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王阳明说在心上求理,朱熹说在物上求理,你听谁的?|大心学26

2024-07-03国风

【专栏简介】大心学的内容包括阳明心学、慧能心学、老子心学、克氏心学、稻盛心学、圣吉心学。 我们的人生面临各种挑战,大师们为我们揭示了 心灵运作的障碍 ,提供了 心灵转变的方法 ,给了我们 应对挑战的智慧 。

中国人历来注重讲理,讲天理良心。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理从哪里来,从何处求理?成了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王阳明说在心上求理,朱熹说在物上求理,你听谁的?

【大学】相传为春秋末期曾子所作,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大学」的含义有两种:一是「博学」;二是「大人之学」。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两种含义虽有明显的区别之处,但都有「博学」之意。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八条目」。 「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是儒家追求的修心治国的目标,「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遵循的修心治国的方法。

对于「八条目」的逻辑关系,【大学】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

对于「致知在格物」这句话,王阳明和朱熹作了不同的解读,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朱熹的结论是在物上求理,王阳明的结论是在心上求理。

1.朱熹 的 结论 :在物上求理

对于「八条目」的具体含义,【大学】对「诚意」以下各章都有说明,惟独对于「致知格物」未作解释。朱熹认为此处乃系阙文,为其作了【补传】,原文如下:

「所谓 致知在格物 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 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 ,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时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朱熹认为,所谓「 致知在格物 」,讲的是求理的途径,在于「即物而穷其理」。 即物穷理的基本步骤如下:

第一步是 接触「天下之物」,求「众物之理」。 朱熹说,「格,至也。物,犹事也」。 「天下之物,莫不有理」,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各有理」。 用力久了,「众物」的表里精粗都看到了,「众物之理」也都明白了。

第二步是由 「众物之理」类推,求「圣人之理」(圣人做事的道理,天理)。 朱熹说,「致,推及也。知犹识也。推及吾之所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格物非欲尽穷天下之物,但于一事上穷尽,其他可以类推。 」;「事父母,则当尽其孝;处兄弟,则当尽其友,如此之类,须是要见得尽。若是一毫不尽,便是穷格不止 」。 朱熹告诉我们,求理要「穷格不止」,「一事上穷尽,其他可以类推」,即是可 由「众物之理」类推,求「圣人之理」。

第三步是 坚持按「圣人之理」做事,可达至「修齐治平」 。能「即物穷理」,知「众物之理」 ,知「圣人之理」,并按「圣人之理」做事, 即可修身,并由修身而达至齐家治国平天下。

问题在于,朱熹 混淆了「众物之理」 与「圣人之理」的区别 ,他以为,由草木昆虫的 「众物之理」 可以推及 「圣人之理」( 天理),其实是做不到的。王阳明曾经按照朱熹的学说去做,格竹穷理。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 穷格不止」, 想了7天,结果理没有求到,自己却病倒了。

物理学家丁肇中认为,致知格物讲的是 求物理,求知识 ,而不是求天理。他说,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2.王阳明 的 结论 :在心上求理

王阳明认为, 【大学】中的「致知在格物 」,讲的不是朱熹所说的「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而是「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

王阳明被发配到贵州龙场,一直在思考,圣人处于此境,会怎么做,会遵循什么样的道理去做。有一天半夜,他突然开悟,高兴得跳起来说,「我知道了」, 「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意思是, 圣人做事所遵循的道理,我的天性已具备了,以往求理于事物是错误的。

随后,王阳明又提出,「虚灵未昧,众理具」,「心即理」,「此心在物则为理」,「此心发于事父即是孝,发于事君便是忠,发于交友治民便是信和仁」。 「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

王阳明主张 在心上求理, 基本步骤如下:

1)在心上用功,去私欲存天理 。常人之心有良知也有私欲,良知往往被私欲遮蔽而不明。因此,要在心上用功。 王阳明 说,去除私欲是良知,良知在物是天理(心在物则为天理)。良知用于事父则为孝,用于事君则为忠,用于交友则为信,用于治民则为仁。孝、忠、信、仁皆是天理。在发见这些天理时,将这些天理保存在自己的内心,即是存养天理。

2)致良知于事事物物,事事物物皆得其理。 王阳明 说,「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事事物物皆得其理」。 「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即是「 致良知」。心即理,良知的发用即是天理,故说「 良知之天理」。 他认为, 在意念着处,在迷于货、迷于色、迷于名、迷于利时,能用良知、天理为准则,对见物而生的念头加以觉照,分清善恶,为善去恶,即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用自己的良知觉照自己见物而生的念头,分清善恶,是「以心照物」。依着良知的判断实实落落去做,善者存,恶者去,是「随心而动」。

3)坚持致知格物,追求修齐治平的境界。 王阳明说,「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皆所以修身」。意思是说,正心、诚意、致知、格物,都是为了「修身」,能坚持修身,才能达至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

总而言之,朱熹提出「即物穷理」,认为理在物上,因此求理于物。王阳明提出「吾性自足」,「心即理」,「心在物则为理」,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事事物物皆得其理」 ,认为 理在心上 ,因此 求理于心 ,要求弟子们「只在此 心上用功便是」 。

「大心学」的其它内容,将在后续文章中一一展开,有缘者可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