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鏢效應(boomerang effect)是指個體所作所為的結果反而使其受到損害的效應。 飛去來器是指一種飛鏢,原是澳洲土著人用曲形堅木制成的扁薄而帶鋒刃、用來戰鬥和狩獵的武器。 投出後能飛回原處。 心理學中參照它比喻人們工作的結果「適得其反」。
當我們想要表達自己的意見給對方聽,或是想要得到對方的認同時,卻得到一個跟我們預期目標完全相反的反應結果。
就好像我們說出來的話像是回力鏢一樣,原本是往一個方向投擲,結果它卻飛向了相反的方向,這在社會心理學當中,有一個「回力鏢效應」理論。
在人與人之間的言語溝通障礙裏,難免會遇到,一個人請對方要做的,對方偏偏不要去做;要不然,就是,一個人請對方不要做的,對方偏偏要去做,也就是為反對而反對的作為。
針對這樣的心理狀況,在1996年,美國心理學家Brehm,提出了心理抗拒理論(Reactance Theory)。
常言道:「造謠張張嘴,辟謠跑斷腿」。這話描述的是謠言的傳播速度和廣度往往遠勝於辟謠的現象。不過就算辟謠跑斷了腿勉強追上了謠言的傳播,辟謠真的有用嗎?很可惜,在很多情況下辟謠不僅不會讓人懷疑謠言而相信真相,甚至還會讓人更堅信之前的謠言。
不少研究發現,人們往往會用自己的世界觀(也包括價值觀、政治立場、身份認同等)作為自己認知的基模 (schema),並用其來過濾資訊。當新的資訊與自己已有的世界觀和認知相矛盾時,人們一般會透過 motivated reasoning (動機驅動的思考?) 等策略來消除這些矛盾,例如認定新的資訊是錯的或新資訊的來源不可信,或是尋找符合自己世界觀的替代資訊來反駁那些與之矛盾的資訊,或是回歸自己信念的來源,來重新堅定自己立或是幹脆采取更消極和封閉的態度:「不管你怎麽說,我有權利有我自己的想法 / 我怎麽想不關你事...」。
人類心裏抗拒的原因,是來自於,針對不容易取得的事物,會在人們的心中,占有很高的地位還有提升在心裏的價值。 會堅持己見或是不問如何反對到底, 都是因為要悍衛的自由意誌受到限制,這個時候,心裏產生的不愉快的感覺,需要透過去從事不被允許或是禁止的行為來消除這種負面的情緒。因此,才會有當面對他人命令自己或不允許自己做什麽事的時候, 就會做出反其道而行的行為。
如果, 我們希望有一段圓融順暢的溝通關系, 針對不同的物件,我們可以采取不同的溝通方式,對於大多數的人,可以采取說明理由和結論的談話方式,若是對於很有主見及深思熟慮的人,則可以說明理由,但不說結論,讓對方自己決定往來的方法。
但是無論如何,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還是要心存真誠的互動,才能圓融順利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