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殲-20以一種近乎科幻的姿態劃破長空,宣告中國正式邁入「五代機俱樂部」時,全世界都為之側目,仿佛一夜之間,五代機成了衡量軍事實力的唯一標尺。
然而,僅僅幾年過去,五代機的神話似乎就開始褪色,一個尷尬的現實擺在眼前:曾經被寄予厚望的五代機,並沒有想象中那麽「香」,曾經被視為昨日黃花的四代機,反而迎來了自己的第二春。
這究竟是怎麽一回事?
昂貴的天空之王
不可否認,五代機代表了當今世界戰鬥機技術的巔峰,隱身突防、超音速巡航 ,這些曾經只存在於科幻小說中的名詞,如今已經成為了現實。
F-22,這個曾經的「天空王者」,憑借著高達2.25馬赫的飛行速度和近乎完美的隱身設計,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像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讓潛在對手望而生畏。
而殲-20的橫空出世,更是打破了這種技術壟斷,其強大的效能參數和不斷升級的「中國心」,更是讓不少軍迷為之振奮。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五代機也不例外。
五代機的最大賣點,無疑是其強大的隱身效能。透過特殊的氣動布局設計和吸波材料的套用,五代機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雷達反射面積,從而實作「隱身」的效果。
然而,這種「隱身鬥篷」的代價,卻是極其高昂的,為了達到理想的隱身效果,五代機需要采用大量昂貴的復合材料和復雜的制造工藝,這使得其制造成本遠遠高於傳統的四代機。
以F-22為例,其單價高達1.5億美元,即使是財大氣粗的美國也難以承受如此高昂的采購費用,最終不得不早早關閉了生產線。
如果說高昂的采購費用只是免洗的投入,那麽五代機高昂的維護成本,則是一筆需要長期支付的「巨額賬單」。
為了保持優異的隱身效能,五代機需要定期進行特殊的維護保養,包括對隱身塗層的修復和更換,而這些維護工作不僅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和裝置,還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資金。
以F-35為例,其每小時的飛行成本高達44000美元,幾乎是F-15EX的1.5倍,如此高昂的營運成本,即使是美國空軍也感到吃不消,更不用說那些軍費預算有限的國家了。
對於很多國家來說,高昂的采購成本,已經成為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門檻」。
以F-35為例,其最新型號F-35A的單價高達8000萬美元,這對於很多中小國家來說,都是一筆難以承受的負擔。
不如買四代機
就在五代機在高成本的泥潭中掙紮時,曾經被認為即將被淘汰的四代機,卻悄然迎來了自己的「第二春」。
泰國、巴基史坦、阿根廷等國,紛紛選擇了采購或升級四代戰鬥機,就連中美俄這些軍事強國,也開始重新審視四代機在現代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
與五代機相比,四代機最大的優勢,無疑是其更高的價效比,無論是采購成本還是維護成本,四代機都要比五代機低得多。
以JAS-39E/F為例,其采購價格僅為F-35A的三分之一,而維護成本更是低得多,對於很多中小國家來說,有限的軍費預算更應該用在刀刃上,而四代機顯然是更加務實的選擇。
五代機的優勢主要體現在隱身突防和超音速巡航方面,這對於那些需要突破敵方防空體系,爭奪制空權的國家來說,無疑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對於很多國家來說,他們的主要安全威脅並不是來自其他國家的正規軍隊,而是來自恐怖主義、武裝沖突、邊境爭端等低烈度沖突。
在這些沖突中,五代機的優勢並不能得到充分發揮,反而會因為其高昂的成本和復雜的維護,而成為一種負擔。
比如,菲律賓、巴基史坦等國,他們的主要安全威脅來自國內的恐怖主義和武裝叛亂,對於他們來說,更需要的是能夠執行近距離空中支援、對地攻擊等任務的戰鬥機,而這些任務,四代機完全能夠勝任。
老樹發新芽
也許有人會說,四代機畢竟是「老舊」的裝備,在效能上已經落後於時代,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隨著航空技術的不斷發展,四代機也經歷了多次升級換代,其效能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以F-15EX為例,它是F-15的深度改進型號,換裝了全新的有源相控陣雷達、電子戰系統和發動機,其綜合作戰能力已經接近五代機水平。
而蘇-35、殲-16等四代半戰鬥機,更是憑借著優異的機動效能和強大的武器掛載能力,在與五代機的對抗中,也並非完全處於下風。
在資訊化戰爭的大背景下,四代機可以透過加裝先進的雷達、電子戰系統、數據鏈等裝置,來提升自身的態勢感知能力、資訊對抗能力和協同作戰能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自身在隱身效能上的不足。
與五代機相比,四代機還有一個重要的優勢,那就是其更加靈活的任務彈性和更強的武器掛載能力。
五代機為了追求極致的隱身效能,通常會采用內建彈艙的設計,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武器掛載能力和作戰半徑。
而四代機則沒有這方面的顧慮,它們可以根據不同的作戰任務,靈活地選擇掛載各種型別的武器彈藥,執行對空、對地、對海等多種作戰任務。
以F-15EX為例,它最多可以攜帶12枚空空飛彈,同時還可以掛載「風暴破擊者」鉆地彈、「斯拉姆」空對地飛彈等精確制導武器,其對地攻擊能力甚至超過了一些五代機。
而在執行空中加油任務時,F-15EX還可以掛載兩個大型副油箱,為其他作戰飛機提供空中加油服務,進一步提升作戰部隊的持續作戰能力。
「雞肋」還是「王牌」?
既然四代機依然寶刀未老,那麽,五代機是否就成了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誠然,五代機的高昂成本和復雜的維護,限制了其在全球範圍內的普及,但其帶來的革命性變化,也是不容忽視的。
五代機的隱身效能和超音速巡航能力,使其能夠更加從容地突破敵方防空體系,對敵方重要目標實施「先敵發現、先敵攻擊、先敵摧毀」的「降維打擊」。
在實戰中,五代機往往能夠憑借其強大的資訊優勢和突防能力,在敵方毫無察覺的情況下,對其實施致命打擊。這種不對稱的作戰優勢,是四代機無論如何也無法比擬的。
五代機不僅僅是一件武器裝備,更是一個國家航空工業實力和科技水平的象征。
發展五代機,不僅能夠提升國家的國防實力,還能夠帶動航空發動機、材料科學、電子資訊等高科技領域的發展,為構建未來作戰體系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五代機和四代機將長期共存,並形成一種高低搭配、優勢互補的作戰模式。
五代機將憑借其隱身效能和超音速巡航能力,擔負起突防打擊、奪取制空權等戰略性任務。
而四代機則可以利用其成本低廉、用途廣泛的優勢,執行空中遮斷、近距離空中支援、對地攻擊等戰術性任務,為五代機提供必要的支援和掩護。
這種協同作戰模式,將最大限度地發揮不同型別戰鬥機的優勢,形成更加強大的綜合作戰能力。
結語
五代機和四代機,就像是一枚硬幣的兩面,各有優劣。
對於那些軍事實力雄厚、國防需求迫切的國家來說,五代機無疑是提升國防實力的「倍增器」。
而對於那些軍費預算有限、安全環境相對穩定的國家來說,四代機則更加符合自身的實際情況。
歸根結底,沒有「萬能」的武器,只有「適合」的武器。選擇什麽樣的戰鬥機,取決於一個國家的國防戰略、安全環境、經濟實力等多重因素。
參考資訊源:
[1]官方媒體:澎湃新聞 2021-03-21【美空軍裝備五代戰機後,為何回頭考慮研發4.5代戰鬥機?】
[2]官方媒體:澎湃新聞 2021-11-15【五代艦載機登場後,現有的四代機能用到什麽時候?】
[3]官方媒體:觀察者網 2021-02-22【買不起F-35?美軍研究買四代機湊數】
但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份,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