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陆游诗歌中的「卷帘」事象,所表现的内涵和诗学价值,有哪些?

2024-03-27国风

文字/编辑:爆爆

「卷帘」作为陆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事象和典型的文化现象,其在 合与开、内与外 之间,令陆游暂时忘却其他客观事物的存在,极为妥帖地呈现出陆游 某种纠结晦暗的心理状态。

而陆游的卷帘事象还蕴含着生机勃勃的立体感和丰富性:一方面,卷帘事象的审美意蕴既包括帘同「月、影、燕」等唯美意象结合呈现出的 动静美 ,又包括 时空同构产生的立体美

另一方面,「卷」之后的思考和「帘」之外的观照是 陆游对个人苦闷心绪的宣泄
今天,笔者就跟大家一起来聊聊陆游诗歌中的「卷帘」事象建构的内涵以及诗学价值。

一、陆诗「卷帘」事象的审美表现

帘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之物,其作为「门面」也往往极富装饰性,品类、色彩、坠饰应有尽有,或鲜艳或单调,或华丽或简约,极尽变化,从古至今都是朦胧梦幻美的意象符号。

帘是美的, 卷帘同样具有美学价值 ,不仅表现在卷帘之时其他意象同帘幕结合构建出或动或静的意境美,还表现在其分隔空间后呈现出时空同构的立体美。

(一)动静之意蕴美

帘因为面料材质的柔软轻薄使得它本身就具有 朦胧之美 ,卷帘之时帘同「日、月、影、雨、燕」唯美意象结合,既有体现温柔浪漫的静态美,构建出朦胧含蓄的别样的风景,又有 活泼俏皮的动态美 ,营造出生机勃勃的另一番世界。

在陆游所作诗歌 【夏日小宴】 颈联「旋移画舫破山影,高卷朱帘延月明」中,隔帘望月似乎不够尽兴,卷起朱帘以期延长明月照耀的时间,柔美的月光洒在轻薄的帘帐上,极富古典意境美。

除了单一的「帘月」模式,陆游的诗歌中更多的是 「日、月、影」混合的模式 :【雨晴】的颔联「花房避初旭,帘影弄新晴」描绘了在日光的照耀下花影映在帘上的画面,雨过天晴的清新使得诗人也心情大好。

【燕堂春夜】 中的「映月疏梅入帘影,读书稚子隔窗声」营造了一幅旖旎月色映衬下疏梅入帘的唯美意境,孩童的读书声不绝于耳,人景和谐,生活气息浓厚。

相较于「帘月」「帘日」「帘影」的静态模式, 「帘燕」更具有动态美感

「帘开双燕入,人静鹊群行」,卷起珠帘双燕飞入眼眸,陆游偶然地无意识地捕捉到了这一画面,一「开」一「入」,动态色彩鲜明;

【秋日怀东湖二首其二】 中的「青蘋叶动知鱼过,朱阁帘开看燕归」,陆游 有意识地开帘看燕子归来 ,「叶动」「帘开」「知鱼过」「看燕归」用字准确、对仗工整。

在陆游的诗歌中,「帘燕」模式是要多于其他模式的,燕子作为代表着美好寓意的动物更加生动活泼,燕的飞动和帘的轻柔交融于一个画面更具有动态美。

从诗歌本身来看,动态色彩的体现使诗歌立体感更丰富;从读者角度来看, 语句中的动态感 给读者带来别样的体验。

(二)时空之立体美

帘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一帘落下,遮挡光线,阻挡蚊蝇虫类的进入,又可使室内环境温馨旖旎,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美学价值。

与此同时, 帘有着分隔空间的作用 ,空间的组织与限定使得狭小的居室呈现丰富的层次,形成平衡匀称、错落有致的空间美。

陆游的诗歌中,卷帘之时的空间分隔呈现出 两种视角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有时间的呈现形成加持,使得诗歌富有时空表现的立体美。

例如 【泊公安县】 当中:「船窗帘捲萤火闹,沙渚露下蘋花开」, 【闲趣】 中的:「闭户棋声闻腷膊,卷帘山色对嶙峋」。

前者是陆游在泛舟之时将小船的帘幕卷起,看到了小舟之外的萤火、蘋花;后者是室内棋子碰板,休息片刻卷起珠帘看到了窗外嶙峋的山峦。上述诗歌的视角都是 由帘本身转移到外界 ,呈现出由内向外的空间变化。「

诗歌【曳杖】中:庭树云收影, 帘旌雨浥香 」,此首诗由外界庭中的树木、天空的云彩转到帘旌;还有【立夏】:「槐柳阴初密, 帘栊暑尚微 」,槐柳浓密,呈现一片清凉之态,而室内的帘栊却还有微微暑气。

此种类型和上一种类型相反,帘的存在体现出由外向内的空间变化。不论从内向外空间的转换还是从外向内空间的转换,随之而来的是 视角由小到大或者由大到小的变化 、景物的多样化和诗人情感的丰富。

陆游诗歌中卷帘的审美意蕴不仅体现在空间转换的立体美上,还体现在空间的变化和时间的呈现二者结合产生的立体美中。

「荷气侵帘馥,桐阴覆井凉」,荷气侵入帘中,首先由 空间上由外向内的变化 ,「荷气」「桐阴」同时暗含时间因素;

「暝入帘阴吹细雨,凉生楼角转轻雷」(【再赋荔枝楼】),空间呈现出 外在的暝色直接侵入帘内 ,而「暝」直接点明了时间———即黄昏时刻。

上述诗歌的共同点首先在于体现时间空间并存的立体美;其次诗句中的动词 「侵」「入」 不仅有本身的意义,还是 「卷」的替换词汇 ,是同样意义的「卷帘」。

而且呈现出的都是外在事物的直接入侵,属于外界的荷气、暝色、晓色勾连内外两个空间。

二、陆诗「卷帘」事象的诗学价值

「卷帘」作为一种诗歌事象,具有重要的诗学价值, 发挥多种诗性功能 。从诗学理论概念来看,事象

建构起的理境具有增补对于诗人和时代文学背景的认识、拓宽诗歌立体性与丰富性、挖掘中国本土文论话语资源的多重价值。

从行为动作本身来看, 卷帘是陆游表达情感 宣泄苦闷的途径 ,是当代人由圈禁自我转向敞开自我的动态过程,发挥重要的精神作用。

(一)「事象」建构的理境

事象作为诗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范畴,并非是一个单调乏味的抽象概念,而是蕴含丰富的内容,摇曳着鲜活立体的姿态,保有蓬勃的生命力。

事象作为术语来看,对它的研究呈现出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建构起的理境具备一定的理论价值,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其一,宋代是言事纪实特色鲜明的朝代,陆游又是 日常化、生活化叙写 的最具代表性的诗人,卷帘是陆游诸多事象中的一个重要事象,透过卷帘事象这个小窗口,可以观测到陆游的部分思想情感意蕴。

因此,具体的事象研究于传统研究道路之外,增补我们对于诗人陆游的认识,对陆游研究贡献些微的学理化术语;同时, 「文人的创作则又是打开时代灵魂的心理学」

推而广之,对诗人所作诗歌中的事象进行多样化考察,有助于推动发掘宋人独特的心理意识映射下的宋代的文学背景。

其二,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诗歌的言志抒情说成为了我们掌握诗歌精神的密码,成为诗歌研究的主流话语。

但是深入思考后可以发现,「事」不仅可以作为诗歌的表现对象,还是「情」「理」的依托, 诗人将自己内心的情感凝练于字词进而诉诸于笔端 ,「事」在诗歌中随处可见,不可或缺。

以卷帘事象为例,对于含事的事象研究是于传统的意象研究道路之外开辟的一条新路,新旧道路的并行促进中国古典诗学研究体系的完整建构,事象之窗的修葺同时也拓宽中国古典诗歌的丰富性和立体性。

其三,在西方话语的冲击之下,中西文论的较量和比拼中, 中国文论处于不对等的地位 。我们应当保有诚恳谦逊的态度去学习对方的优点,也应当承认自身的优越性。

但是,在忽略本土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机械地挪移和套用西方话语,会不可避免地造成理解的错位。

以卷帘为例的事象研究是 中国本土诗学话语体系建构的最佳证明 ,挖掘被历史遗忘的事象资源是增强文化自信、发扬中国文学精神的切实践。

(二)「卷帘」延伸的事境

事象在「理」,卷帘在「事」。如果说对事象的观照更多的是从学理性角度出发的话,那么对卷帘行为的思考主要是 落实到现实的实践层面 ,从「事」出发,其延伸出的事境不论是对 行为主体 ———陆游内心苦闷的释放,还是对于当下人压力的缓解,都起到一定的 助益 作用。

可以说,卷帘这一行为由「人」发出,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解答当代人的生存困惑。

诗歌是 诗人心情状态的晴雨表 ,也是诗人对生活进行艺术化加工后的写照。陆游命途多舛,他金戈铁马、叱咤战场的报国志向因为奸佞小人的打击,终其一生也未能实现。

面对现实的苦难与无奈,陆游选择寄情山水,他通过「卷帘」来实现对自然山水的观照在卷帘之后,实现 「对已知的现实世界的挣脱」 ,以及 「对封闭的自我世界的解放」, 从而进入审美的和合境界,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实现更高一级的人与自我的和解。

一帘卷,由内向外敞开,一帘垂,内外二者分离,帘幕的遮蔽意义自然不必多说,其遮蔽不仅是人与外界的分隔,更是人自我心灵世界的尘封。

诸多学者论述帘幕在文化意义上体现出的 道家的天人合一精神 ,以及儒家的伦理防卫功能,不胜枚举。宗白华先生曾说「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

中国诗人、词人喜爱从窗、帘、屏吐纳世界事物,道出 「卷」或「开」的重要性 。同古典诗词中的开窗、开轩一样,卷帘之后主体对外界的欣赏,是一种和现实世界的诗意相通,「以俯仰的眼睛去看待流转的世界」。

一个小窗口视野的局限 促使主体越发迫切、深刻地感悟广阔的无限,从而整体合一来观物观我,从而体悟生命的肃穆和愉悦,「在无休止的超越体验中,人进入到人生的至境」。

当代加速社会中日益不断的重复,容易导致 个体身体的疲惫和精神的虚无 。面对此种情况,今人似乎可以从卷帘中汲取些许人生智慧。

打开帘幕,走向外界,与大自然的交融是缓解压力的一剂良方,是涤荡精神污秽的慢性解药;卷帘是自我内心由封闭而逐渐转向敞开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内心享受绽放自己的快感, 在观察自我和塑造自我中「修心」

在加速社会中选择减速生活,在卷帘中重获久违的主动权和存在感。

总结:

通过对陆游诗歌中卷帘事象的分析,可以清楚看到卷帘事象的活力与生机: 它的存在有具体原因 ,有审美的表现,有可供阐释的内在理路,更为重要的是其发挥的 诗性价值 依旧历久弥新,可给予现时代的我们一定的启发意义。

由此可见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事象并不是一个抽象概念, 而是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

参考文献:

[1]钱仲联,马亚中.陆游全集校注2:剑南诗稿校注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

  1. 宁宗一.关注古代作家的心态研究[J].文学遗产,1997
  2. 周剑之.事象与事境:中国古典诗歌叙事传统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
  3. 殷学明.「野望」事象的诗性存在与书写[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