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註」,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此文僅在今日頭條釋出,任何平台不得搬運,搬運必究
文 |以苒Zran
編輯 |以苒Zran
前言:
在疫情全球肆虐的關鍵時刻, 捐贈行動成為了衡量企業與個人責任的重要標尺。
一家企業的選擇卻引發了廣泛爭議—— 面對國內疫情時冷漠無動於衷,對美國卻大方捐出6億巨款。
這種「慷慨」的舉動讓無數國人感到憤慨與疑惑: 為何同樣面對危機,國內外的態度竟如此天差地別?
時光流逝,這家公司如今過得如何?
這樣的決策是否真的帶來了它所期望的結果?
再苦也要讀書
1965年,張欣出生在一個普通工人家庭。
父母雖是知識分子,卻因種種原因未能獲得體面的工作。
一家三口在拮據中勉強度日, 但張欣從小就展現出驚人的學習天賦,成績常年名列前茅。
1979年,命運的齒輪悄然轉動。
14歲的張欣隨父母來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簡陋的筒子樓裏。
白天,父母在紡織廠做工,晚上,張欣蜷縮在狹小的出租屋內攻讀課本。
不幸的是,意外總是突如其來。
父母雙雙離世,頃刻間,張欣成了孤苦伶仃的打工妹。
她不得不輟學, 每天在紡織廠做著十幾個小時的苦工。
在那些寂寞漫長的夜晚, 張欣常常淚眼朦朧地仰望星空,暗暗發誓要改變自己的命運。
她白天揮汗如雨,晚上挑燈夜讀, 努力學習英語,憧憬著有朝一日能重返校園。
五年的辛勤工作換來了一筆積蓄。
幸運的是, 工廠老板被張欣的上進心所打動,慷慨解囊資助她到英國深造。
歷盡千辛萬苦, 張欣終於考入了英國大學。
一步登天
在異國他鄉, 張欣沒有被語言、文化隔閡擊倒,而是更加努力。
最終,她以優異的成績從薩塞克斯大學畢業, 並且考取了劍橋大學的碩士學位。
這個曾經的小女工,一躍成為了名校高材生。
張欣在英國短暫工作後,又前往美國發展。
命運的紅線在這裏牽引到她的夫君——潘石屹。
兩人一見傾心,迅速攜手步入婚姻殿堂。
新世紀伊始,中國大陸經濟蓬勃發展,房地產市場異軍突起。
夫妻倆敏銳地嗅到商機,毅然回國創業。
北京SOHO中國公司由此誕生。
張欣掌舵設計,潘石屹負責營運。
在國際視野和本土智慧的激蕩碰撞中, SOHO中國開創了獨樹一幟的建築美學。
張欣設計的計畫斬獲威尼斯設計大獎,為公司帶來了無價的口碑。
2007年,SOHO中國在香港上市,首日融資19億美元。
公司的利潤和股價一路高歌, 到2015年,張欣以195億財富登頂胡潤女富豪榜。
她用自身奮鬥證明,只要肯吃苦,命運就能覆寫; 只要夠拼搏,夢想終會閃耀。
這位白手起家的大企業家,也開始令人生疑。
教育矛盾重重
功成名就後, 張欣對教育問題的言論引發了爭議。
2013年,她公開表示不會讓孩子接受國內教育。
在她看來,中國教育"沒有一點創新精神,太過死板","根本難以培養全方面的優秀人才"。
她要把孩子送到美國,接受"最先進的教育"。
一石激起千層浪。
一些人認為,張欣坦誠直言,觸及了中國教育的癥結,值得教育界反思。
更多人則憤怒地指責她忘本, 對哺育自己成長的祖國教育體系大放厥詞,予以無情否定。
面對滿腔怒火,張欣巋然不動。
她的兒子果然被送到美國名校哈佛大學深造。
後來, 她還捐贈了六億美元支持這所大學。
外界議論紛紛,質疑其"捐款買路",讓兒子輕松獲得名校提供。
與哈佛捐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張欣夫婦在國內的義舉寥寥。
尤其在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的緊要關頭,舉國上下萬眾一心, 企業家們紛紛慷慨解囊,而身價百億的SOHO中國卻態度曖昧,僅在社交平台發了句不痛不癢的安慰。
"冰冷" 的回應讓網友大跌眼鏡。
有人直言不諱地質問: 在國人危難時刻,張欣夫婦為何這樣冷淡?
以他們的財力,捐個億很容易吧?
對祖國同胞如此吝嗇,對美國學校卻如此大方,是何道理?
身份認同之惑
更令國人不解的是,危機過後不久, 張欣夫婦竟然放棄了中國國籍,加入美國籍,成為貨真價實的美國人。
以一個跨國富豪的身份,遊走在世界舞台。
身份轉換的背後, 是對故土的陌路,對同胞的冷淡。
在國人看來,張欣用中國改革開放的東風起飛,在這片土地上積累財富, 享受了市場的機遇、消費者的支持,如今卻迫不及待地撇清關系,令人唏噓。
作為一個在逆境中成長的女性, 張欣的奮鬥史誠然令人動容。
但是,她的一些言行也引發了人們 對於財富、理想、責任的思考。
我們要追問:在個人騰飛的同時,企業家是否也應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
在享受改革開放紅利的同時,是否要常懷感恩之心, 感念這個國家,報酬這個民族?
在擁抱西方價值的同時,是否也要堅守文化自信,傳承中華文明?
或許,這不僅是對張欣一人的拷問, 更是對所有中國企業家的期許。
財富是流水,而精神價值觀卻能歷久彌新。
張欣這一代企業家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
個人利益與社會責任,事業追求與家國情懷, 全球視野與本土擔當,這些矛盾如何平衡,需要他們用智慧去應對。
不可否認,張欣用自己的際遇 展現了中國人不屈不撓、奮發向上的品格。
我們更希望這一代優秀企業家能守望初心,在財富之外擁有更高的境界, 在享受市場報酬的同時不忘回饋社會,在創造個人奇跡的同時,也能助推民族復興的偉業。
結語:
張欣的人生, 是一個縮影,折射出這個時代的光和影。
我們既要學習她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以及開闊視野、與國際接軌的氣度。
也要警惕在功成名就後漸漸迷失, 本末倒置,忘卻了曾經的理想與情懷。
這不僅是個人修為的課題, 更關乎民族的興衰,國家的未來。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路,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份,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資訊來源:
善惡終有報:疫情時對中國一毛不拔,卻大方捐美國6億,如今咋樣
2024-10-06 13:55·聰穎豆漿
善惡終有報!疫情期間一毛不拔,賺中國的錢捐美國6億,如今怎樣
2024-09-03 17:00·艾彌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