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一个高配机枪连,装备8挺重机枪,为什么需要100多号人「伺候」?

2024-03-30军事

对于抗日时期的八路军来说,即使一挺重机枪也是了不得的「宝贝疙瘩」,毕竟它是八路军手里为数不多称得上重火力的武器装备。

相比之下,国民党美械部队的条件就好了不少,按照标准编组方式,一个高配机枪连就可以装备8挺重机枪。

正在使用重机枪的中国士兵

不过也有不少军迷感到疑惑: 这8挺重机枪真的需要100多号人才能「伺候」吗?

国民党美械部队的编组

事实上, 以国民党美械部队的编组方式 ,这100多号人「伺候」8挺重机枪非但没有显得绰绰有余,反倒还有些人手紧张。

接下来,我们就来好好清点一个机枪连的人员编组情况究竟是如何分工的。

正在训练的国民党机枪手

首先是机枪连的连部,这部分包含连长、副连长、特务长、文书军士、补给军士、观测军士、铁工军士、鞍工军士、掌工军士、兽医军士、司号兵、饲养兵、2名医疗兵以及2名传达兵。

除此之外,连部设有专属的炊事班,包括班长在内共有6人, 因此一个机枪连连部的总人数为23人

从这些人员的头衔职务可以看出,他们基本都有各自的分工, 尤其是那些掌握专业技术的军士们 ,即使少了一个人也会给部队带来大麻烦。

国民党机枪手正在训练

而一个机枪连除了连部以外,麾下还管辖着4个机枪排,每个排有排长、副排长、传令兵以及2个机枪班,每个机枪班配备1挺重机枪。

而为了维护保管这1挺重机枪,机枪班的人员构成有班长、2名射手、4名弹药手以及1名驭手,共计有8人。

那么照此计算,一个机枪排的兵力为19人,配备2挺重机枪;一个机枪连下辖4个机枪排,人员合计为76人,再加上连部的人员,以及一个额外的弹药班(10人), 总人数自然就达到了100多号人

国民党美械部队集结

由此看来,在一个机枪连里,真正的机枪射手其实就那么几个人,他们的射击水平一般是经过精挑细选的。

而围绕这8挺重机枪,全连人员还需要进行其他工作,例如火力指挥、弹药补给、装备运输以及最基本的做饭喂马, 这些工作是重机枪发挥战斗力的前提条件 ,少了任何一项都不行。

机枪连只有机枪吗?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人对于部队的编组还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误以为机枪连的装备只有机枪,炮兵连的装备只有火炮。

解放军缴获的国民党部队机枪

但实际上, 机枪连的装备依然是五花八门的 ,除了重机枪以外,不少人还会装备冲锋枪、步枪以及掷弹筒,毕竟即使是机枪连,在战斗中也难免遇到和敌人近距离交火的情况。

不过相对来说, 连部的近距离火力要比下辖的机枪排强了不少

在连部的20多个人里,配备冲锋枪9支、步枪3支、掷弹筒1具,几乎每个军士都人手一支冲锋枪。

抗日战争中的国民党部队

而在机枪排的19个人里,除了1挺重机枪以外,只有排长会配备1支冲锋枪,其余人只有拴发式步枪可以作为自保武器。

在短兵相接的情况下,火力凶猛的冲锋枪显然比只能单发射击的拴发式步枪更有优势,但它的成本也更加昂贵。

因此即使在国民党最精锐的美械部队里,往往也只有较高级别的军官或者军士能够装备冲锋枪, 以此来保障这些骨干力量的生存率

至于普通的大头兵,能发一杆「烧火棍」就已经可以知足了。

影视剧中的国军部队形象

当然了,这主要还是由于中国当时的军工体系不具备大量生产冲锋枪的能力。

作为对比,同样是二战时期的美军部队,不仅做到了「一人一枪」,而且不少美军士兵在经济充裕的情况下,还会自备一支手枪以备不时之需。

在太平洋战场上,不少日军在弹尽粮绝后往往会手持武士刀冲锋, 但马上就「美式居合」当场击毙

国民党精锐和杂牌部队的差距

很显然,即使国民党的美械部队在国内已经算得上是精锐中的精锐,但和真正的美军相比,无论是火力强度、训练水平还是后勤能力都存在质的差距,这点对于上过朝鲜战场的我军部队具有切身体会。

朝鲜战场上的美军部队

不少志愿军指战员表示,战前他们都以为美军充其量就是比国民党美械部队略强一些, 没想到二者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不过,对于国民党部队来说, 美械部队的战斗力已经比其他杂牌部队强了太多

举例来说,西北军出身的国军将领刘汝明,他麾下的第68军按照正常编组标准,理应配备168挺重机枪,但现实却是只有83挺重机枪,只有满编的一半左右。

国军部队集结

其中119师全师更是只有14挺重机枪,重火力严重不足。

相比之下,蒋介石嫡系出身的陈诚,他麾下的第54军装备了超过200挺重机枪,其中有两个师基本按照美械部队的标准进行武装,火力强度明显比起杂牌部队强出了一个档次。

不难看出,国民党部队的内部可谓派系林立,同样是一个军, 仅仅是因为长官的出身不同 ,装备和火力水平居然能有这么大的差距。

国民党精锐部队集结

正因如此, 国民党部队始终存在不同派系的内斗和猜忌问题 ,这也导致蒋介石最终在解放战争里输给了装备原本处于劣势的解放军。

说到底,一团散沙的数量再庞大,也永远不可能斗过五指紧紧合拢的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