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诗词里的秋天,写尽悲欢离合!「断肠人在天涯!」真是绝了。

2024-09-04国风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取「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这时的暑热被称为「秋老虎」,热气消散和气温降低尚需时日。民间有「贴秋膘」「啃秋」等习俗。你准备好迎接秋天了吗?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居秋暝】唐王维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感受秋天的高远和灵动,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正如杨万里词云「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更如作者感受到秋之风物带给人的怡悦,也不由赞美一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东汉·曹操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古人的笔下,秋天是诗意盎然的画卷。落叶纷飞,寒霜降临,却也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宁静。秋日之美,不单是景色的绚烂,更是心境的悠远。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初秋的高原已经有了凉意,但「轻寒正是可人天」,正如作者秋日里观望沧海,眼前皆是美好,不由得感慨「歌以咏志,幸甚至哉。」若说喜欢秋天莫过于刘禹锡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喜欢秋天更喜欢秋天的月色,那更是让无数诗人不惜笔墨,「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陶渊明有诗云「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寒松。」秋天又怎么能少了「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的皎皎明月呢?中秋佳节快到了吧,彼时「唯愿当歌对酒时」,「常见中秋月」。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让我脑海中时不时的浮现出苏轼的这首诗词。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秋天真是一个容易感伤的季节。

立秋
方岳〔宋代〕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
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立秋,是「四立」之一,表示秋季的开始,禾谷开始成熟,收获的季节到了。【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

【山坡羊 西湖杂咏 秋】

元 薛昂夫

疏林红叶,芙蓉将谢,天然妆点秋屏列。
断霞遮,夕阳斜,
山腰闪出闲亭榭,分付画船且慢者。
歌,休唱彻;诗,乘兴写。


深秋来了,那山上的红叶,还有那即将谢去的芙蓉,这时却格外惹人喜爱。周围的群山,造化成了秋天的屏障,一重一重,千姿百态。晚霞被遮断,夕阳斜照在山坡上,山腰间又忽然显露出悠悠然的令人神往的亭榭。
画船上的艄公,请你慢慢的划,让我再看看。唱歌的,请继续唱,不要停下来。写诗的,请乘着自己兴致,尽情的写吧,千万不要停笔。
秋天来了,秋景如画,有美景可赏,请不必悲秋和作者一起尽享秋美吧。

刘禹锡
【秋词二首·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秋天的美好,打破了自古以来人们逢秋悲叹的传统。诗人开篇就指出自古以来每逢秋天人们都会感到悲凉寂寥,但他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接着描绘了秋日晴空,一只仙鹤凌云而上的画面,从而引发了自己的诗兴豪情直冲云霄。

此诗背后的寓意在于,诗人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景色,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豁达乐观的心境,表达了他与众不同的见解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在困境中依然保持昂扬斗志的精神。


西塞山
韦应物
势从千里奔,直入江中断。
岚横秋塞雄,地束惊流满。


西塞山连绵起伏,山势如同从千里之外奔凑而来;它那千里奔腾之势,伸长江则戛然而止。
秋天的西塞山山中雾气横绕,看起来更加雄伟;江水到达狭隘的关口,水流愈加湍急,咆哮不止。

西塞山在湖北大冶县东九十里,又名道士洑矶。此山与黄石山相连,基压江潮,可镇控长江天险,向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刘禹锡著名的【西塞山怀古】,即在此地发思古之幽情,咏千古兴亡之事。

不第后赋菊
[唐]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个季节是一个适合赏菊花的季节,盛放的菊花,最是惹得诗人们吟诵。而写菊花的诗人,古往今来只有这首诗气势恢宏。

唐末诗人林宽有诗云:「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此话不假。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就是这样一个马上打天下,笔下写壮志的「解诗」英雄。黄巢除了精通武艺外,也爱读书,能诗能文。他曾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没有考中。不过,科场的失利却使他有了另外的收获:那就是看到了考场的黑暗和吏制的腐败,使他对李唐王朝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考试不第后,却豪情倍增,借咏菊花来抒写自己的怀抱。这就是【不第后赋菊】。

菊花,历来被视为华夏的国花,咏菊花而写不出国魂者,皆下品。黄巢的这首诗托物言志,借咏菊以抒抱负,境界瑰丽,气魄恢宏,气格刚劲雄迈,不同凡响,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那身披甲胄,手擎长剑,气冲霄汉的千古英雄形象。

这首诗是黄巢一生最鼎盛时期的作品,也是他流传最广的作品。此诗妙就妙在,虽是咏菊,但全诗不见一个「菊」字。

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

初秋
(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初秋来临,不知不觉夜晚渐渐变得漫长,清风轻轻地吹拂加重了凄凉之感。
炎炎暑热总算退去,书斋也安静下来了,台阶下一丛莎草闪烁着露珠的光亮。

孟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与王维合称「王孟」。一生未曾入仕,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闻名诏其咏诗,闻得「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

孟浩然善于抓住自然景物细微变化,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自然流畅,诗风恬淡,意境清远。

赠江客
白居易
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鸿声急欲霜天。
愁君独向沙头宿,水绕芦花月满船。


【解读】
本诗写于江州,江客当是诗人的朋友,这是一首赠别诗。首两句写送别的环境,正是一个秋天即将来临的日子,景物凄清而空旷。后两句写人,想象友人今夜将独宿沙头的情景。「愁君独向沙头宿」,一个「愁」字深刻表达出诗人对江客的情谊。「水绕芦花月满船」,写得非常具体清晰,在如此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中,江客也是一定含愁无眠吧。越是在风清月白的夜晚,旅人越会思念自己的亲友。

楚江怀古(三首选一)
马戴
露气寒光集 ,微阳下楚丘 。
猿啼洞庭岸,人在木兰舟 。
广泽生明月 ,苍山夹乱流 。
云中君不见 ,竟夕自悲秋。


这诗写洞庭湖晚秋月夜的景色。楚江,指湘江。

【注释】

露气句:秋天傍晚,冷露下降,阳光里饱涵水气,所以凝成一片寒光。
楚丘:犹言楚山,泛指洞庭湖旁的山。
木兰舟:以木兰为舟,取美丽芬芳之义(参看前韩翃【送冷朝阳还上元】注[1] )。
广泽句:湖泽广无边际,望去月亮似从波中涌出,故云。
苍山:一作「苍葭」。
云中句:云中君是【楚辞】中的神名,即云神。【九歌】有【云中君】篇。【九歌】的描绘,多以湘、沅、洞庭作为背景。这句可从两方面去理解:一是由于在特定环境中因【九歌】的美丽神话而引起的一种遐想。【云中君】结尾二句说:「思夫君(指云中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此化用其语。二是以云中君作为云的代称,言长空无云,秋天明净。见,一作「降」。

【评】 沈德潜【唐诗别裁】评「猿啼」一联云「二句联读,标格自见」,此评得间,试细味之。

【颂平常心是道】

宋·无门慧开禅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是出自于宋代高僧无门慧开之手的流传千年的禅诗。


诗的前两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意思是说,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秋天是明月当空的季节,夏天则是凉风袭人的季节,而冬天是雪花飞舞的季节。只这两句,无门慧开便把一年四季中最美好的意象结合在了一起,给人以美的享受。
再看诗的后两句「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它的意思是说,在一年四季中,如果你没有无关紧要的事在心头,那么自然四季都是人间的好时节。无门慧开之所有这么说,其中一个原因便是,时节的好坏,与大自然中的四季无关,而是与欣赏四季的人有关。人的心情不好,再美的景色也只会变得凄凉。


另一个原因,则是这首诗的重点,也是这首诗题目中所说的「平常心」。「平常心」是道,最早是禅宗最主要宗派洪州宗的祖师马祖道一提出来的,平常心是他佛性思想与实践的总纲领。在这首诗中,同样是无门慧开的佛性思想与实践的总纲领,即一年四季各有各的好,全是佛性千变万化的游戏,悟道者则一概笑而纳之。


而运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平常心便是处理周围事情的一种心态。它是一种维系终身的人生至理,也是古代人所说的「无为、无争、不贪、知足」等观念的结合。
在我们成长的这些年里,是不是经常会被外界的闲杂之事干扰,以至于乱了分寸,进而产生了种种忧虑。而按这首诗所说的人生至理来看,为什么不让自己保持一颗平常心呢?漫漫人生路,做好自己,认准自己的方向为之奋斗。任它四季更替,都以「平常心」待之,即时刻都是人生的好时节。

【一叶落】
唐白居易

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
寒温与盛衰,递相为表里。
萧萧秋林下,一叶忽先委。
勿言微摇落,摇落从此始。


夏日的炎热还未曾退尽,寒凉之意已经悄悄兴起。寒冷与炎热交替袭来,在秋日的树林中,一片叶子轻轻落下。

一叶落而知秋。时间易逝,年华易老,大可不必伤春悲秋。

青春值得怀念,但更应该把握当下,将种种情思化为动力,用热情迎接秋天!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元曲四大家」之一,著有【东篱乐府全集】等。 天净沙:曲牌名。 断肠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实为作者自己。

前人诗中,已有单纯以名词排列景象而取得独特效果的造句,如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等。而马致远这首散曲,竟一连排出九个名词,即九幅景象,还加上一幅「夕阳西下」的景象,最后引出曲终一叹:「断肠人在天涯!」真是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