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談
近日,「全網醫生要求把4分還給小學生」話題登上熱搜。說的是某家長在網上分享了孩子的數學試卷,其中一道題目給出了一個病人的體溫記錄統計圖並提問:「從以上統計圖中,你能看到什麽資訊?」學生作答:「這個病人快好了。」不料該答案被扣掉了4分。
很顯然,這是一道緊扣現實生活的情景題。感冒發燒,用體溫計測量體溫,根據體溫的變化推測身體的好轉或康復情況,多數人都懂得這些常識,知道這些常識對於正確理解與解答這道題目很重要。具體到這道題,可以回答,「這個病人在5月18日發高燒,5月19日開始降溫,5月20日趨於平穩」,「病人的體溫於5月19日下午6點開始趨於平穩」,依據人體正常體溫(36.5℃)的常識,當然也可以進一步作答:「這個病人快好了」。
從結果看,最後這個答案顯然不是出卷人心裏所謂的「標準答案」。的確,這是一道數學題,而數學題的答案往往是固定的、是唯一的、是精準的、是「非此即彼」的。我們更多把數學題與數碼聯系在一起,答案通常是以特定數碼的形式出現,但其實這是對數學的誤解。數學思維的核心應該是嚴密的邏輯思維,縝密的邏輯推導過程,透過數碼計算的過程推演出事物間的內在關系。
僅從統計圖看,可以看到「病人的體溫於5月19日下午6點開始趨於平穩」這一基本特征,這是標準意義的「看圖說話」。但這名同學卻能結合人體正常體溫的常識做出進一步推演,病人的體溫已經非常接近正常體溫了,他的病應該快好了。如實說,如果我是閱卷老師,我會很欣賞這樣的學生,因為他具備了基本的數學思維,懂得利用給定的體溫及變化進行邏輯推理,懂得延伸性地思考問題,懂得依據常識做出進一步判斷。
數學題,尤其難一點的數學題,不妨多一點訓練同學們嚴密的邏輯思維,而不是強調單純的唯一性。其實很多時候,「標準答案」只會強化同學們的慣性思維,限制同學們思維的發散性與豐富的想象力,最終,可能變得刻板、古板,缺乏思考的自主性與思維的創造性。
不僅數學、語文,其他方面,在與孩子的溝通與交流中,老師與家長都應該積極鼓勵孩子開動腦筋、拓展思維,增進其思考問題的多元性與多樣性。我不禁想起這樣一個考題:「一條之前一直臟兮兮和臭烘烘的河湧最近突然變幹凈了,你們覺得有哪些原因?」大部份孩子會說,「最近下雨了,雨水把臟東西沖跑了」。但其實可以從很多方面進行思考與想象,譬如從自然地理角度,可以說,「這條河湧與某條江聯通,江與某個海聯通,每天的潮汐現象會導致‘江水倒灌’進河湧,稀釋了河湧」;從植物生長的角度,可以說,「目前是春季,河湧兩岸的植被在瘋狂地生長,植物強大的生長力量會吸附河湧淤泥裏的營養元素,降低河湧的雜質及其他渾濁物數量」;從特定事件的角度,可以說,「最近各河湧沿線的工廠與企業被要求停止排放汙水。」當然還有其他的可能性解釋或解讀,不一而足。
我以為,類似的非「標準答案」式的交流與討論,對根植多元思維與多樣思考方式於孩子們的心田大有裨益。
□姚華松,系廣州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黃冰,系廣州市海珠區新港中路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