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美國對華濫施高技術出口管制損人不利己

2024-07-11國際
5月23日,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以43票贊成、3票反對的絕對多數透過了【加強海外關鍵出口限制國家框架法案】,該法案旨在增強美國政府限制人工智慧模型出口的能力,阻止中國開發先進人工智慧技術。自拜登政府執政以來,高技術出口管制成為美國對華實施科技遏制戰略的關鍵政策工具,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傑克·沙利文更是將出口管制描述為「美國及其盟友工具箱中的新戰略資產」。近年來,美國明顯擴大了針對中國的出口管制範圍,強化了對傳統競爭性戰略技術與關鍵前沿技術的出口管制力度,試圖透過出口管制將其技術優勢轉化為永久技術霸權,達到維護美國霸權的戰略目標。但是,這一系列保護主義行徑不僅不能為美國贏得有利競爭,反而損人不利己。
美國不斷升級對華出口管制,對中國高技術發展確實產生了一定的不利影響。多項涉及下一代技術研發所必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和裝置被列入禁止對華出口的管制清單,「美國人」技術人員被禁止參與和協助中國主體研發相關技術,技術交流和合作被限定於排華「小圈子」之中,這對中國企業短期內的技術突破和營收造成一定障礙,也為中國實作產業轉型升級和價值鏈攀升帶來不確定風險。
然而,濫施高技術出口管制的實際後果對美國而言弊大於利。出口管制具有「雙刃劍」效應,適度管制可以助力技術領先國獲得經濟利益和延緩後發國家的技術追趕速度,過度管制反而會削弱技術領先國的技術創新能力和產業競爭力。美國對華濫施高技術出口管制已對美國自身帶來了嚴重負面影響。
一是損害美國企業利益。據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下屬紐約聯邦準備銀行釋出的報告稱,出口管制造成美國企業市值大幅縮水、就業崗位大量減少,平均每家美企因出口管制損失8.57 億美元市值,受出口管制影響的企業雇員總數下降了7.1%。5月7日,拜登政府進一步收緊對華為的出口限制,撤銷了美國芯片企業高通和英特爾向華為出售半導體的授權證,兩家企業第二季度營收直接受損,英特爾次日股價下跌2.2%。據統計,中國市場占英特爾2023年營收的27%,占高通2023年營收的62%,受美國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影響,英特爾股價2024年已累計下跌近38%,高通與華為的業務預計盡快將縮減為零。從中長期看,出口管制將導致美國企業失去體量龐大的中國市場,切斷美國企業與全球供應鏈的聯系,喪失美國企業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和話語權。
二是削弱同盟戰略互信。美國試圖將對華高技術出口管制的壓力透過「直接產品規則」等長臂管轄舉措轉嫁給歐洲和亞洲的盟國,但由於各盟國對華經濟依存度和所處技術產業層級與美不同,對華出口管制遭遇盟友抵制。拜登政府當前正施壓荷蘭、日本、德國、南韓等盟友進一步采取措施限制中國獲得先進半導體技術,然而,荷日兩國均提出要抵制這些額外的對華限制措施,德國總理朔爾茨明確表示反對將所有對華出口都置於監管之下,南韓政府認為應慎重參與對華出口管制。美國為維護自身霸權,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為此不惜踐踏盟友的經濟和技術主權,犧牲盟友的經濟和安全利益。所謂的「出口管制聯盟」並未助力美國實作遏華目標,反而激發各國競相出台科技補貼政策,損害了美國與其盟友間的互信和合作,增加了拜登政府的聯盟協調成本。
三是降低美國有利競爭。出口管制雖在短期內能夠助力美國重塑產業鏈和限制中國獲取某些新興技術,但這只能暫時延緩中國追趕美國的步伐,並不能長期阻止中國技術實力的提升。美國若要保持科技領先優勢,本應積極提振國內科技競爭力、升級高技術企業的研發實力,然而,美國卻向對華高技術出口采取各類「卡脖子」措施,美國這樣做反而逼迫中國尋求高技術的自主替代和產業升級。華為在被美國針對性打壓之下,2023年專利申請數量仍居世界第一,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實作營收約1784.5億元,同比增長36.66%。並且,華為已在MetaERP系統、鴻蒙歐拉系統、EDA軟體以及5G等核心元器件領域實作突破,完成了部份高技術的「去美化」。可見,美國對華濫施高技術出口管制縮小了中美科技實力差距,抑制了美國產業技術創新能力,降低了美國在關鍵前沿技術領域的競爭力。
美國放棄與其他國家保持「相對技術優勢」,而是力求在關鍵技術領域盡可能地取得絕對領先地位。在美國認為中國的科技創新是對其國家安全構成所謂根本性「威脅」之下,美國將持續擴大對華高技術出口管制範圍,對中國高技術企業實施無理的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美國對華濫施高技術出口管制雖然短期內看似有利可圖,但實際上卻是自我設限的枷鎖。
有鑒於此,中國一是要在安全可控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美國科技企業對中國高技術產業的依賴,依托完整制造業體系和龐大市場規模優勢吸引美國高技術對華投資,進而提高美企「去中國化」的成本;二是要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路,探索國際合作新模式,分享更多中國發展紅利,促進全球創用CC,利用美國與盟伴國家在科技發展、產業布局等方面的分歧,突破美國利用技術聯盟對中國的技術封鎖;三是要加速實作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形成「非對稱」技術優勢,助力國內企業構建自主可控的技術供應鏈,積極參與全球技術標準制定,提升中國技術標準話語權,精準反制美國對華不平等政策的實施。
作者:
韓召穎,南開大學圖書館館長、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
劉錦,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