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金磚擴員是促進全球南方合作與發展的新動力

2024-07-11國際
作者:陳兆源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實作歷史性擴員後,金磚合作對全球南方和全球治理的影響受到廣泛關註。今年以來,金磚國家已相繼舉行了首次協調人會議以及首次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並定於10月在俄羅斯喀山召開擴員後的首次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部份觀察人士認為新成員的加入會加劇金磚國家的「集體行動難題」,擔心其為國際社會尤其是全球南方提供公共產品的有效性會受到削弱。作為「金磚」一詞的創造者,吉姆·奧尼爾(Jim O’ Neill)在評論金磚擴員時也指出,金磚國家的影響力將取決於其效率,而不是成員組成和規模。然而,與上述善意提醒至少同等重要的是,我們需要重視發金塊磚擴員為集體行動帶來的新動力。事實上,擴員後的金磚機制將透過增強穩定性、擴大可能性和提升流動性更好地提供公共產品,推動全球南方國家團結合作、共同發展。
第一,透過戰略協作和政策協調增強穩定性。擴員後,金磚國家的代表性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為維護世界和平與推動全球發展註入更多建設性力量。目前金磚十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約占全球經濟的28%,人口約占世界總人口的45%,原油產量占全球的44%。去年11月,金磚國家領導人就巴以局勢發表聯合聲明,為擴員後的「大金磚合作」開了個好頭,表明金磚國家將繼續就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加強立場協調,捍衛世界公平正義,維護全球戰略穩定,成為推進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系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透過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新成員的加入可為金磚國家乃至更廣泛的國際社會帶來更大的經濟穩定性。金磚國家一直堅持以發展導向統籌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優先考慮全球南方國家的發展需求。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地緣緊張局勢時,金磚國家可透過其國內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協同行動,共同努力維護世界經濟復蘇與增長的良好勢頭,展現其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積極作用和集體領導力,為廣大新興市場和開發中國家的長期規劃和投資提供更可預測的環境。
第二,透過議題拓展和方案創新擴大可能性。新成員國的加入帶來了新的優勢資源與合作需求,有助於豐富和深化相關合作議題。沙烏地阿拉伯、阿聯、伊朗提出了在能源安全和能源轉型等領域的廣泛合作需求;埃及和衣索比亞則面臨著在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發展和教育投資等領域的巨大潛力和挑戰。與此同時,新成員的加入帶來了更多元化的經濟結構和產業優勢,有助於深化金磚財金合作。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資源和其經濟多元化戰略,以及阿聯在金融中心建設、科技創新和永續發展方面的經驗,均為金磚財金合作提供了新的視角和實踐案例。埃及和衣索比亞等國在區域互聯互通、工業升級和人力資源開發等領域的探索也為金磚財金合作開拓了新路徑。
擴員後的金磚也將更有力地塑造多邊議程,為全球治理貢獻更多金磚方案。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出席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表示,國際金融體系已不能反映當今世界政治經濟現實,亟需進行改革。金磚新成員中,沙烏地阿拉伯是G20成員國,阿聯和埃及為G20嘉賓國。這增強了金磚國家在全球經濟治理方面的發言權。擴員後,金磚國家可更有力地推動有利於新興市場和開發中國家的國際議程,透過集體行動在應對氣候變遷、數位經濟治理、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提出並實施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倡議和計畫。
第三,透過聯合自強和開放包容提升流動性。金磚國家秉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金磚精神,打造了南南合作的一面金字招牌。這次擴員也體現了金磚的開放性與包容性,吸收了不同制度和文明的新成員,為金磚合作註入了新動力。廣泛的加入申請反映出廣大開發中國家對金磚合作充滿信心,並且展現了金磚機制在共同發展方面的有效性。目前已有超過40個國家表達了加入金磚機制的願望,其中20余國已遞交了正式申請。這表明金磚國家贏得了全球南方國家的廣泛信任。近年來,一些已開發國家不斷強化以G7為核心的小圈子,有的國家將發展議題政治化、邊緣化,導致發展斷層、技術鴻溝等問題更加突出。金磚擴員展現了新興市場和開發中國家團結協作、共謀發展的強烈願望和堅定意誌,有助於縮小南北差距,促進全球發展更加均衡、更永續。
新興市場和開發中國家愈發認識到金磚國家可作為實作南南合作、構建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有效載體,從而激發了它們參與金磚合作的動力。金磚擴員以及「金磚+」合作為全球南方國家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遇和智力支持,將增強這些國家在全球經濟中的競爭力和向上流動性。金磚擴員還將有助於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為全球南方的發展創造更加廣闊的空間。
金磚擴員後,對集體行動挑戰的擔憂不應被誇大。透過利用各成員國的優勢資源,金磚國家可以圍繞共同目標達成共識並采取集體行動。透過靈活務實的制度設計,金磚成員國可在多個議題領域拓展並深化合作,減少合作陷入僵局的風險。隨著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提升,金磚國家將更加積極地塑造全球治理議程,為廣大全球南方國家以及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公共產品。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