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非洲東南部國家莫三比克舉行總統、國家及省級議會選舉。10月24日,莫全國選舉委員會正式宣布:左翼執政黨「莫三比克解放陣線黨」(FRELIMO,簡稱「解陣黨」)總統候選人丹尼爾·查波贏得總統大選,同時解陣黨以壓倒性優勢贏得國家議會和各省議會選舉。
這意味著作為老牌執政黨的解陣黨將延續自1975年該國獨立以來的長期執政。然而票面上的選舉結果,難以掩蓋圍繞本次大選的激烈爭議。無論是反對派陣營關於執政黨「選舉舞弊」的指責,還是選後此起彼伏的抗議示威、反對黨人士及其支持者遭到殺害,都預示著選後該國政局並不平靜。
尤其值得註意的是,本次選舉見證了議會外新政黨莫三比克發展樂觀黨(PODEMOS)的異軍突起。這個全新政黨集合了傳統兩大黨的出走成員,首次參選便一躍成為最大反對黨,顯然體現了莫公眾對於政治現狀不滿和求變的心態。既有政治格局遭到沖擊,陳年積弊亟待緩解,莫新政府在選後將面臨更加艱巨的挑戰。
老牌執政黨爭議中大勝
如果單看莫全國選舉委員會在10月24日公布的計票結果,那麽解陣黨無疑又一次獲得壓倒性勝利:在總統選舉中,該黨候選人查波狂攬4912762張選票,得票率高達70.67%;在國家議會選舉中,盡管競爭黨派增加,但解陣黨仍收獲250個議席中的195席,比五年前增加11席,鞏固了「超級多數」優勢;此外,解陣黨贏得了所有省級議會選舉。
莫總統選舉計票結果,圖源:Election Resource Centre
解陣黨早在葡萄牙殖民統治時期便是莫民族自決和獨立運動的領導力量。1975年莫三比克正式獨立以來,該黨始終是該國的執政黨,歷次總統和議會選舉全部勝選。考慮到該黨深厚的執政歷史基礎和當下的執政優勢,本次選舉結果似乎並不出乎意料。
然而在外界看來,本次選舉從一開始便充滿爭議,莫反對派陣營及其民間支持者尤為質疑解陣黨的勝選成績。事實上,近年來莫每逢選舉,國內外便有聲音指責該黨利用執政資源、操弄選舉舞弊。
例如去年10月舉行的市一級地方選舉,早在投票日之前,莫警方便開始逮捕反對派人士;投票結果出爐後,愈演愈烈的全國抗議和警民沖突造成至少三人死亡,甚至莫部份地方法院都承認存在投票違規現象,四個城市法院幹脆宣布選舉結果無效。兩個月後,莫憲法法院方才公布最終結果,四個原本由解陣黨獲勝的城市被改判為最大反對黨、中右翼「莫三比克全國抵抗運動」(Renamo,簡稱抵運)勝選。
正是因為這樣的先例,莫不少民眾對於今年的大選也不甚熱情,認為結果早就被解陣黨「內定」。本次選舉投票率僅43.48%,比五年前大選直降八個百分點,便體現了選民的心態。具體到民間和反對派陣營眼中的「疑點」,官方公布的註冊選民數量(約1710萬人)首先引起他們的擔憂:按照該國非政府組織「公共誠信中心」的說法,部份省份註冊選民數量比實際成年選民數量多出近88萬人,即存在5%的「幽靈選民」和「人頭選票」。
到了投票日,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非洲聯盟、歐盟均派出了選舉觀察員,但莫民間組織「和平屋」指出全國有200多個投票站將記者和觀察員拒之門外。反對黨陣營的三名總統候選人則指出——投票還沒結束,部份投票箱便提前啟封;反對黨派去監督投票過程的部份代表也被剝奪了相應的權利與資格。
按照莫有關規定,選舉正式結果在投票結束15天後公布,在此期間為官方計票階段。未等官方結果出爐,歐盟選舉觀察員便指出部份投票站和地區存在計票違規、選舉結果遭到篡改,歐洲議會要求莫全國選舉委員會公布各投票站的投票明細,但遭到後者拒絕。美國智庫國際共和研究所(IRI)則列舉了威脅選民、收買選票、解陣黨優勢選區選民數量虛高等現象。
莫發展樂觀黨支持的總統候選人、反對派最熱門人物韋南西奧·蒙德拉內直言:「我相信選舉流程,但不相信派來組織選舉的人。」正因為如此,計票伊始蒙德拉內便無視查波領先的官方數據,早早宣布自己勝選,還揚言如果解陣黨宣布勝選,他便要發起全國性的罷工抗議。
不可否認的是,從選前一個半月莫警方因「選舉犯罪」逮捕39人,到10月18日蒙德拉內選舉顧問、莫發展樂觀黨律師埃爾維諾·迪亞斯遭離奇槍殺,再到10月21日莫各地(在蒙德拉內號召下)爆發大規模罷工抗議,導致至少六人被捕、16人受傷,種種現象表明:本次大選的疑問和爭議客觀上影響了執政黨的公信力,也不利於選後莫政府的平穩過渡。
新生勢力顛覆兩黨格局?
與同為前葡屬殖民地的安哥拉高度類似,莫三比克政壇長期以來是兩黨競爭的格局:領導民族解放的解陣黨在內戰時期一黨執政,其戰場對手便是長期進行反政府武裝活動的抵運;1992年雙方在羅馬簽署和平總協定後,曾擁有一萬余人部隊的抵運從軍事組織轉型為合法政黨,逐漸解除武裝、關閉武裝基地,歷次大選均為議會第二大黨,是莫政壇最具實力的反對黨。
不過今年情況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改變。不管外界是否相信解陣黨勝選的計票統計,但同一份官方選舉結果顯示,抵運這一次失去了最大反對黨的地位:該黨主席奧蘇福·莫馬德連續第二次參加總統選舉,但得票率只有5.81%,遠不如蒙德拉內的20.32%;抵運在議會選舉中表現同樣一落千丈,議席銳減三分之二,被獲得31個議席的莫發展樂觀黨反超,淪為「老三」。
簡言之,本次選舉第一次打破了莫政壇持續30多年的兩黨格局,而「攪局」的力量便是新成立不久、支持蒙德拉內的莫發展樂觀黨。該黨主要創始成員便是對現狀不滿而出走的解陣黨前黨員。而今年代表該黨競選總統的蒙德拉內原來卻是抵運黨員,他今年6月剛結束抵運,之後又代表莫發展樂觀黨登記競選總統。該黨主席艾爾比諾·福基利亞甚至表示,不排除蒙德拉內未來成為黨的領導人。
作為傳統兩大黨有生力量結合的產物,莫發展樂觀黨迅速體現出「強強聯合」的效果。50歲的蒙德拉內是銀行家和林業工程師出身,擅於主打魅力型政治人設,在年輕人群體中具有很強的支持基礎。在這方面,蒙德拉內與莫發展樂觀黨一拍即合,二者走到一起後便深耕社群網路平台,持續強化年輕選民對他們的歸屬感。
值得一提的是,莫發展樂觀黨的名稱也頗有用心:其縮寫PODEMOS葡語字面意思是「我們能」,正好向公眾傳遞出鼓勵與希望的資訊,迎合了眾多選民渴望改變現狀、獲得更多經濟機會、增強安全感的求變心態。就這樣,在選舉投票日之前,這個年輕的議會外政黨就被外界視為有望勝過抵運乃至解陣黨,抵運和莫發展樂觀黨誰能成為未來五年的最大反對黨成了今年大選的一大懸念。
「最大反對黨」的交椅易手,另一方面的原因在於抵運作為「老牌反對黨」在莫選民眼中失去了應有的活力和戰鬥力。莫資深媒體人、政治分析人士湯瑪斯·維埃拉·馬利奧對英國廣播公司(BBC)解讀,抵運已經失去了其當年作為反政府武裝和反對力量的「歷史地位」,直接原因在於其領導人、63歲的莫馬德恰恰沒能贏得年輕人群體的選票。
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在莫民眾看來,自2018年前領導人德拉卡馬病逝、領導人更替以後,莫馬德領導下的抵運逐漸喪失了主要反對黨應有的「制衡」作用:在政府權力下放等議案方面,抵運和解陣黨達成協定,甚至有傳聞指莫馬德收受了解陣黨的額外好處;去年地方選舉針對解陣黨的舞弊醜聞不斷,莫馬德卻未能進行有效抗爭;抵運曾經的武裝人員在解除武裝後個人處境艱難,莫馬德對此缺乏足夠重視......
當莫民間將解陣黨和抵運的簡稱合並、創造出Frenamo這個新名稱,諷刺兩大黨「合流」時,便註定了抵運「兩頭不靠」的尷尬處境。由此,一個年輕卻不乏實力的政黨一鳴驚人、直接沖擊原有政黨版圖,便在情理之中。
治國挑戰更加艱巨
目前莫國內反對派仍然拒絕承認選舉結果,蒙德拉內明確要對官方結果抗爭到最後一刻。國際社會對本次大選的態度同樣兩極分化:地區鄰國辛巴威總統埃默森·姆南加古瓦未等莫官方宣布選舉結果,便迫不及待地慶祝查波「大勝」;美國國務院和歐盟則在聲明中表達質疑,要求調查疑點、反對「政治暴力」。莫現任總統菲利佩·紐西即將兩屆期滿卸任,但政治過渡和權力交接仍不乏變數。
更嚴重的是,政治局勢不明朗,正在動搖國際投資者的信心、影響莫經濟情況:近期該國金融市場出現大規模拋售,引發美元債券下跌,莫財政狀況亮起紅燈,增加了無法償還國內債務的風險。對於莫政府來說,盡快化解選舉爭議、恢復政治穩定,確定新一屆議會和政府領導機構,是當下最迫切的挑戰。而即便查波順利就職、解陣黨新舊政府完成交接,執政黨未來五年要面對的治國挑戰只會更加艱巨。
首先,如何緩解經濟危機是橫亙在莫政府面前最嚴峻的難題。莫經濟高度依賴采掘業,存在結構性不平衡。近年來受到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自然災害、新冠疫情等影響,經濟增幅顯著放緩,貧困人口從1300萬猛增至1800萬,約占全國總人口約55%。同時失業問題惡化,超過70%的民眾處於事實上的無業狀態,占人口多數的年輕人更是深受其害。
此外,由於該國腐敗問題嚴重而普遍,進一步破壞了公眾和市場信心,阻礙了經濟創新。例如最早可追溯到2013年的「鮪魚債券」醜聞讓莫背上20億美元的隱藏債務,其財政危機一度迫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停止援助。宏觀經濟的糟糕狀況,同時體現在各領域的社會問題之中,包括基礎設施破敗(交通失修、停電頻繁),公共服務缺失,公務員欠薪嚴重,綁架、毒品走私等現象嚴重威脅社會治安。
德爾加杜角省的地方武裝沖突,則是另一個令莫政府頭疼的艱難挑戰。這個位於莫北部的省份天然氣儲量豐富,但也成為極端武裝組織爭奪的目標。2017年以來,伊斯蘭極端組織「聖訓捍衛者」(Al-Shabaab)大規模襲擊當地平民、基礎設施,破壞經濟活動,2022年與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當地的分支組織合並,對抗莫國防軍。由於極端組織的口號對經濟困頓的當地年輕人極具吸重力,莫政府多年來難以根除其組織和武裝活動,恢復地方治安和經濟建設更是遙遙無期。
氣候變遷和環境問題同樣威脅著莫三比克的國家生存與發展。該國生態脆弱,極易受到極端天氣的沖擊,特別容易引發饑荒。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曾發出警告:隨著「聖嬰」引發幹旱天氣,該國有130萬人面臨著嚴重的食物短缺。
現如今,25歲以下的年輕人構成了莫全國三分之二的人口,意味著該國絕大多數選民出生在國家獨立乃至內戰結束後——既沒有經歷過解陣黨反對葡殖民統治、領導民族解放的時期,也沒有切身體驗抵運的反政府抵抗運動。換言之,老牌政黨很難在當下依靠歷史遺產「吃老本」,維系執政、參政正當性。選舉的爭議終將以某種形式按下暫停鍵,如何應對當下的挑戰才是對未來政府的真正考驗。
(胡毓堃,國際政治專欄作家、中國轉譯協會會員)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胡毓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