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中美為何相安無事30年?

2024-08-28國際

眾所周知,21世紀最重要的雙邊關系,就是中美關系,它不僅決定著兩國的命運和人民福祉,更是深刻影響著世界的格局變化。

自從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以來,三十年期間,兩國關系的發展歷程可謂曲折又漫長,雖然有危機再現,也不乏跌宕起伏,但縱觀全域,基本都是相安無事,那麽這是什麽原因呢?

對此,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他的回憶錄【應許之地】一書中提出自己的看法:那是因為中國善於「韜光養晦」,避急鋒芒。

誠然,這個觀點是歐巴馬基於自己的視角和主觀判斷總結出來的,也不無道理,但這是唯一的原因嗎?

其實,兩國關系之所以能三十年穩步發展,沒有發生大的沖突,有一個最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基於雙方共同利益點。

【破冰建交合作共贏】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以來,世界主體發生了巨大改變,和平與發展取代了革命與戰爭,因此,要解決國際問題,就需要新眼光、新策略,而不能繼須原地踏步。

1979年,鄧小平以戰略家的眼光,提出改革開放的舉措,並指出此後三十年,一定是中國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必須牢牢把握住。

於是,「韜光養晦」的觀點橫空出世,可謂深謀遠慮、高瞻遠矚。

要知道,當時中國的GDP還排在全球第15的地位,如果想要崛起,必定會引發不小的世界震蕩,也會對處於支配國家的核心利益構成挑戰,因此,只有放低姿態養精蓄銳、才能積累實力厚積薄發。

彼時,中國已與美國破冰建交,到底該如何定位?是競爭對手還是合作夥伴?是零和賽局還是互利共贏?其實,尋找並擴大利益共同點,才能使得中美關系穩步向前發展,這從兩國建交的初期就可見端倪。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國際局勢發生巨變,美國深陷越戰泥潭無法自拔、蘇聯實力驟增並迅速對外擴張,美國決定拉攏中國,實作自身利益最大。

而當時的中國與蘇聯之間也產生了裂痕,為了改變這種非常不利的局勢,中國就在美國主動釋放出示好的訊號後,給予了積極回應,最終透過雙方多次接觸,開啟了長達22年的隔絕大門。

毫無疑問,中美之所以能冰釋前嫌走到一起,就是基於反對蘇聯擴張的共同利益,才實作了戰略交往的結果。

當然,共同利益不僅是客觀存在的,更是決策者的一種主觀確認,只有雙方確認並維護這種共同利益時,關系才會穩步前進不斷提升。

可以說,在中美關系開始正常化後的頭兩年中,兩國政府在科技、教育、文化、貿易等領域裏都實作了突破性的發展,光條約和協定就達成了37項,可謂合作共贏。

1981年,美國總統雷根上台,他清醒的認識到,必須與中國建立密切的關系,才能共同對抗蘇聯。

於是,1982年8月17日,在雷根的推動下,中美達成了一個協定,就是「八一七公報」,並且當時美方承諾,要減少並最終停止向台灣地區出售武器。

然而,協定很美好,現實卻殘酷,美國並沒有嚴格履行這一協約,最終導致兩國的矛盾和摩擦會時不時的爆發出來。不過,為了避免關系的惡化,中美之間還是找到了雙方可以解決的辦法,令事態沒有進一步擴大。

由於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讓中國經濟走上了市場經濟的道路,對於美國來說,中美關系的穩定就會具有更大的經濟意義。

盡管當時蘇聯在戈巴契夫領導下實施了與美國的和解政策,但美國還是同中國保持著共同的戰略利益。

然而,隨著冷戰的結束,中美關系卻又跌入了低谷期。那麽,在這個特殊的環境背景下,兩國又是如何維持穩定的呢?

【鬥而不破求同存異】

1990年,日本學者村井龍秀發表題為【論中國這個潛在的威脅】的文章中第一次提出了「中國威脅論」,立馬將中國推向了世界的風口浪尖。

此後,美國媒體對中國所發生的事情也不斷誇大其詞,進行虛假報道,很快煽起了美國的公眾情緒。

很快,隨著蘇聯的解體和越南從柬埔寨撤軍,使得美國同中國共同的戰略利益基礎不復存在。由此,美國政界開始紛紛表示「繼續同中國保持良好關系已失去意義」。

鑒於此,時任總統的老布希,一方面迫於壓力,出台了一系列制裁中國的措施,一方又不想失去中國這個戰略夥伴,於是兩邊的關系就這樣很微妙的維持著。

1992年春天,鄧小平在南方的視察講話,使得美國又從中發現了無限的商機。

尤其美國的很多大型企業,在此後的兩年間,不斷積極參與爭取無條件延長中國最惠國待遇的鬥爭,以便牢牢把握住這個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巨大市場。

最終,透過美國政府一連串辯論,時任美國總統的柯林頓宣布,延長中國的最惠國待遇,並切斷了與人權之間的聯系。

因為在美國看來,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有否決權,還有核武庫,這是影響亞洲和全球安全的一個重要因素。

然而,中美關系始終充滿了崎嶇坎坷。

1995年,美國政府準許李登輝訪美,又導致中美關系降到最低點,而隨後爆發的台灣海峽危機,更是呈現劍拔弩張的態勢。

不過,源於這次危機,柯林頓看出了中國政府不惜一切代價堅決維護台灣主權的決心,由此他開始全面評估美對華政策。

而中國透過這次危機,也深感到美國國會在美國外交決策上有著不容小覷的作用。

1999年,美國反華勢力炮製了所謂的「中國間諜案」,不久,臭名昭著的「考克斯報告」又出台,這無疑將反華浪潮推向高潮,而美政府對華態度也開始急轉直下。

鑒於如此惡劣的環境氣氛,中國政府為了穩定中美關系的大局,反擊美國反華勢力,1999年4月,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镕基仍按期存取美國。他在美期間,積極接觸美國各界人士,闡明中國的立場和觀點,最終將兩國關系重新拉回到正常軌域。

然而,時隔一個月後,在科索沃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又出動飛機,悍然襲擊了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造成中國人員的重大傷亡和建築的嚴重損壞,由此引發了全球華人的怒潮,兩國關系隨至跌入冰點。

盡管僵持了一段時間以後,美國最終還是做出了賠償的舉動,但這件事無疑給中國蒙上了一層陰影,怎麽辦?堅決還擊?還是忍氣吞聲?

要知道,那時的中國還沒有發展到如今強大的地步,無論經濟、軍事方面都剛剛起步,而對於此次轟炸事件,我們更加深知,就是因為沒有足夠硬的「拳頭」,所以美國才敢耀武揚威公然挑釁。

因此,為了獲得長久穩定的發展環境,為了能讓中國繼續騰飛,我們被迫選擇了息事寧人的態度。不過,這並不是一種懦弱和膽怯,而是從自身利益考慮、從大局著想的智慧和謀略。

由上可見,作為當今世界的兩個大國,中美之間既有利益重疊,又難免會發生沖突,這無可厚非,但如果無視利益擴大沖突,就是不明智的舉動,學會鬥而不破、求同存異才是王道。

【維護發展基本共同利益】

2001年九一一事件後,中美關系才有所開始好轉。

當時美國的首要和根本的任務是反恐,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合作,由此,總統小布希又開始改善與中國的關系,而中國也迅速采取行動對反恐給予了積極支持。

尤其在朝核問題上,中國從自身利益以及維護和平與穩定的方面出發,不斷強調「在持久穩定和北韓半島問題上具有共同利益」,並最終促成了朝核問題六方會談。

2009年1月,民主黨的歐巴馬總統,取代了共和黨的小布希總統,他的對華政策顯示出了對上任政策的延續,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跡象:那就是協商與合作。

由此可見,為了在維護共同利益的基礎上穩定雙邊關系,中美始終在尋求更大程度的合作。

當然,中國在這個共同利益中是有底線的,那就是中美之間避免發生直接的軍事沖突,而這個底線,雙方都必須嚴格維護、堅決不能隨意輕易打破。

如此,兩國才可能照顧對方的關切和利益考慮,不觸及對方的核心國家利益,盡量減少摩擦和沖突,才能實作合作共贏,得到進一步發展和繁榮。

那麽,中國如何才能守住不發生直接軍事沖突的利益底線呢?

一是透過雙方的交流和溝通,使美國準確無誤地認識中國的立場和決心;

二是繼續加強中國的戰略反擊能力,讓美國深知中國的反擊手段不容小覷;

只要中美之間能夠確保不發生軍事沖突,其利益底線就可以基本守住,那麽,就可以找到一個相互依托的合作平台,從而不斷挖掘和培育有利於自身的共同利益。

【結語:】

在冷戰時期,中美兩國為了反對蘇聯霸權的共同利益走到了一起,冷戰結束後,美國又基於對共同利益的認識,開始把中國當做戰略夥伴。

而中國在改革開放後,需要經濟快速發展,又離不開市場、資金和技術,以及和平穩定的地區和全球環境,於是同美國發展雙邊關系,就成了重中之重。

盡管中美關系的發展道路充滿了變數,各種利益和矛盾也錯綜復雜,但中國政府始終秉承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看待和開發中美關系,當然,如果美國一邊想要溝通,一邊又想遏制中國,那麽我們也一定會給予反擊,因為如今的中國已經變得非常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