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际

法国也成中国「附庸」?法媒抱怨马克龙太热情,应逼中国做出让步

2024-05-15国际

俄罗斯之后,外媒又炒作中国「附庸」喜加一,这次是欧洲一哥——法国?法媒抱怨马克龙「太热情」,为何说反而体现了他的外交智慧?中国电动车企进入欧洲,对法国而言,又究竟意味着什么?

炒作升级,法国也要成为中国「附庸」?

对于现如今的国际关系来说,但凡有一个国家同中国之间存在频繁的贸易往来,并且有着深入合作的政治基础,那么就会被西方媒体打上一个「中国附庸」的帽子,并且用尽各类词汇去形容他们和中国合作之时的「丧权辱国」。例如,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之下,中俄两国之间的国家间贸易稳步推进,就有西方媒体跳出来炒作,声称战争加大了俄罗斯对中国的依赖,俄罗斯已经在事实上成为中国的「附庸」。 然而,时间证明,这个「附庸」的帽子不止放在发展中国家身上好使,也能被用于发达国家。

法国广播电视台在5月13日刊登了一篇文章,在内容当中对法国的对华合作路线进行了大肆抨击。报道中指出,中方最高层在欧洲之行当中,于布达佩斯和贝尔格莱德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停留,与在法国的行程形成了鲜明对比。 暗讽马克龙对中方的招待是「过于热情了」。

同时,法国媒体对于中法此次会面的成果也表示了质疑,宣称尽管中法签署了多达15项合作协议,以及一项对于阿尔斯通来说非常重要的合同, 但归根结底,中国所做出的让步「非常有限」。

而在上周一,法国经济部长布鲁诺•勒梅尔曾当着中法200多位企业主面前,邀请中国的电动车企前往法国落户,并且设立工厂,而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则已经提前布局匈牙利。

法国媒体宣称,尽管中国车企在法国市场能够创造一定的附加价值,创造就业的机会,但这更像是一种「引狼入室」,而且,若是占据电动车制造总价值一半的电池,法国如果也需要向中国进口,那么,这些在法国生产的中国电车,所创造的价值会更加有限。

可即便如此, 法国经济部长勒梅尔却对这些论调嗤之以鼻,即便这些行为会让法国成为中国的「附庸」。

马克龙的热情,是对发展中法关系的信心

单纯从这一则报道上来看,法国媒体似乎是对法国没有在这次中法沟通中占据更多的便宜,而感到恼怒, 并且还迁怒上了马克龙,将矛头直指马克龙对中方最高层的热情招待。 但从现实的角度上来说,在贸易层面上,中法两国本就不存在任何的利益冲突,欧盟对中国采取的一系列反补贴调查,对于中国来讲更是无妄之灾, 中法双方谁也不亏欠谁,中国也断然不可能平白无故地向法国输送好处。

如果硬要把两国之间的交往,视作是零和博弈一般的对抗,当一方没有拿到足够多的好处,就算是「吃了亏」,这样的政治思维未免也过于霸道,甚至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美国优先论」不遑多让, 但这并不符合最基本的国家间交往逻辑,尤其是中法这样的大国

而且从更高的层面上来说,由于俄乌冲突的地缘政治影响,法国更像是有求于中国的一方,中方也愿意为俄乌的和平开启一轮又一轮的穿梭外交,这不仅是出于寻求世界和平的考量,更是出于中法传统友谊的考量,中方已经付出了这么多, 法媒却光想着占便宜,不想着如何为合作伙伴的努力而付出,天底下又哪有这样的好事?

至于说抨击马克龙的待客之道那就更加离谱了 马克龙之所以如此精心安排接待的地点,是为了营造更好的谈话氛围,就和他自己说的一样,有些事情需要「闭门来谈」,治大国如同烹小鲜,在家庭氛围下,双方探讨的话题可以变得更加的敏感和深入。同时,这也是马克龙「礼尚往来」的一次体现, 上一次他的中国之行,就是与中国最高层一并漫步在公园商讨家国大事,根本就不存在「过度热情」的说法。

中国的目标是走向世界,法国应打开格局

坦白来说,在当今国际形势下,美国掀起了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狂潮,而中国成为第一个受害者,在技术和价格上存在全面优势的中国电车遭到了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的联合绞杀,全球碳中和事业也因此受到了极大影响。而法国作为欧洲的领头羊之一,在历史上也数次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呼吁, 如今的马克龙也是一样,在上次访华结束之后,他就喊出了欧洲成为世界「第三极」的呼声。

尽管从贸易的角度上来说,中国电动车企在法国设立制造工厂,为法国带来的附加值确实相对有限, 但中国的眼光却不只局限于欧盟的这些仨瓜俩枣,而是通过这种输出工业技术的方式,来帮助法国的电动车企业实现长足发展 ,就像当初中国政府坚定地引进特斯拉,直接改变了中国电动车企的骗补乱象,推动了国内电动车企的「内卷」,孵化出了更多的中国本土优秀汽车品牌, 所谓的引狼入室,其实更像是一种「借鸡下蛋」。更何况,在过去几十年以来,欧洲的传统燃油车企,在中国也是这么做的。

而且相较于美国,中国在推动企业设厂的同时,往往不附加任何的政治条件,如今,法国媒体却炒作成为中国的「附庸」话题,想通过煽动民族主义的方式,来将中国的车企拒之门外, 这究竟是眼光狭隘,还是别有用心呢?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欧洲由于深陷俄乌冲突,高昂的能源价格直接波及了制造业,在电动车的起步上本就晚于中美两国,如果在可再生能源上无法完成碳中和承诺,制造业必然会受到进一步的重创。

而中方之所以愿意帮助欧洲,不只是出于对抗美国单极格局的需要,更是希望欧洲能摒弃过去的对抗思想,与中国全面展开合作,最终, 使双方的制造业实现互补,在产品出口上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