾執行維和任務,三次被聯合國駐蘇唐特派團授予「聯合國和平榮譽勛章」和「特別貢獻獎」。前不久,記者來到陳長青維和期間所在部隊濟南軍區某工兵團,對他進行了采訪。

中國參與聯合國維和已整整10年,10年來,中國軍人的腳步無論在陸地還是在天空、海洋,正越走越遠。因此,我們試圖透過與陳長青的對話,發掘更多中國軍人面向世界時的精神風貌和相關思考,希望他在國際舞台上的經歷與思考對我們這支具有光榮歷史的軍隊更快地實作現代化,更好地維護國家利益、維護世界和平有所借鑒。

再逼真的演習也不同於實戰

記者:3次參加維和,每次8個月,加起來整整兩年,你最大的收獲是什麽?

陳長青:我3次參加維和,第一次當參謀,第二次當分隊長,第三次當大隊長。現在看,個人最大的收獲其實也就是我們部隊最大的收獲,那就是實際作戰能力大大提高。

記者:舉例說明?

陳長青:比如,2006年5月我第一次也是我所在部隊第一次參加維和。剛到任務區時大家聽到槍響就緊張,趕緊穿防彈衣戴頭盔。現在完全不一樣了,一聽槍聲就知道哪個方向大概發生了什麽情況,部隊從容應變,哪些人疏散,哪些人集合,哪些人做好戰鬥準備,快速有序。

記者:這種變化來自哪裏?

陳長青:來自實戰。任務區情況復雜,對於維和部隊來說,維和就是作戰,標準就是實戰。我們的一切工作都從實戰出發,可謂是生死練兵,弄不好要丟性命。因此說,經過維和戰場的洗禮,部隊的實際作戰能力大大提升。

記者:在國內也有實戰背景下的演習。

陳長青:那不一樣。再逼真的演習也不同於實戰。因為它畢竟是演習。在蘇丹,我曾目睹肯亞士兵訓練排雷,觸動很大。他們完全就是拿真雷來練,操作手身著全套的排雷裝備,除了小刷子、小鑷子等,手上還佩有防靜電的避雷針。每一個動作都精準規範,每一個細節都做到極致,這種訓練水平是拿任何一種模擬器材都練不出來的。

當然,我不是說我們都要去參加實戰。我想說的是,對長期處於和平環境中的中國軍人來說,必須要有更強的危機意識、實戰意識,不要忘了,部隊是要打仗的。

軍演的作用在於,發現平時沒怎麽註意的細節,讓士兵感受戰爭的氛圍。只能說經歷過軍演的士兵上戰場適應力要比參加過軍演的士兵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