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婦科檢查的「鴨嘴鉗」,真的是「當代女性刑具」嗎?

2024-05-15辟謠

要說去醫院做什麽檢查最可怕,婦科檢查一定榜上有名。

最近,一位網友因為生病開始了解婦科檢查的流程。在查閱流程時,她發現很多常規婦科檢查都需要用「鴨嘴鉗」,但「鴨嘴鉗」的使用過程令她感覺有些不適。進一步了解後,她發現很多女性都跟她有同樣的感受,「‘鴨嘴鉗’造成了極大的心理陰影」、「讓人害怕婦科檢查」、「會感到疼痛」……

圖片來源:某社交平台截圖

為什麽這樣一個常規的婦科檢查給這麽多人留下了心理陰影?婦科檢查的工具為什麽沒有更舒適、更人性化的替代品?

這是一個值得認真探討的問題。

陰道窺器(鴨嘴鉗)

一直在被使用的原因


婦科醫生檢查陰道和宮頸的工具叫做陰道窺器,因為它的兩個葉片和鴨嘴非常相似,所以也叫鴨嘴鉗。

最早的鴨嘴鉗於 19 世紀中葉,由飽受爭議的「婦科學之父」占士·馬里恩·西姆 (James Marion Sims) 發明,隨後幾經改良,沿用至今。

這麽多年過去,生活中的很多日用品的外觀、效能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說起婦科檢查的陰道窺器,無論中外的教科書還是各權威機構的操作指南,以及各種婦科檢查、婦科手術中使用窺器的教學演示影片,都還是預設使用這種鴨嘴型的窺器——細節上可能有所不同,但本質都是這個鴨嘴構造。

為什麽呢? 因為它的功能穩定可靠,能夠確保多數時候滿足臨床需要。

我們在各種插圖中看到的陰道呈圓柱管道狀,實際上, 正常情況下的陰道前後壁是自然貼合在一起的,需要用工具推開才能觀察到內部的健康情況。


陰道後壁往往比陰道前壁長一兩厘米,所以陰道窺器的兩片「鴨嘴」往往也是一長一短兩個葉片。進入陰道後開啟鴨嘴,短的葉片用來撐起陰道前壁,長的葉片用來推開陰道後壁,這樣就可以清楚地暴露陰道和宮頸,進行檢查和操作。

陰道窺器工作示意圖

陰道窺器主要有兩種使用場景,一種是婦科檢查時,一種是經陰道的手術操作時。

當婦科患者主訴有白帶異常、外陰陰道不適、異常陰道流血等情況時,均需使用窺器進行檢查。 門診一般使用 免洗的塑膠窺器 ,窺器可以幫助醫務人員看清陰道內的情況,初步判斷有無特殊的炎癥表現、宮頸有無異常、有無贅生物或其它特殊病變、有無異物滯留等。

如果有出血,還可以初步判斷出血來自於陰道、宮頸還是子宮內。同時,采取標本也需要確認取樣部位正確以保證結果的準確性。

一次性塑膠窺器。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進行婦科手術時, 如果是經陰道的手術操作,或者是可能與陰道有接觸的盆腔手術,需要對外陰、陰道進行清潔和消毒,以免發生感染。 這種情況一般使用 帶螺栓的金屬窺器 。用窺器暴露陰道和宮頸,可以確保消毒充分徹底,避免遺漏。


手術操作中,也可以將金屬窺器調整到合適的角度和位置,旋轉螺栓固定窺器。這樣一來,手術者就不用專門騰出一只手操作窺器的開合,而可以將雙手都解放出來專心進行手術操作。

金屬窺器。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陰道窺器的使用體驗

為什麽會如此糟糕

很多人之所以對婦科體檢有心理陰影,很重要的原因是使用窺器的過程異常不適。有些人的疼痛甚至在檢查結束後仍會持續很久。

為什麽陰道窺器的使用體驗如此糟糕呢?這裏有多方面的原因。

客觀原因是會陰部位本身神經豐富,比身體其它多數部位都敏感 ,所以操作過程中也更容易引起不適。如果沒有充分潤滑窺器,納入時牽扯、摩擦到了局部組織,就更容易引起異物感和疼痛。

人的陰道形態並不和窺器完全吻合 ,當窺器開啟時,為了充分暴露宮頸,會有一些部位承受過分的擴張壓力,導致疼痛。

市面上有不同規格的窺器,但小號窺器一般更多用於陰道萎縮或者有先天狹窄的患者,也常有長度不足、暴露不充分的缺點。門診上做婦科檢查一般預設用中號窺器,因為它能滿足多數人的檢查需要。然而,工具規格統一,人的身體卻不是千篇一律。所以很多人使用時體驗不佳也是必然結果。

一些疾病或者癥狀,比如炎癥、雌激素下降導致的陰道萎縮等因素 ,本身會增加局部對於疼痛、不適感的敏感性,也是婦科檢查時疼痛不適的原因之一。

主觀上,婦科檢查本身是非常私密的檢查,尤其是面對陌生的醫務人員露出私密部位,緊張感和羞恥感在所難免 ,所以在面對陰道窺器這種陌生的、有侵入感的檢查工具時,不自覺地就會收縮肌肉進行對抗,這會明顯加重檢查的不適感。如果既往有不愉快的婦科體檢經歷、痛苦的分娩經歷或者引起不適的性生活經歷,更加會因為心理創傷而對檢查感到痛苦。

另外, 醫務人員的操作手法也和檢查體驗有很重要的關聯。 就我個人經驗來看,如果檢查前將窺器充分潤滑,在置入窺器時就能顯著減輕不適感。在能看清內部狀況的前提下,盡量縮小開啟窺器的振幅,也能大幅減少患者的不適。

另外,面對特別緊張的患者時,在每個操作前告知或解釋接下來的操作內容,讓患者有心理準備,能有效安撫很多人的緊張情緒,幫助檢查順利進行。同時,每次檢查前都充分準備好所有要用到的工具,這樣就能盡量快速完成檢查,減輕患者的痛苦。

有沒有更好的工具可以替代?

無論是出於對患者的同理心,還是出於完成工作的需要,絕大多數醫生在由學生成長為醫生的過程中都總結過如何精進自己的技術,其中就包括如何讓檢查過程既達到目的,又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引起患者不適。

臨床上,日常的檢查和手術操作中常常有數十種不同的工具,各自都對應著特定的用途,就連縫線用的針都按針尖的形狀對應著不同組織的縫線需求,那麽陰道窺器這種經常顯得不夠好用、容易引起患者不適的工具自然也會讓很多醫生產生一些想法:有沒有改良的可能?有沒有用其它造型替代的可能?

很多人都進行過嘗試,也確實有一些新的工具短暫地進入過臨床,但很遺憾,至今仍然沒有更優秀的工具取代主流陰道窺器的地位。

一些人在視野上想辦法,用胃腸鏡、腔鏡手術的思路, 將窺器改為窺鏡 ,也就是用纖細的網絡攝影機代替肉眼,在不撐開陰道壁的情況下,僅用鏡頭進行檢視。這種方法所帶來的不適感肯定會明顯降低,如果鏡頭清晰的話,還可以看清楚很多肉眼看不清的細節,記錄具體的病變狀態,對於部份疾病的連續觀測有很大的幫助。 但鏡頭越清晰,成本必然越高,如果控制成本導致清晰度不夠的話,準確性又難以保障,所以很難惠及所有患者。

一款醫用婦科窺鏡

也有一些人在窺器造型上想辦法, 采用類似棉條推管或者花瓣造型的設計,試圖減輕窺器帶來的不適。 這些設計可能無法代替傳統窺器的全部功能,但如果能確保婦科檢查的全面性和標本采集的準確性,即便只套用於門診婦科檢查和標本采樣,也會讓無數女性因此受益。

一款新型窺器,將傳統的兩葉式窺器改成了 五葉式,擴張器插入後開啟時,五個「葉瓣」能輕輕托住宮頸,確保只有宮頸被視覺化,避免了陰道壁的塌陷。

很多醫學操作都為了檢查和治療的準確性、安全性等醫療目的犧牲了操作過程的舒適性,女性的婦科檢查就是其中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好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註到這一點,也在積極推進工具的進步和革新,希望更多的人參與進來,集思廣益,或許就能早日出現比傳統窺器更優秀的替代品。

策劃制作

作者丨飛刀斷雨 醫生

稽核丨蘭義兵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副主任醫師

策劃丨楊雅萍

責編丨楊雅萍

審校丨徐來 林林