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國家植物園裏有什麽?走進植物界的「活化石」水杉

2024-08-10辟謠

封面新聞記者 車家竹 見習記者 何宏傑 攝影報道

香山腳下,國家植物園南園、北園僅一路之隔。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居路南,常被稱為「南園」;而前身為北京市植物園在路北,被稱為「北園」。

兩座植物園區是季節更叠的見證者,更是生態多樣性與生命韌性的展現。

國家植物園(北園)

國家植物園logo上的「活化石」水杉

國家植物園的標誌上,兩片葉子圖形分別代表水杉、銀杏。作為城市綠化最常見的樹種,水杉、銀杏的野生植株非常稀有,均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在國家植物園北園,中國特有的第四紀冰川孑遺植物、被譽為植物界「活化石」的水杉在這裏蔚然成林,這也是目前中國三北地區栽培植株最多、年齡最大、生長最好的水杉林。

水杉素有「活化石」之稱,是中國第一批列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的稀有種類。國家植物園(北園)科普館副館長陳紅巖介紹道:「距今一億多年前,水杉曾遍布歐、亞、美三大洲,然而,在300萬年前的第三次冰川期,水杉類植物趨向滅亡,中國川、鄂、湘邊境地帶地形復雜,受冰川的影響較小,因而成了水杉的避難所。水杉1941年首次在中國的湖北利川發現,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北京植物園引進水杉種子,成功繁殖後植於櫻桃溝內,現樹高達15-20米,郁郁蔥蔥,形成了中國北方地區面積最大的水杉林。」

水杉

夏日的北京,熱浪來襲,早上不到8點,仍有不少遊客前來觀賞水杉。櫻桃溝的水杉林內樹幹通直,郁郁蔥蔥,野趣盎然。為滿足水杉的生長需要,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植物園還設定了噴霧裝置,遊客漫步棧道之上,行走於密林之間,薄霧泛起,宛如仙境。「自今年4月開放噴霧景觀以來,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觀賞。水杉林噴霧景觀采用現代造霧技術,同時新增噴霧系統,將櫻桃溝的自然風光提升到更高的一個層次。每當噴霧系統開啟,櫻桃溝中霧氣繚繞,遊人行走在水杉林棧道上,有縹緲如仙的感覺。」陳紅巖解釋道。據測定,造霧系統對減少空氣中的微塵功效顯著,使得原本空氣質素就比較好的櫻桃溝的PM2.5有更明顯的降低。

水杉林

如何保護植物界「活化石」?

水杉樹幹通直挺拔,高大秀頎,葉色翠綠秀麗,枝葉繁茂,入秋後葉色金黃,整體樹姿大氣優美,是著名的庭院觀賞樹。在中國長江流域多有分布,這種優美的落葉針葉樹,它的小葉如羽毛一般,不像松柏那樣堅硬,到了秋天,整棵樹變成一片燦爛的金黃。

此時,可能你會好奇:「既然水杉如此瀕危,為何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又隨處可見呢?」這就與水杉繁育和栽培技術的提升密不可分。據統計,自1947年水杉種子首次走出國門,截止至2007年,在全球六大洲近50個國家均能尋覓到其蹤跡。在國內,從東北的沈陽到西南的昆明,從西部的四川臥龍到東南沿海地區均有水杉栽培。

即使如此,水杉種質資源的保護仍遠遠不夠,這與早期的引種主要集中在湖北省利川市的謀道溪和水杉壩的少數植株存在一定的關系。此外,全球僅52個株系被引種,尚不及全部原生族群的1%。因此,即使水杉到處可見,原生族群的保護仍不可忽視。

位於櫻桃溝內的水杉林

從稀有到常見,水杉見證著近年來中國遷地保護工作取得的成就。陳紅巖表示,遷地保護不是簡單地把植物挖過來栽在植物園裏,而是指以人工途徑,將生存受威脅物種、區域特有物種或具重要經濟價值的物種從原產地遷往其他地域的專業機構,如植物園、樹木園等,予以保護,也包括建立種質資源庫保存植物種子、組織、器官等。目前,國家植物園南園水杉林、北園櫻桃溝已成為中國北方最大的水杉保育林。

除去原生地保護、減少幹擾之外,對植物而言,遷地由於威脅植物生存的因素多樣、復雜,任何單一的保護方法都不可能取得成功。近年來,就地保護、遷地保護、植物回歸相結合的綜合保護理念,被日益重視,也被套用到植物的多樣性保護中。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國家植物園已遷地保護植物1.5萬余種,其中遷地保護水杉、珙桐等珍稀瀕危植物近千種,包括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中的中國重點野生保護植物300余種,有望天樹、杜鵑紅山茶、德保蘇鐵、珙桐、水杉等近40種一級保護植物。

水杉林映照著四季輪轉,也彰顯著四季的生機勃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