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撈輿|教師情緒失控,比輿情更難解的是實情

2024-10-29辟謠

□秦曉月

10月14日,重慶西南大學附屬中學一班主任在班級群內發飆的多張聊天截圖在網絡流傳。截圖顯示,名稱備註為「班主任徐某某@西南大學附中」的老師先在班級群內稱自己「現在情緒很不穩定」「沒有辦法處理班級任何問題」「請大家諒解」,緊接著兩小時後似乎情緒失控,在群內釋出多條情緒化言論,包括「所有人莫挨老子」「都給老子滾」「必須對我的家人道歉」等。有學生家長在群內質疑徐某某發言不妥,徐某某則回應「想告就告」。

相關截圖引發關註後,津雲率先介入報道,於14日下午采訪涉事學校工作人員,得到「涉事老師已停課」的回應。同日,重慶市北碚區教委工作人員也向大皖新聞表示,相關業務科室已在調查,目前還沒有調查結果。

輿論場上,公眾對此的反應呈現分化態勢。部份網民表現出較強的同理心,理解班主任的工作壓力大,並猜測「事出有因」,呼籲未知全貌不要妄下論斷。但也有網民質疑涉事老師的基本能力,認為控制情緒是一名人民教師最基本的職業素養,並引發有關師德師風的討論。

首次通報: 10月14日晚19時,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官網釋出情況通報,稱已暫停涉事班主任老師教育教學工作,目前已與學生及家長做好溝通解釋工作,學生情緒穩定,教學秩序正常。

輿論反應: 通報釋出後,校方停職涉事老師、安撫家長的舉動,引發教師群體的憤怒,疑似事件起因隨之流傳於各社交平台。15日起,在相關新聞評論區陸續出現自稱知情人士的爆料,稱事件起因是一名學生飯卡無法充錢,家長聯系班主任沒能得到及時回復,故而直奔學校對班主任使用暴力,甚至又前往班主任小區傷害其家人。學校希望班主任不要把事情擴大,不要報警,導致班主任崩潰爆發。家長打人在先,卻要求老師忍氣吞聲,類似校方「不作為」「和稀泥」的情況被反映普遍存在,教師群體反應尤為激烈。

二次通報: 10月16日晚17時,西大附中官網再次釋出通報,澄清不存在網傳班主任被學生家長毆打的情況,稱涉事老師徐某某首次擔任班主任,個人感覺日常工作壓力大,因某學生飯卡問題與家長反復溝通後情緒失控,現已請假休息。

輿論反應: 在洶湧輿論情緒下,校方的二次澄清並未獲得廣泛認可,網民質疑通報沒有公章、沒有進一步情況說明,同時涉事教師自行請假休息的表述也與前次通報不一,引發「被迫休息」猜測。

校方兩次情況通報原文

公開與保護的抉擇:

輿情應對如何「兩全其美」

在校園輿情處置中,有時出於保護當事人、避免事態持續發酵等考量,會對通報細節進行選擇,比如簡化經過、側重結果等。但這種處理方式,如果遇到事態復雜或「另有隱情」的情況,可能會因證據不足、鏈條不清而引發新的質疑,導致輿情二次反彈,效果適得其反。

此次事件中,官方兩次通報均未詳細說明事件起因的是非對錯,從處置角度看,或是出於保護當事人的顧慮,因為無論結果是家長無理取鬧還是班主任情緒失控,家長或班主任個人都將面臨巨大的輿論壓力,遭遇網絡上的負面評價、攻擊甚至波及現實生活。但細究校方兩次回應,在「保護」策略和應對時機上仍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正選通報含糊不清,給人「息事寧人」感。 事件發酵初期,雖然關於班主任情緒失控是「有截圖有證據」,但多數人還是基於生活閱歷、社會經驗,判定事件另有隱情,認為班主任不會無故發飆,追問事故原因,並持觀望態度。在此情況下,官方正選通報,未說前因、未明經過、未給定性,把通報的側重點放在「暫停涉事班主任工作」的處理上,看似滿足了家長和部份輿論對班主任發表不禮貌言論的情緒傾向,但不論是非曲直的「糊塗斷案」也激起了更大的疑問和不滿,給人以「犧牲」涉事班主任,快速平息輿情維護學校形象的不良觀感。這是15日之後,部份知情人在跟評區接續傳播事件背景並為班主任鳴不平的重要原因。

首次通報後的網民態度

二是補充通報歸因老師,處置「改口」信用打折。 因輿論沸反,兩天後校方釋出的二次通報,雖然在內容上對事件起因、基本經過進行了補充,並對「網傳班主任被學生家長毆打的情況」給予糾偏和辟謠,但態度上依然傾向於歸咎班主任個人問題——「首次擔任班主任」「個人感覺工作壓力大」「反復溝通後情緒失控」「發表不禮貌言論」等表述,將問題指向班主任經驗不足、素養欠缺,這與輿論基於網傳情況所作出的判斷存在落差。同時,班主任的現狀從「暫停教育教學工作」轉為「老師已請假休息」,也被視為挽回校方形象的「借口」,認為更像拉老師擋槍。

近年來,校園管理引發的輿情越來越多,儼然成為教育輿情「重災區」。在這一問題上,家校關系該何處、管理邊界在哪裏、老師責任幾何等,不斷引發爭議和討論。而校方在處理問題和輿情時,有時為了盡快平息事件熱度,降低事態對校方聲譽影響,會采取息事寧人,甚至是過度處罰「自己人」的原則。這種不以事實為依據、不堅持客觀公平的「罪罰不相當」引發的以教師群體為代表的對立對抗也逐漸增多。對於校方而言,網絡輿情發生後,如何把握實體問題、兼顧多方情緒、做好回應處置,是一道「大考」,但無論如何,處置結果都應與事實依據、道德倫理以及社會共識相匹配,否則只會給人以「被輿論裹挾」「切割自保」的負面觀感。

責任與權力的天平:

教師群體的困境與破局之路

網絡輿情,很多時候是線下問題線上上的反應。輿論情緒的爆發,往往也是現實情緒累積至臨界點的集中釋放。 本次事件在輿情管理層面面臨重重挑戰,根源在於教師職業當前所處的復雜境遇——實際工作中,教師背負著過於寬泛的職業責任,而其個人權益卻日益萎縮,兩者間形成了難以調和的張力與沖突。

2014年初,教育部公布的【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提出,教師如有「體罰學生和以侮辱、歧視等方式變相體罰學生,造成學生身心傷害」等9種行為,將受到處罰。但教育部門對於「體罰」的界定並不明晰,有的教師拿捏不好尺度,一些家長和學生也對此認識偏頗,致使社會輿論有時走向另一個極端。罰站、停課乃至批評等常規處理手段均面臨爭議,部份教師在管理學生時感到無所適從,甚至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已成為當前教育領域的一個普遍問題。

在「權力」被約束的同時,教師的責任卻越來越重。除了繁重的教學任務,各種各樣的非教育教學任務「包袱」壓得一些教師喘不過氣,而作為班主任,還得處理不同家長反映的各種瑣碎問題,「喝水、拿課本、穿外套……什麽都得操心」。不少教師反映,「有些家長對老師頤指氣使,認為交了學費,老師就是為孩子服務的,不論對錯,孩子在學校就是不能受一點委屈。」此事中,網傳班主任「被打卻不能報警」,即是將對教師的責任要求淩駕於一個普通公民應有的公民權益之上,網傳資訊中的不合理之處是事件中後期引爆輿情的關鍵。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則是學校和教育部門在處理投訴時一味偏袒、息事寧人的態度。對家長和學生來說,打一個投訴電話很容易,但正是由於投訴的成本小、門檻低、渠道廣,導致針對教師的隨意舉報、不實舉報現象日益增多。如有媒體調研顯示,今年1至8月,西南地區某基層教育局記錄的128起教師舉報案例中,僅7例被證實基本屬實。而依據現行工作制度,不論投訴證據是否確鑿,都需要給投訴人一個具體調查結果,這迫使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及教師投入大量精力處理各類舉報。為應對上級要求或平息輿情,有時甚至出現「以處罰教師為解決方案」的情況,讓老師道歉、給老師記過,乃至停課、辭退,嚴重打擊了一些教師的職業榮譽感、獲得感和責任感。

教師群體在輿論場上表現出的失望寒心,對當前「尊師重道」氛圍減弱的痛心疾首,共同構成了一種強烈呼籲:必須重視教師的實際困境與心理健康問題,積極尋求有效的解決方案。此舉不僅是對教師群體的深切關懷,更是為家校關系改善,乃至中國教育事業良性發展探索一條破局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