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越军为什么抗拒解放军的「缴枪不杀」政策?萨沙问答第72集

2024-10-30军事

越军为什么抗拒解放军的"缴枪不杀"政策?萨沙问答第72集

世人皆知越南军队以战斗意志顽强著称,却鲜有人知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竟然出现过如此令人震惊的一幕:解放军攻占某高地后,发现地下坑道中的7名越军士兵,其中竟有一名越军中尉宁可选择自杀也不愿投降。更令人不解的是,在整个战争期间,我军歼敌5.7万余人,而被俘者仅有2173人,其中最高军衔仅为一名政工上尉。这究竟是怎样的军队,能让士兵产生如此强烈的抗拒投降心理?又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着他们宁死不降?这背后,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越军的特殊性格

1964年的一个雨季,苏联军事顾问团来到越南北部山区,驻扎在一处军事训练基地。当时正值美越战争爆发前夕,苏联派来的军事专家们要协助越军完成现代化军事训练。一位名叫伊万诺夫的苏联上校,在他的军事日记中这样写道:"这里的士兵与我见过的任何国家的军人都不一样。"

这位上校所说的"不一样",很快就在一次实战演习中得到了印证。那天,越军一个连队在山谷中遭遇"敌军"伏击。按照演习计划,这支部队本应该迅速撤退,但连队指挥官却带领全连战士选择了正面突围。在泥泞的山路上,越军士兵们背着超过自身体重一半的装备,连续奔袭了4个小时。

最让苏联教官们震惊的是,整个过程中竟然没有一个士兵掉队或者要求休息。而这支连队的给养,仅仅是每人一把咸鱼干和一把冷米饭。这种战斗作风,让见多识广的苏联军事专家们都感到不可思议。

1965年初,另一位苏联军事顾问谢尔盖在一份报告中写道:"越南士兵具有超乎寻常的忍耐力,他们可以在最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和作战。在我服役的30年中,还从未见过如此能吃苦的军人。"

这种特殊的军人性格,在实战中表现得更为突出。1967年,在中越边境的一次军事训练中,一名越军士兵不慎摔断了腿。按照常理,他应该立即后撤就医。但这名士兵却用树枝简单固定后,坚持完成了整整3天的训练科目。事后查看,他的腿伤已经严重感染,但在训练期间,竟然没有一个人发现他受了伤。

越军的这种特殊性格,不仅体现在身体素质上,更体现在精神意志上。1968年,一位美国战地记者在采访越军俘虏时发现,即便是被俘的越军士兵,也从不向美军透露任何军事情报。这种现象在当时的美军情报部门中被称为"沉默的竹子"。

在军营里,越军的日常训练也与其他国家的军队大不相同。他们每天清晨4点起床,先进行3个小时的体能训练,然后是8小时的战术演练,晚上还要进行2小时的政治学习。最特别的是,每个月他们都要进行一次"饥饿演习",就是连续三天只供应极少量的食物,模拟在极端环境下的作战条件。

1970年,一位前往越南的外国军事观察员这样描述道:"越军的新兵训练特别强调一点:宁可战死,也绝不投降。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被当作军人的基本素质来培养。"这种特殊的军人性格,最终造就了一支在全世界都独树一帜的军队。

二、德浪河谷之战中的典型案例

1965年11月14日,美军第一骑兵师在德浪河谷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空降作战。这场后来被称为"德浪河谷战役"的军事行动,不仅暴露了美军战术上的弱点,更见证了越军士兵惊人的意志力。

行动伊始,美军就在河谷西北角抓获了一名越军哨兵。这名哨兵的身份特殊,他是越军第66团的一名通信兵。在当时的情况下,这名通信兵掌握着整个越军部署的关键信息。如果他选择交代实情,美军必定会立即撤离这个死亡陷阱。

美军情报官员对这名通信兵进行了长达48小时的审讯。在审讯过程中,这名通信兵始终坚称自己是一名逃兵,声称因为害怕战争而从部队逃走。即便面对酷刑,他也始终保持着这个说法。美军情报官员后来在报告中写道:"这个越军士兵的表现令人难以置信,他宁可承受痛苦也不愿透露任何有价值的情报。"

这种现象在整个德浪河谷战役中并非个例。据美军战后统计,在这场持续了4天的战役中,越军阵亡1037人,但被俘人数仅有6人。这个数字令美军情报部门感到不安。按照现代战争的伤亡比例,美军在这场战役中至少造成了越军3000多人的伤亡。然而,被俘比例仅为0.15%,远低于二战时期的平均水平。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6名被俘的越军士兵全部都是重伤员,他们都是在失去行动能力的情况下被俘的。换句话说,在整个战役中,没有一名越军士兵主动投降。

战役结束后,美军在战场上发现了大量越军士兵的遗体。他们中有许多人是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选择了与敌人同归于尽。一份美军战场报告显示,在一处战壕中,发现了一名越军士兵的遗体,他的手中还紧握着最后一颗手榴弹的引信。

1966年,美军对德浪河谷战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报告指出,越军在这场战役中展现出的战斗意志,完全超出了美军的预期。报告特别提到了一个细节:在战役的第三天,美军占领了一处高地后,发现了3名重伤的越军士兵。当美军医务人员试图对他们进行救治时,这3名伤员竟然拒绝接受治疗。

这种现象在此后的战争中多次出现。1967年初,美军在另一场战役中发现,越军伤员宁可忍受伤痛也不愿意接受敌方的医疗救助。一位美军军医在日记中写道:"这些伤员的行为完全违背了人的求生本能,这让我们无法理解。"

通过德浪河谷战役的案例可以看出,越军士兵对待投降的态度几乎是一种本能的拒绝。这种现象不仅体现在正面战场上,即便在被俘后,他们仍然保持着顽强的抵抗意志。这种特殊的军人品格,在此后的越南战争中不断重复上演。

三、传统文化的深层影响

1975年,一位法国记者在河内采访了一名退役的越军老兵。这位老兵向记者讲述了越南传统文化中的"忠烈"观念。在越南历史上,"忠烈"不仅是一种精神追求,更是一种具体的行为准则。越南民间流传着大量关于战士宁死不屈的故事,这些故事代代相传,深深影响着每一个越南军人。

越南历史上最著名的故事之一发生在13世纪。当时,蒙古大军入侵越南,一位名叫陈兴道的将军在战斗中被俘。蒙古统帅忽必烈对他的勇武十分赏识,多次劝降,但陈兴道始终不为所动。最后,他在俘虏营中绝食而死。这个故事在越南家喻户晓,几乎每个越南儿童都能完整讲述。

越南的传统教育中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三从四德"。其中特别强调"忠"的概念。这种观念在军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1960年代,越军在训练新兵时,都会讲述历史上著名将领的故事。其中最常被提到的是18世纪的黎利起义。在那场起义中,有一支由农民组成的军队,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全军700余人集体投江,没有一人投降。

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军事训练中,还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越南的民间艺术中,经常可以看到描绘战士殉国的场景。在河内的军事博物馆里,至今仍然保存着大量反映这一主题的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面写有"宁死不降"四个大字的战旗,这面旗帜据说来自19世纪初期的一支义军。

1972年,一位澳大利亚战地记者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越军士兵在休息时经常聚在一起讲故事,而这些故事的主题几乎都与历史上的抗敌英雄有关。这种口口相传的方式,使得历史故事在军营中产生了强大的感染力。

越南的家庭教育也在塑造军人性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越南家庭中有一个特殊的习俗:当家中的男子入伍时,长辈会讲述家族中先辈抗敌的事迹。这种家族荣誉感,成为支撑军人战斗意志的重要力量。

在越南农村,至今仍然保留着一种特殊的祭祀仪式。每年清明节,各村都会举行祭奠活动,纪念在历次战争中牺牲的村民。这种仪式不仅是对先烈的追思,更是对后人的教育。通过这种方式,"宁死不屈"的传统精神得以世代相传。

1974年,一位日本学者在考察越南民间文化时发现,越南的传统戏剧中有大量描写战争场景的剧目。这些剧目中,投降往往被描绘成最可耻的行为。这种文化观念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表现,深深植根于越南人的集体意识中。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最终造就了越军独特的军人气质。

四、政治教育的特殊作用

1962年,越军在河内郊外建立了一所特殊的军事学校。这所学校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政治课程占据了总课时的40%。其中,"军人荣誉"和"革命意志"是两门重要的必修课。每名学员在入学时都要签署一份特殊的承诺书,其中明确规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向敌人投降"。

这种政治教育体系并非空洞的说教。1963年,越军开始在各个部队推行"英雄榜"制度。每个营级单位都设立专门的展示墙,定期张贴在战斗中表现突出的士兵事迹。这些事迹中,最受推崇的就是"宁死不降"的英雄行为。

一份保存至今的军队内部刊物记载了这样一个典型案例:1964年春,越军某团一名普通战士在执行侦察任务时不幸被俘。敌军审讯官承诺给予优厚待遇,但这名战士始终保持沉默。最后,他趁看守不备,夺取了一支步枪,在突围时壮烈牺牲。这个故事被编入了越军的政治教材,在全军广为传颂。

越军的政治教育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注重建立荣誉感。1965年,越军开始在各部队推行"红旗竞赛"活动。竞赛内容包括战术技能、体能训练等多个项目,但最重要的评分标准是"革命意志"。根据当时的评分细则,如果一个士兵在战斗中表现出任何投降倾向,整个班组就会被取消竞赛资格。

这种政治教育不仅局限于军营内部。1966年,越军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军民一家"运动。每个部队都要定期派出士兵到地方进行宣讲,讲述部队中发生的英雄事迹。这种做法既加强了军民关系,也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尚英雄的氛围。

1967年,越军总政治部制定了一项特殊规定:凡是在战斗中宁死不降的军人,其家属都能获得特殊照顾。这项政策不仅体现在物质待遇上,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给予极大的尊重。在越南社会中,这些军人家庭被称为"烈士之家",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越军的政治教育还有一个独特之处,就是特别强调集体主义精神。1968年,越军在基层部队推行"生死与共"活动。每个班组的战士要结成对子,在战斗中互相照应。这种做法使得战士们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责任感,没有人愿意因为个人的怯懦而让战友蒙羞。

1969年的一份军队文件显示,越军在评定立功表彰时,将"不向敌人投降"作为首要标准。这一年,全军共有2731人获得各级荣誉称号,其中有583人是因为在危急关头表现出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这种评价体系,在客观上强化了军人的战斗意志。

这种系统的政治教育,最终在越军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价值观:投降不仅是个人的耻辱,更是对革命事业的背叛。这种观念通过持续不断的教育和实践,逐渐内化为越军官兵的行为准则。

五、战后调查的重要发现

1976年,美国国防部对越战期间的战俘问题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调查报告显示,在整个越战期间,美军共俘虏了越军士兵24,327人,而同期越军的伤亡人数高达92万。这意味着越军的投降比例仅为2.64%,远低于二战时期日军6.8%的投降率。

这份调查报告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组数据:在被俘的越军士兵中,超过80%是因重伤失去行动能力后被捕的。主动投降的比例不到5%,其余的则是在战术撤退时被围捕的。这一数据引起了军事专家的高度关注。

1977年春,一个由美国、法国和澳大利亚军事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对越南战争中的特殊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走访了多个战场,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研究发现,在激烈战斗的区域,往往能发现成批的越军士兵遗体,他们大多选择了死战不降。

这个研究小组还发现了一个特殊现象:在战场上,美军经常发现越军士兵会用绳子把自己绑在阵地上。起初,研究人员认为这是越军强迫士兵作战的表现。但通过对战俘的询问才知道,这是士兵们自愿的行为,目的是确保自己在负伤后也不会被俘虏。

1978年,一份澳大利亚的战地记录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记录显示,在1968年的某次战斗中,一个越军排在弹药耗尽后,全体士兵手持军刀向美军阵地发起了冲锋。这种看似不理性的行为,在越战中并非个例。

研究小组还对越军的战术运用进行了分析。数据显示,越军在战斗中很少采用投降这一战术选择。即使在被包围的情况下,他们通常也会选择突围或死战。这种战术选择导致了较高的伤亡率,但也形成了特殊的战场态势。

1979年,一项针对越战老兵的调查提供了新的视角。调查显示,越军士兵在入伍时就接受了特殊的思想教育。每个新兵都要学习"战士守则",其中明确规定了对待投降问题的态度。这种教育与越南的传统文化相互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军人价值观。

研究人员还注意到了越军的人事制度特点。在越军中,如果一个士兵投降,不仅本人会受到惩罚,其所在单位的指导员也要承担责任。这种制度设计,从组织层面强化了不降的意识。

战后调查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越军的荣誉制度。在越军中,战死的军人会被追授"烈士"称号,而投降者则会被开除军籍,这种巨大的待遇差异对士兵的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些调查发现最终被整理成一份详细报告,报告指出:越军士兵表现出的这种特殊现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传统文化、政治教育、军事制度等多个方面。这份报告后来成为研究军人行为的重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