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初中语文文学常识之白居易

2024-09-04国风

唐 白居易(772 年-846 年

白居易 (772 年-846 年)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 ,祖籍太原,生于河南新郑。他是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与元稹共同倡导 新乐府运动 ,世称 「元白」 ,与刘禹锡并称 「刘白」,有 「诗魔」 和 「诗王」 之称

白居易出生于 河南新郑县 的一个小官僚家庭。自幼聪慧, 五六岁开始学作诗,九岁通晓音韵 。建中三年,因战乱全家迁往宿州符离埇口、徐州,次年又迁往越中。贞元二年,十五岁的白居易为考进士做准备,后带着文章到长安投靠 顾况 ,受到顾况赞叹。

贞元十六年,白居易以第四名赐进士及第。贞元十八年冬参加吏部候选,次年春参加书判拔萃科考试,与 元稹、崔玄亮 等同登第,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一职,在长安常乐里租赁居所。

永贞元年,唐顺宗即位后发起 「永贞革新」 ,白居易给韦执谊上书支持革新并提出建议,但同年他迁往永崇里的华阳观居住以远离政治斗争。顺宗退位后 「永贞革新」 失败,白居易在诗文中常对革新政党表示同情。元和三年,白居易被封为左拾遗。任职期间,元稹被贬,白居易和翰林学士李绛、崔群纷纷上书表示元稹无罪。

此外,白居易还多次上书劝谏宪宗,宪宗多数都采纳了他的谏言。此外,白居易还以诗歌或奏疏的形式建议宪宗重视民生疾苦,创作了【秦中吟】和【新乐府】等讽喻诗以及【论和汆状】等奏疏。

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被暗杀,白居易上书唐宪宗力主严缉凶手,却被认为是越职言事,加上朝中有人构陷,他被 贬为江州刺史 ,后中书舍人王涯上奏说白居易所犯罪状 「不宜治郡」,于是白居易被重新 任命为江州司马 。元和十三年,白居易改任忠州刺史,在刺史任上减宽刑狱和税赋并开路植树。

元和十四年三月,元稹和白居易相会于峡口并在夷陵停船三日。后来他被召回长安,先后担任过主客郎中、知制诰、朝散大夫等职,并在长庆元年加朝散大夫职,后又先后担任杭、苏二州刺史。在苏州和杭州等地任职期间,他治理西湖水并修建堤坝,同时开路种树以利民生。

白居易于会昌六年、大中元年(公元 846 年)病逝,葬于洛阳龙门香山,享年七十五,赠尚书右仆射。

白居易的诗 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他的诗歌 主张强调文学要立足于现实,反映现实,为现实服务,提出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要求诗歌能 「救济人病,裨补时阙」,揭露时政的弊端。在创作方法上 要求 「直书其事」,要有 「实录」 精神 。他是 新乐府运动的 主要倡导者。

白居易一生创作诗歌三千八百四十首,现存近三千首 ,著有【白氏长庆集】和诗歌理论著作【与元九书】传世 ,其诗作不仅在中国影响深远,在日本和朝鲜等国也有广泛影响。

初中语文课本中节选了他的 【赋得古原草送别】【暮江吟】【钱塘湖春行】【卖炭翁】【大林寺桃花】【忆江南】【观刈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