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不學詩,無以言」

2024-04-01國風

「世界詩歌日」策劃「在詩意中迎一場春暖花開」

萬物復蘇,柳綠花紅,草長鶯飛,春風吹醒了萬物,寫就一首溫暖的詩。詩歌裏有四季的問候,春夏秋冬雨露霜雪;詩歌裏有人生的俗雅,柴米油鹽琴棋書畫;詩歌裏有歲月的年輪,山川湖海日月星辰。又是一年春回大地時,又是一個世界詩歌日。讓我們一起親近生活的浪漫,感受詩歌的溫度,共赴一場有關詩歌的盛會,在詩意中迎一場春暖花開。

——編者按

「不學詩,無以言」

――談詩歌對於古人生活的意義

作者:詹丹

中國是詩的國度,雖然我們習慣於把詩詞曲作為唐宋元三個時代的文化名片,以唐詩宋詞元曲來並稱,作為古代詩歌三種主要類別的高峰。但早在先秦,詩歌已經與許多人結下了不解之緣,並誕生了【詩經】和【楚辭】兩本傑出的詩歌總集。

雖然【世說新語】中提到一個說法,說人不管有沒有才氣,只要閑下來使勁喝酒,多讀【楚辭】中的【離騷】,就可以把自己變成名人。但這樣靠讀詩歌來尋求人生虛名的意義,多少是在玩幽默。認真討論詩歌之於生活的意義,也許應該追溯到孔子。

【論語】中記錄了孔子與【詩經】的密切關系。孔子不但對【詩經】中的詩句信手拈來,用來比喻日常生活的行為,而且對【詩經】的價值給予無與倫比的評價,認為「跟不學【詩經】的人是沒有話好講的」(「不學詩無以言」)。他又叮囑弟子,認為讀【詩經】,可以培養出情感的感染力(「興」),可以了解世道人心(「觀」),可以獲得與人交往的親和力(「群」),可以讓人不滿的情緒得到宣泄(「怨」),此外,還可以用詩中的道理來侍奉父母和國君(「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又因為【詩經】較多運用比興手法,是先以各種具體物品書寫來引發詠嘆的話題,所謂「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物」,這樣,把【詩經】當作百科全書來學習,就可以熟悉一些鳥獸花卉樹木等物的名稱(「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總之,雖然孔子具體指的是學習【詩經】,但其揭示的意義具有廣泛性,把詩歌與人聯系起來,幾乎包括了生活的各個方面。如果以「興觀群怨」這四方面來說,古代經典作品中就記錄下舉不勝舉的例子。

先以詩歌對人情感的感發、感染力即「興」而論,比如【史記】「刺客列傳」中寫「荊軻刺秦王」,荊軻面對死亡的坦然,不懼秦王的勇敢,為太子丹的赤忱,固然讓人動容,但最具感染力的,還是其在易水邊與太子丹訣別時,吟唱起「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歌詞,一種悲壯的情緒被渲染到高潮,讓千載以下的今人,也能被這種情緒所感染。閱讀或者聽誦詩歌所具有的「興」的力量,既是情緒的感染,也是審美意識的喚醒。【紅樓夢】寫香菱跟林黛玉學詩,黛玉先讓她熟讀唐代大詩人王維、杜甫、李白等人的詩歌,當香菱向林黛玉來匯報她的讀詩心得時,其中有一點讓人印象特別深,就是詩歌對她生活的記憶、對生活中的美好畫面的喚醒效果。因為香菱從「渡頭餘落日,墟裏上孤煙」的詩句中,聯想到自己此前沿河上京時,船停泊在河灣裏,看到遠處人家做晚飯點起的碧青炊煙連雲直上的景象,那種留在塵封中的美好記憶,就被突然喚醒了,讓她對過往苦難中的美好瞬間,投去了溫煦的一瞥。

再說了解世道人心的「觀」。也許我們習慣於從古代流傳的民歌,從「樂府詩」中,來觀察社會,體會世道人心。但唐代詩人集大成者杜甫無疑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他大半輩子的顛沛流離,他對各種境遇的切膚體察,他對百姓疾苦的感同身受,一一書寫在詩歌中,讓他獲得了「詩史」的美譽。這種詩史式的記錄,不僅僅讓我們後人了解到唐朝由盛而衰的具體過程,更重要的,作為詩的特殊文體的記錄,是把這過程中一個敏感者的心靈狀態,完整地呈現了出來,有著極大的藝術感染力,從這一意義上說,讀他的詩是「觀」,也是「興」。

也許孔老夫子的「不學詩無以言」這句話,也就是讓讀詩者成為對話者,其暗示的是詩歌強大的「群」的功能,就像古人曾經說的,「文字緣深於骨肉情」。這倒不是說「血濃於水」還抵不上用詩歌形式進行的文字交流,而是詩歌對文字的精雕細琢,讓文字成為思想和情感、感覺和想象的敏銳觸角,有能力伸展到他人神經最敏感的部份、心靈最柔弱的一塊、頭腦最隱晦的角落,這樣,人與人之間從未被觸及的那部份,因為詩歌的閱讀和寫作的交流,向彼此開啟了。我們讀李白與杜甫,這兩位唐代最傑出詩人的彼此投贈的詩歌,特別讀杜甫對李白的隔空對話,比如「不見李生久」(【不見】),比如「白也詩無敵」(【春日憶李白】),讓我們深深體會到,借助於詩歌的交流,人與人之間是可以享受心靈擁抱、思想共振的深刻體驗的。然而,在【世說新語】寫到的「謝道韞詠絮」故事中,我們看到名士之家族對詩歌的共同愛好和創作競爭,是可以把大家一起歡快的氣氛烘托到「大笑樂」的: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大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這裏三人各一句,句句押韻,有聯章體的雛形,是帶有娛樂性的詩歌寫作。名士謝太傅由「欣然」而發起,到「大笑樂」而終止,詩帶給群體不分老少、不分男女的娛樂性,讓人向往不已。

那麽「怨」呢?「物不得其平而鳴」「國家不幸詩家幸」「憤怒出詩人」,諸如此類的說法,讓我們最容易聯想到生活中,人們借詩歌而發出的種種哀怨,就像【紅樓夢】在第七十回結的柳絮詩社,除開薛寶釵一首【臨江仙】故意要寫翻案文章,其他所有人詠嘆的基調都是哀怨的、愁苦的,是透過發泄內心的愁苦,來求平衡,這裏不予贅述。我想特別提出來的,是商朝名人伯夷的哀怨之歌。

當周朝替代商朝後一統天下,伯夷作為商的臣民,不願意食用周的糧食,就餓死在首陽山裏了。【論語】中提到,孔子認為伯夷「求仁得仁」,他是死而無怨的。但是,司馬遷為寫史書搜集素材時,卻發現了伯夷餓死前吟唱的哀怨之歌。這樣,伯夷的怨歌,不但讓我們深入理解了古賢人的心靈世界,理解了他們心靈的復雜性,也讓這種詩的哀怨,成為對生活、也是對歷史有意遮蔽真相的抗爭。

(作者單位:上海師範大學光啟語文研究院)

此文系頻道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稿件來源:光明網-文藝評論頻道

來源: 光明網-文藝評論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