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契訶夫逝世120周年:他置身宏觀與微觀之間

2024-08-10辟謠

一個作家若太執著於表達宏觀,他的作品很可能流於概念化、程式化;同樣,他若無限放大微觀,則容易淡化作品的思想內涵。介於宏觀、微觀之間的「中觀」不僅是理論思維和方法,更是文學創作中難以達成的平衡。

就這點而言,19世紀的俄國乃至世界範圍內的作家都沒有可與契訶夫抗衡的。百余年來,人們對契訶夫的論述集中於某種超越現實的「詩意現實主義」,但在我看來,契訶夫的創作不追求宏大敘事,也不曾步入自然主義的風格,他一直置身於現實世界的「中觀」裏,理性地察覺生活之種種,以荒誕、戲謔的形式還原「本相」。

1

可以肯定地說,契訶夫的「中觀」源自其家族的變遷——由農奴蛻變為城市知識分子,契訶夫擁有了得天獨厚的廣闊視野,自上可以接觸地主權貴,向下也能融入民間市井。但契訶夫的家境並未因此得到改觀,貧困與屈辱充斥著他的記憶,無論是投身勞動還是文學創作,都無法掩飾其改變命運的迫切發心。

契訶夫雖然被譽為「俄羅斯文學的集大成者」,但他絕非天才,三年級時他甚至因沒有透過考試而無法升學。少年的契訶夫不僅要應付債主的追討,還要安撫痛苦的母親以及應對殘暴的父親與放蕩不羈的兄弟。那些不光彩的底層記憶令契訶夫刻骨銘心,也成為他日後批判醜惡的思想根源。他對家鄉塔甘羅格的認知,就凝聚了他對周遭的不滿,「人人無事可做,只知道吃、喝、生孩子,對其他事情沒有任何興趣」。出人意料的是,面對世俗的灰暗,契訶夫沒有產生強烈的反叛精神與仇恨意識,而是在現實的通達中表達著悲切的苦吟與振奮人心的力量。

對契訶夫來說,生活要改變的不僅是衣食住行,更重要的是獲得精神上的支撐。因為文學的成就,沒人敢輕視貧窮羸弱的契訶夫,在二十多歲時他就寫出了【沒有意思的故事】,小說塑造了一位行將就木的醫學老教授形象,老教授對生命進行了悲觀的回溯,並對死亡有著深度的觸感。人們很難想到,它的作者如此年輕。契訶夫在文學上的天賦逐漸顯現,同時他也付出了超人的勤奮,英年早逝尚能著作等身便可說明一切。而長期與現實的苦悶、身體的疾困相伴,也讓契訶夫在有限的生命時光中無限地尋求著文學的解脫。在【復活節之夜】中便可以感受到強烈的生命力量,朝聖者對修道士側耳傾聽時何等渴望得到救贖,即便身旁響起了憂傷的哀歌,他還是將喜悅溶解其中。

相比生活的苦難,契訶夫更難接受精神的折磨。「庸俗」是契訶夫的仇敵,他直言「我喜歡的最優秀的現代作家們都與邪惡沆瀣一氣」。他不滿作家們癡迷妓院,放浪形骸。面對醜惡,契訶夫的理想主義讓他永不安寧。他在扭曲的現實中轉向治病救人的老本行,在病患身上看到樸實的生命欲求,也為其明澈的心靈之筆奠定了基礎。純粹的藝術必須孕育於純凈的心靈體驗,這個定律在契訶夫的創作中長期延續,也被命名為「契訶夫情緒」,並開啟現代戲劇之濫觴。自此,在啼笑皆非的戲劇背後,才有了心理學的深刻體味。

2

契訶夫不是典型的俄羅斯知識分子,他的性格中極少看到俄羅斯普遍可見的矛盾性、極端性、非理性,他的創作總體現著知行合一的民間立場,並表現出與托爾斯泰相一致的平民精神。自中學起,最令契訶夫痛心的是「專制和欺騙葬送了童年」,他不斷展現出抵抗權威的平等意識。而在書寫底層時,契訶夫也總以高貴、善良、美好為情感依托,其諷刺文學中「怒其不爭」的筆觸,喚醒了底層民眾的主體精神,人們意識到「血管裏流淌著的已不是奴隸的血,而是一個真正的人的血」。【農民】審視了梅利霍沃附近村莊農民的生活境況,分析了農民進入城市後面臨的艱難處境,文中美麗的自然風光與農民貧瘠窘迫的生活相交織,他們「醜陋」地活著,卻嘲謔著上流社會正義與理想的盡失。這是一片由仁愛慈善之心構成的底層,它不僅是一個優秀的文學範本,更是偉大的倫理導向。

就像米爾斯基說的那樣,「契訶夫是所有作家中最為‘民主’、最具‘普遍意義’的一位」。創作人物時,契訶夫放棄了不屬於自己的權力,他不想成為文學世界的上帝,縱使是極具諷刺意味的小說,也很難看到契訶夫過度的用力。即便生活中長期為錢所困,契訶夫也從未因報刊的意誌而背離文學初心。契訶夫對文學純愛的態度,正是當今為文者所稀缺的。無論世界周遭如何荒誕不經,在契訶夫那裏,始終存有和解的可能。相比仇恨他更樂於看到美與愛。

【草原】可以說是契訶夫第一部公認的傑作,它沒有嚴格的敘述中心,全文由一個九歲孩子的視覺和心理記錄牢牢控制著,草原上暴風雨與牧歌的景象完全吸引了小男孩,「只有那些在草原上活到老年、習慣了草原上種種紛擾的烏鴉,才鎮靜地在青草上飛翔,或者冷冷淡淡,什麽也不在意,伸出粗嘴啄堅硬的土地。」這足以與果戈裏與托爾斯泰的自然描摹相媲美,平淡之中育有生機和活力。契訶夫堅信,只要文學還在繼續,這種美好就絕不是高不可仰。

3

契訶夫以「成為一個自由的藝術家」為創作理想,這種自由並非是一種無所拘束的態度,而是擁有自由多樣的書寫能力。就自我表達而言,【帶閣樓的房子】中耽於空想的「我」與奉行行動主義的麗達就是契訶夫思想層面的縮影,對前者的否定更像是對作家童年過往的反思,而當下的空洞藝術將帶契訶夫前往何處?正是此時作者的自我迷茫。

就書寫女性而言,契訶夫也顯得當仁不讓。托爾斯泰評價其【寶貝兒】時說,「女性愛的全部本性被理解和刻畫得多麽細致!語言又多麽出色!我們之中,無論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岡察洛夫還是我,都不能寫得這麽好。」此外,契訶夫還能寫出【三年】中出身於富裕人家又缺乏社會閱歷的拉普捷夫,他們與契訶夫的經歷大相徑庭。

【第六病室】裏瘋子格羅莫夫對真理與正義的堅定和管理者的殘暴,無疑是人類境遇的縮影,如列斯科夫所講,「【第六病室】就是俄羅斯」。進一步講,【約內奇】【醋栗】【套中人】【關於愛情】,還有因當時「政治敏感」而被廣泛忽視的【匿名氏故事】……哪一部沒有寫出傲慢刻板、反動守舊、貪得無厭的舊俄國呢?顯然,這些是僅憑介入式的典型或對立性的諷刺所難以達到的。對此,魯迅也做出了「更加豐富,更加廣博」的評價。

契訶夫講「俄羅斯人喜歡回憶,不喜歡生活」,但他本人卻恰恰相反,真實的當下是他的最高原則。契訶夫堅信一個作家要擁有科學家一般的客觀。為了放棄生活中的主觀,他引入了民族誌的寫作方法進行創作。為完成非虛構著作【薩哈林旅行記】,契訶夫橫越西伯利亞到薩哈林島進行探險旅行。對飽受病痛折磨的契訶夫來說,沿途的狂風暴雨、顛沛流離極易讓其在旅途中喪命。但作為歌者,他要盡情地擁抱大地,並充分享受薩哈林「自由的空氣」。此行,契訶夫搜集了一萬個囚犯與格拉斯哥流浪的數據,記錄了數百次談話,交談物件涉及不同階層、國籍,他考察了農場、礦山和醫院,看見了同代人避而不見的真實,讓犯人重新作為人說出了自己的處境。【薩哈林旅行記】通篇不含個人情感,冷靜客觀,罪惡與反省彌漫著全書。面對底層的痛苦,他總能給予詩意的、溫柔的同情,讓人覺得他並非那個犀利的【套中人】作者。

【薩哈林旅行記】發行後,契訶夫極少談及薩哈林島,但它卻是契訶夫的一個重要轉折,他開始懷疑意識形態,關註人權問題,積極救助災民。諸如小說【決鬥】中的決鬥者,分別代表著狂躁的日耳曼風格與懶散的斯拉夫格調,作為敘事者,契訶夫對二者信仰意誌或哲學思考都不感興趣,最終他借馮·柯連之口道出了,「最終的真理是誰都不知道的」。自此,契訶夫頻頻發出抗辯的聲音。

如果說契訶夫的小說尚有對現實的變形、戲謔成分的話,那麽其戲劇則是通透的現實之作。【櫻桃園】是俄羅斯貴族的終篇,朗涅夫斯卡婭用聲色犬馬的生活來掩飾莊園的敗落,她完全喪失了基本的生活能力,卻依然極力保持高雅的貴族派頭。最終契訶夫別有意味地用「砍伐櫻桃園」的意象來對沒落貴族進行宣判。話劇【伊凡諾夫】中為了嫁給小知識分子伊凡諾夫的猶太女性安娜,不惜與自己的家庭和宗教決裂,並因肺結核而生命垂危,最終伊凡諾夫卻愛上了債主的女兒。

作為醫生,契訶夫對「當代人」的精神疾困有著高度的洞察力。當人們對此難以覺醒或頓悟時,他又表達了出人意料的憐憫。無論契訶夫書寫了多少否定性修辭,但他總想將人引向光明的生活。因此,側重抒情而淡化敘事就成了傳達理念的權宜。【海鷗】中那個單戀者特烈普列夫的言語就可以看出,「我孤零零,沒有任何人的鐘愛來給我溫暖;我感到冷冰冰,好比待在一個地窖裏;不管我寫什麽,都是那麽幹巴巴,生硬,暗淡」。其中文字不乏詩性的憂郁,也沒有任何隔膜,卻有一種外在於讀者的意誌,阻止觀眾自己投射進情節之中。在這裏,戲劇表現出了比小說更強的生命感。

當代批評家李建軍講,契訶夫「是一只永遠不死的海鷗」。即便作家過早離開了他的讀者,但他的作品與人格魅力卻留下了永恒的討論。是的,俄羅斯文學的「道義」因契訶夫的存在而更加閃耀,他不耽於即刻的榮譽,未囿於短暫的享樂,而是甘心面向生活、面向民間去創造遼闊的美學,讓孱弱的身軀迸發出驚世駭俗的力量。閱讀契訶夫,會讓人感到精神上的富裕和滿足,可以說他為俄羅斯文學註入了無法替代的精神力量,在契訶夫這裏,讀者能夠體會到由文學目的向倫理意義無限的上升。而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創作與人格都達到此種高度的人,屈指可數,這樣的高度也使得契訶夫萬世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