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元*釉裏紅魚藻紋描金碗

2024-03-10國風

兩簇草

兩條魚

定格在瓷上

歲月將憂傷寫進碗裏

綠綠的水藻

按捺不住魚的喜悅

嬉戲著

穿越古今

血染山河

馬蹄聲碎

戰火煎熬著鼓釘

與號角共鳴

那斑駁的描金線

纏繞著黃粱美夢

長久的夢

誰能續

弓可否

雕無蹤

七百年的風雨兼程

步入了我的夢

那碗中的花開了

開在了盛世

——葉子

此元•釉裏紅魚藻紋描金碗,口徑:7CM,底足:5.2CM,高:6CM。碗內沿一圈點繪鼓釘,碗內中心點綴折枝菊花,外壁繪畫幾束水藻,幾只蝌蚪,一尾鯉,一尾鱖,各迎一魴,品種稍異,豐魚相對,暢遊水藻之間,悠然自得。

莊周雲:「 鰷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莊子與惠子物我兩忘,將魚人格化,這種借物寓情,抒發胸臆,寄托自己的情懷,來向往天人合一的精神自由。

釉裏紅瓷器制作工藝,是以氧化銅作著色劑,於胎上繪畫紋飾後,罩施透明釉,入窯中高溫還原焰氣氛中燒成。因紅色花紋在釉下,故稱釉裏紅瓷。

釉裏紅是以銅紅料為呈色劑,銅紅釉在燒造技術上難度很大,正常顯色不僅與彩料中的銅含量和基釉的成分有關,而且對燒造的氣氛和窯溫的要求都非常高,配方和燒成條件的任何細小變化都會導致色調不正,因此,發色純正的釉裏紅瓷器很少見,多呈比較淡的紅色或偏灰的紅色,有的甚至呈暗紅黑色。呈色極不穩定是釉裏紅特色的佐證。

此元•釉裏紅魚藻紋描金碗,碗外壁繪二條首尾相連的鱖魚與鯉魚。魚,余諧音被漢民族賦予吉祥如意的寓意。「 圖必有意,意必吉祥」,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吉祥與喜慶。繪兩條鯰魚,首尾相連,寓意「 年年(鯰)有(魚)」;遊魚與蓮花組合,寓意「 連連(蓮)有余(魚)」;鱖魚和牡丹組合,寓意「 富(牡丹)貴(鱖)有余(魚)」;魚與戟,磐的圖案稱為「 吉(戟)慶(磬)有余(魚)」;童子嬉戲於養金魚的水塘邊,寓意「 金玉(金魚)滿堂(塘)」。它表達了人們對美好富足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瓷器上「描金」裝飾工藝,為北宋時期定窯首創,有白釉描金;黑釉描金;醬色釉描金等技法。元代景德鎮窯繼承了北宋繪畫裝飾燒造工藝,並行揚光大,生產出藍釉描金:紅釉描金。此元•釉裏紅魚藻紋描金碗,外壁魚紋及碗心折枝菊花紋,以金彩勾勒描繪,金彩雖已剝落,但紋飾金彩依稀可辨。

釉裏紅瓷器可以透過微觀清楚的觀察到,釉層表面會生長出各種化學元素化合而成的水土沁斑,或呈晶瑩剔透和半透明狀的白色,灰白色或者白中泛黃的土銹花結晶體。

這些土銹花結晶,呈不規則而細小的斑點或斑塊,甚至有些釉面上會產生半透明微細晶粒組成的煙霧狀,菊瓣狀,行雲流水狀,水晶狀,雪花狀,毫毛,纖維性網狀紋等多種美不勝收的圖案,觀之,令人浮想聯翩,沈醉其中,意猶未盡。

麻倉土作為景德鎮得天獨厚的礦產資源,一直是景德鎮制瓷工匠的驕傲,由瓷石的一元配方,發展成為瓷石加高嶺土的二元配方,是景德鎮工匠的偉大創舉,憑著二元配方就能燒制出質地優良,如玉般白中泛青,晶瑩潤澤的瓷器。

孔齊【至正直記】(序1363年)記載專為宮廷需要而制作的瓷器:「饒州禦土,其色白如粉堊,每歲差官監造器皿以貢,謂之禦土窯,燒罷即封土,不敢私也。或有貢余土,作盤盂碗碟壺註杯盞之類,白而瑩,色可愛。底色未著油藥處,猶如白粉。甚雅薄,難愛護,世亦難得佳者。今貨者皆別土也,雖白而堊口耳。」

此元•釉裏紅魚藻紋描金碗,與歷朝歷代各時期的同類瓷器類比,並檢索全世界收藏機構出版的資料,各大博物院,博物館及各拍賣公司歷來拍賣記錄,無一件此類藏品,因而,此藏品目前僅為孤品,且彌足珍貴。不僅填補了元•釉裏紅魚藻紋描金碗的空白,而且,具有極高的觀賞,文物收藏,學術研究價值和經濟價值。

——葉子珍藏

2024年2月22日於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