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3000年前「灵魂画手」 3000年后抖音网友追更

2024-03-21国风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周斌

那个时候,人们还不知道眼睛看见的天地日月是什么,耳朵听到的风啸雷鸣是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直到他们用简单、笨拙却又生动、形象的线条,去定义了他们所处的世界,以及他们自己。

3000多年后,当人们已经构筑了有形世界之外的网络世界,几名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人,用这些被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线条,在虚拟空间里演绎着祖先们生活、宴会、狩猎、祭祀,还有战争的场景。

这几位「90」后称创造文字的远古先人,为「灵魂画手」。而在抖音账号@「博物汉字」上,他们创作的甲骨文动画视频,被习惯于用短视频汲取精神养料的「90」后、「00」后,和「10」后网友们追更。

无独有偶,此前学习甲骨文的95后女孩李右溪,凭一条「全国最冷门专业」视频出圈,她在抖音用甲骨文讲述商朝故事。神秘高冷的甲骨文,在短视频平台「翻新」成了鲜活的知识,被年轻人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所有「演员」、「道具」,都是「活起来」的甲骨文

「博物汉字」团队作品在抖音已获176万个点赞

「挑战用甲骨文还原3000年前的战争场面!」2023年9月6日,抖音账号@博物汉字发布了这样一条动画视频:商周两军对垒,剑拔弩张,气势恢宏。仔细一看,杀气腾腾的将军、士兵、战马、战车、兵器等,所有「演员」、「道具」,都是「活起来」的甲骨文。

这条视频很快冲上热搜,播放量达1200万,点赞量4.5万,留言3300多条。「比电影好看多了,历史纪录片」,「泪奔了,这么伟大的民族,必将重回世界之巅」,「好伟大的汉字,伟大的古人」,「想像力和创造力都很神奇」,「我儿子两岁,他不识字,但能看懂这动画」,评论有对作品热情的赞誉,更洋溢着对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的惊叹与自豪。

从2022年11月8日发布第一条甲骨文动画视频至今,@博物汉字已发布三千年前系列、表情包、甲骨文动画片、东巴文汉文合璧系列共94条作品,获赞176万。

「我们全职做内容的也就五六个人,」黄女士是「博物汉字」的运营负责人:「我之前是做互联网运营的,其他成员都是专业的设计和视频出身。我们的经历,应该跟很多做传统文化这种账号的人很相似,大家都是因为爱好聚集在一起,然后把爱好发展成了自己的事业。」

「博物汉字」团队讨论视频作品

这些古老的甲骨文怎么变成活灵活现的「演员」,他们的创作流程是怎样的?

黄女士告诉记者:文字来源主要是安阳的甲骨文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中国文字博物馆的甲骨文数据库,以及新甲骨文编等一些比较新的甲骨文文献字典。

「我们会有一个选题池,开始是挖甲骨文里边比较有意思的字形。我们的视角其实是跟大众比较接近的,大众对甲骨比较陌生,但是有时候又感觉某几个字形比较有意思,我们是先把那些一眼就会感觉它比较有意思的字形给摘出来,把它放在了一个选题池里边。我们日常就从这个选题池里边找内容,然后对这些字做加工。这是我们创作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做那个动态的甲骨文和甲骨文表情包。」

「博物汉字」团队手绘甲骨文字形

「第二个阶段就是用最古老的甲骨文和传统文化更紧密地结合。比如说让甲骨文去演绎四大名著【西游记】或者【三国演义】,我们现在在做甲骨文版的中国神话。」

「现在我们正在做的,是把甲骨文置身于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让组合起来的甲骨文图形去演绎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故事。」

抖音网友反馈:从有趣、震惊到亲近、寻常

「我们一开始做甲骨文单个的表情包,大众对我们的认知,只是觉得我们把甲骨文做得非常有意思。后来我们在做甲骨文名著的时候,观众的反馈就是:甲骨文还能这样玩,这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的套路和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内容表达形式。」

「现在我们用甲骨文去还原 3000 年前的殷商时代的时候。我感觉大家的感受是震惊。就是用文字的形,去动态可视化地展现3000 年前的中国,以及 3000 年前的人的生活细节。」

「他们没有办法想象原来 3000 年前的人,洗澡的过程还是那么的有意思,也会有人去给他们搓背。」

黄女士说,面对一个个古文字,他们很容易联想到3000年前的古人,面对周围陌生的世界,用自己的观察、理解甚至加上自己的情感,用线条去描绘它,不知经过多少次的演变,最终变成甲骨上的文字。

「为什么甲骨文‘人’字,是一个侧面站立的人,而‘大’字,是一个正面站立的人;为什么甲骨文的‘我’,原意竟然是一种商代兵器,我们在山西青铜博物馆里看见过‘我’这种兵器的实物,跟甲骨文的‘我’长得几乎一模一样。」

「这些古文字之所以得以存留至今,主要是因为被刻在甲骨上用于占卜。比如怀孕、做梦等等,很多生活细节古人都要通过占卜来征询神启和天意。所以透过这些古文字,我们试图走进古人的情感世界,和他们一起去触摸充满着神秘感和敬畏心的未知世界。」

黄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在创作视频时,沉浸在这些古文字中,经常会带着这些思考,与古人产生认知和情感上的共鸣。她说:「古人真可称得上是‘灵魂画手’,才能使这些表情达意的文字演变传承了几千年。」

而有了这样的共鸣,才能使他们的创作团队不断地迸发灵感,才能使甲骨上的千年文字在视频中活灵活现起来,去生动展现那个远古的世界。

正因为甲骨文动画视频呈现了丰富且古远的历史文化元素,又极具趣味性和观赏性,经常有抖音网友在评论区互相@黄女士说:「大家肯定是觉得我们内容不错才会喊亲友来看,我觉得是对我们创作的肯定吧。」

孩子们表现出对甲骨文异乎寻常的热情

「我们希望甲骨文的推广不只停留在互联网上,」黄女士说,她的团队经常到全国各地线下普及甲骨文,她发现孩子们表现出对古文字异乎寻常的热情。

在一次参加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过程中,他们遇见一些小学生,就送了一些账号的周边。「一开始他们只知道我会讲甲骨文,不知道我们这个账号,后来特别激动地跑过来,问我说‘你们就是博物汉字吗?我天天在抖音上刷你们的视频。’」

「那一个下午,我们都在用甲骨文去创作各种场景,有二三十幅各种各样的甲骨文的故事,其中有一个孩子还用甲骨文画出来了心目中的 3000 年前的城市,挺壮观的。」

「后来我们拉了一个甲骨文交流群,成员有全国不同地方的孩子们,郑州的,西安的,安徽的。他们经常发一些自己用甲骨文创作的文稿跟我们分享,我们也会把他们的选题转变成视频。」

「用甲骨文的方式打开春节」视频灵感来自小学生粉丝的投稿

博物汉字团队还时常举办线下的甲骨文文化节,现场有互动区,展示甲骨文的印章、读物,还有甲骨文和简体字对应的‘翻翻乐’。「围观最多的还是小学生,他们好爱这些东西。我们只要就是一出摊,他们就能在那玩很长时间。」

黄女士说他们正在策划一款图书,是一套小学生的甲骨文漫画的读物。「我们希望未来能让甲骨文的文化普及活动走进校园,让孩子们通过这些活动认知我们民族的文明源泉。」

传统文化「翻新」,短视频让冷门绝学热起来

「在我们的抖音账号上,我最关注的就是网友的留言和评论。」黄女士告诉记者。

一位老师在评论区里面说,他希望把甲骨文动画作品在课堂上展示。还有一些学生说,有些作品出现在考试题中,不仅是语文、历史、英语学科,甚至还包括数学。有一个学生网友分享过一道数学题,用他们设计的甲骨文图形考是否完全对称图形。」

受网友评论的启发,他们在线下发起甲骨文资格考试的活动。「我们在厦门举办了这个活动,让大家来做甲骨试卷。每天都会吸引附近的居民还有游客来做题。他们还会兴致勃勃地给他人分享答案。由于活动热度高,活动举办两个月的时间,我们更新了三版甲骨文试卷。可见大众对甲骨文的热情和求知欲非常强烈。」

「博物汉字」团队出的甲骨文试卷吸引了很多孩子

还有很多抖音网友会在评论区留下选题和修改的建议。「我们之前发过一条反映祭司的视频。很多网友看过【翦商】这本书,他们留言问视频中羌人在哪里?商朝有人祭,很多是羌人出现的频率是比较高的。他们在书中看到过这个历史知识,就提出了这个颇为专业问题。最近我们更新的一条视频,就是祭祀的升级版,其中就回应了网友们提出的知识点。」

「视频创作竞争越来越强,我们现在关注前3秒是否能吸引住观众的目光。抖音是个大众的平台,我们创作的每一个作品,一般都会在抖音首发。因为我们能得到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很多有价值的反馈,这能促使我们的创作不断地得到提升。」

看起来晦涩难懂的甲骨文,结合短视频这一新视听语言,成了刻画着民族精神密码的鲜活知识。无论是看起来晦涩难懂的古老文字,还是面临无人传承困境的打铁花、英歌舞等非遗技艺,经由抖音上年轻创作者的巧妙「翻新」,吸引到更多观众,带动刮起了国风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